尤洋VS李孟夏:今天的美术馆与艺博会如何提升人气?
发起人:colin2010  回复数:0   浏览数:1130   最后更新:2015/11/06 18:07:26 by colin2010
[楼主] colin2010 2015-11-06 18:07:26

来源:Hi艺术  文:胡婷婷

左: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 尤洋
右:资深媒体创意人/艺术北京品牌总监 李孟夏
作为北京地区最具有号召力的两大艺术活动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与艺术北京。截止至2014年UCCA总参展人数达96万人次,艺术北京四天展期的观展人数突破8万。但是,与火爆的开幕现场相比,真正与社会公众产生的蝴蝶效应却无从计算。在今天,一个文化产生的美术馆与市场紧密结合的艺博会,同时在面临着新一轮学术与市场运作之间的平衡。

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媒体导览现场

2015艺术北京当代馆现场
Hi艺术=Hi 尤洋=尤 李孟夏=李
走进艺术现场的理由
Hi:随着资讯日渐多元化,今天美术馆与艺博会的人流量是否有下降的趋势,从你们双方的观察来看,是否有同样的理解?
尤:从我的切身感受来看,近年来很多人开始习惯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了解艺术资讯,但普遍来讲并不会减少大家对实体展览的兴趣。我工作的机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在2012年观众人数是50万人,2013年是80万人,2014年是96万人。反而资讯渠道的发达,会对观众理解展览有辅助性的作用。大家看展览更加有针对性和求知的期待。对于当代艺术而言,艺术呈现往往突破传统展览的概念,而呈现出一个艺术现场项目的效果,观众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李:从我自己的观察而言,反而是大众对于艺术的热情空前高涨。中国精英中产阶级家庭对于艺术消费的预算也是有巨大的想象空间。从去年的设计上海,莫奈、草间弥生到今年的梵高展以及2015艺术北京博览会,观众人流都是前所未见。2015艺术北京四天观展人次超过8万,仅门票收入较前9届来说,取得革命性突破。反而是美术馆与博览会需要在如何在新媒体时代抓住大众吸引力上面下功夫,媒体资讯传播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小众的事物,在今天,经过社交传播,会成为新的焦点事件。大众有更多的渠道知晓一件艺术品,他们也更加期待在他们方便的途径,去欣赏与消费原作,所以,如何在大众与艺术品潜在消费者的资讯传播途径上下功夫,才是新时代博物馆和艺博会吸引人气的秘密。

Hi:常听人讲到美术馆与艺博会升级,但是具体到实际的工作,它如何能在有限的经费下,将展览效果与影响力最大化?
尤:对于非营利性质的美术馆而言,用在各环节的预算和人力都是相对有限的。如何优化宣传资源配置是一个随着时代环境变化而不断修正的过程。2011年起我取消了展览新闻发布活动的车马费和盛大的开幕活动等环节,取而代之的是开始着力发展美术馆的自媒体渠道。到了2013年,UCCA在社交媒体渠道上的粉丝数量达到了100万。从宣传角度而言,我们开始意识到美术馆自己的平台其实是这个行业里最为强大的媒体渠道。那么我们和媒体之间的协作关系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即美术馆呈现视觉项目,有优秀撰稿能力的媒体以各自知识领域出发评论描述展览,完善艺术项目的文化维度。这是一种新型的协作关系,超越了传统展览仅仅依赖媒体的宣传能力的供需关系。有时我们甚至会将媒体的报道在自己的平台上进行转载,帮助媒体做宣传。同时UCCA的观众体验部门和推广部门十分注重常规的观众调查和数据分析,帮助我们优化宣传资源的配置。近年来,在社交媒体粉丝数量的基础上,我们侧重和不同的合作方拓展了电子导览服务和一系列更为有趣的视频报道拍摄剪辑上。

“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展览现场

走过十年的“艺术北京”,人气旺是一定的
数字能够说明一切吗?
Hi:对于一场学术性的展览项目和一年一度的艺博会来说,参观人数的统计已经成为其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它是否具备合理性?
尤:在我看来,美术馆不参与到艺术交易环节,而是在学术实践和链接公众两个层面上展开实践。从参观人数统计而言,似乎没有很好的办法去鉴别有效观众和随机观众。在UCCA我们会参考一些数据比如参观人数、在线评论数量、媒体报道数量等,但评价展览成功与否更多是依靠一种综合性的“感知”,这种感知无法被量化,这种感知能力也是今天链接着我们和艺术的核心桥梁。美术馆有很多现实层面的压力,对于观众数量的考虑是一种天性。但过多考虑观众数量时,往往会在策划项目角度中迷失掉对于美术馆文化功能上的思考,在文化定位的坚持。近年来在全球范围的美术馆中这些案例屡见不鲜,不仅仅是中国范围美术馆的问题。前不久我在欧洲和全世界的逾百位同行开会也谈到这个问题,但似乎今天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很多我曾经认为的优秀美术馆,现在沟通时也感到他们非常看重展览的娱乐效果,但UCCA作为一个在中国的年轻机构并没有过多考虑去娱乐公众,因为北京的城市化进程飞速,这里已经有太多一模一样的电影院、商场书店和服装店了。
李:参观人数当然只是衡量一个展览或者艺博会成功与否的一个侧面,但就目前中国市场而言,如何突破人为的藩篱,让更大、更多层面的人群“知晓”并“参与”到艺术事件之中,反而是更艰巨,也更有意义的行动。健康的艺术市场尚在培养之中,远远没有到细分到阶段。

刘韡“颜色”媒体开幕暨新闻发布会

2015艺术北京设计馆以“衣食住行”主题
Hi: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展览来吸引大众呢?
李:长期以来市场上能够提供给大众轻松消费的展览和艺术活动太过匮乏,而今新一代富裕的中产阶级精英家庭对于自身以及后代在文化艺术上的热情高涨,市场理应有更丰富的选择。
尤:从数量而言,全世界最火热展览的观众可能也没有一部杀马特电影观众多。但美术馆终究不是商场或者游乐园,今天的美术馆除了提供图像、愉悦、审美、社交、生活方式等,更重要的是在知性层面提供了一个新式社会关系的排演场地。UCCA在今天可能在中国依然是参观人数最多的当代艺术机构,但我们并不只在观众的期待中实践,我们也在我们自己的期待中实践。我非常高兴有很多朋友喜欢UCCA在6月下旬举办的展览“威廉·肯特里奇:样板札记”,在举办之初我们并没有预计到这个展览会引发的公众效应。我想其原因可能是肯特里奇的创作涵盖了戏剧、音乐、诗歌、文学等很多大众文化喜闻乐见的类型,作为有着戏剧专业背景的艺术家,肯特里奇也十分注重建立作品与非专业观众之间的通道。

寇拉克里·阿让诺度才 “2558” 展览现场 摄影 Eric Powell图片由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2015艺术北京参展画廊星空间 展位现场
这是时代的选择?
Hi:在未来两年,艺术北京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会有哪些新的项目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
李:在2015年的艺术北京,我们开启了大众媒体对一个艺术博览会刷屏的全新现象。在2014下半年开始,时尚类新媒体账号开始摸索出如何报道车展,钟表展,时装周这类新闻事件的模式。2015香港巴塞尔博览会是艺术类新媒体对大型艺术博览会报道的一次演习,到了2015年四月,国内各个艺术设计类新媒体账号已经进化成熟,2015艺术北京博览会的新媒体报道几乎成为这类账号的一次大阅兵,因为有充分的话题,丰富的角度和详备的物料支持。
尤:十月下旬会发布2016年的全年项目计划,敬请期待。
Hi:今天的国内观众口味在转变吗?在过去的实际案例中,有哪些体现?
尤:今天观众对美术馆的期待更为多元。美术馆不仅仅是审美场所,同样承载了社交、兴趣小组、自我身份认知、儿童活动中心、甚至美食美酒等各种功能。有一些观众对我们的展览没有兴趣,但是对某场读书会或者音乐演出会感兴趣;有一些观众则走到我们的门口自拍后就走了,但估计他们也得到了心理的愉悦。我们欢迎各式类型的观众,但我们最为期待的观众是能够积极参与到艺术项目知性层面的观众。
Hi:有更多的艺术展览项目引进国际项目,这是满足观众的新鲜感还是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尤:对于UCCA的项目而言,每年大概有50%的项目来自海外。这是自2007年成立时就奠定下的使命。满足观众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更为便利的导览和观展服务,更为杰出的视觉设计,更加美味的餐饮等。但在艺术展览策划的思路上,更多依靠的是对中国文化发展状态的判断,而并非迎合某类观众的兴趣。
李:我觉得这是顺应市场的选择。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