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中的艾未未的乐高抗议事件:既聪明又令人困惑
发起人:欧卖疙瘩  回复数:0   浏览数:1422   最后更新:2015/11/06 17:26:28 by 欧卖疙瘩
[楼主] 欧卖疙瘩 2015-11-06 17:26:28

来源:凤凰艺术  作者: Jacob Brogan

社交媒体为艾未未提供了“画布”

如今,艾未未可算是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了,他的作品使用的材料涵盖了从双肩包到铸铜的一系列媒介。

然而,这位艺术家最近遇到了一个意外的困难成了艺术圈热议的话题。丹麦玩具制造商乐高公司拒绝了他在接下来的一个展览中所需的乐高积木的批量订单。尽管乐高以前曾为其作品提供过积木,但这一次乐高公司拒绝再向其出售积木,表示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

失去了一个作品所需的媒介之后,艾未未接下来用行动证明了他艺术的真正媒介可能就是互联网本身。

一开始遭到拒绝后,他声称自己遭到了审查,隐晦地将乐高的拒绝行为与其最近宣布将在上海建造一座新的主题公园乐高乐园(Legoland)联系起来。然而乐高公司的发言人很快提醒记者,公司已不再拥有乐高乐园的所有权,上述的事件的联系也就此站不住脚了。

艾未未的支持者对此感到愤怒,许多人表示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乐高积木捐献出来。很快,艾未未开始拟定一个古怪的捐赠方案,其内容包括可以将乐高积木通过豪车天窗上的开口投放到车子里。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为艾未未的抗议举动具有说服力。《卫报》记者约翰森·琼斯(Jonathan Jones)认为,乐高拒绝一个订单的行为不一定就是文化审查的看法。他在文章中表示,“乐高只是一种玩具,而非什么邪恶帝国,艾未未在通过攻击乐高来炒热一些时髦的陈词滥调。”;驻北京记者詹姆斯·帕默( James Palmer)在推特上表示,艾未未的粉丝聚焦于乐高是因为攻击它很容易。

至于艾未未本人,他对坚定的支持声和唱反调的言论似乎都感到高兴。在推特上,不管是赞同还是谴责的言论,他都顽皮地转发,显然,让人们对此事保持争论比站在舆论上风更令他感兴趣。这令他更像是这场辩论舞台的导演,而非话题的源头。

确实,纪录片《艾未未:从未抱歉》的导演艾利森·克莱曼(Alison Klayman)告诉我,艾未未真正的艺术天赋在于他“在一个需要参与的流行话题中进行反应”的能力。他的抱负可能就是在这里体现出来的,这一相对较小的困境给了他戏剧化地表现自己更大野心的超常手段。

对审查的表演性质的抗议一直是艾未未行为的中心,以至于实际上有时看上去压过了其作品本身。杰德·佩尔(Jed Perl)在回顾了艾未未2013年名为“凭什么?”的个展后对其予以否定,称其是“政治媚俗”,认为它没能“实现挑战艺术,甚至连挑战的边都够不上。”他认为艾未未太沉浸于自己高尚的政治目的,却忽视了实现这一目的的艺术手段。他表示:“看到他的作品,你会纳闷政见的分歧在哪里结束,艺术的腔调又是自哪里开始。”

其他人则把艾未未独特的抗议风格看做他的艺术手段,尤其是现下文化语境中的一种自觉的形式。这也正是黛博拉·斯通的观点,她认为艾未未“正把这些乐高捐献点变成装置艺术。”也许这就是为什么艾未未在社交网站Instagram上坚持要将乐高积木投放到专门为此准备的宝马5S系列轿车里。这一要求的特殊性令其与日常生活行为分离开来。

这几乎就是为了作秀而作秀,本可能是个乏味之举,而这位艺术家却能利用它炒热自己。(艾未未及其发言人对人们询问使用豪车的意义的邮件都未作回应。)一同抗议乐高事件的艾未未的支持者们可能自身也成为了他的艺术工具。至于艾未未本身,和这一抗议行为相比,他的个人作品反倒相形见绌了。

同样,他在社交媒体上的抗议言论也可以理解为既是政治实践,又是他艺术创意的企图。对艾未未来说,Instagram不仅是展示他最新照片的地方,其本身也是种艺术媒介。同样,推特也是一种圈粉的途径,而不单单是与粉丝交流的空间。他几乎比任何其他优秀艺术家都更能将社交媒体作为表达的基本形式。他曾这样告诉《纽约时报》的记者:“因特网就是我的画布。”这样看来,社交媒体也将会是他的画笔。

佩尔提到艾未未2007年的作品《童话》,并将其描述为“社会参与的典型作品”,其内容是将1001位在一般情况下很少或没有机会离开本土的中国公民带到德国卡塞尔。尽管艾未未的乐高抗议事件不像一个作品那样附有标题,却与有意为之的作品相差无几——其模棱两可的程度也不相上下。

正如《童话》一样,我们从这一乐高事件中会得到什么尚不得而知,尤其是当他同时转发那些傲慢地怀疑他和无条件支持他的推文时。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当前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困惑的,然而又可说是迷人的可能性,即我们都已经成为艾未未作品和世界的一部分。每条推文,每篇文章——包括你现在看到的这一篇,毫无疑问,都是另外一块乐高积木,一个正在成形的“肖像作品”的组成部分。

(尚智编译)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