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瀛:玩坏了,一个“宅男”和他的“甜咸党”游戏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447   最后更新:2015/11/03 16:51:54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5-11-03 16:51:54

来源:雅昌艺术网 文:张桂森


  于瀛在朋友圈有时也挺絮叨的,有时槽点还挺奇怪,总之“活泼”得很。最近快开始的罗中立奖学金十周年回顾展,于瀛位列其中。他将为展览带去两个影像作品:《未完成的村庄》和《一场错过的斗争》。我问他关于罗奖,有什么印象时刻的回忆?

  他是这样回我的:“参加别的奖,一般拿了奖金就回家了。这个奖在重庆,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2009年参加时,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那儿真正交了好多朋友,因为不是萍水相遇,而是有很多的交流和相处。除了颁奖、展览、晚宴,罗奖主办方还安排我们‘窜访’了黄桷坪周边好多好多的艺术家工作室,而且川美的本地艺术家同学特别热情,记得某一夜一起去吃了火锅,然后又去吃了路边的小面,然后去小酒吧里聊天,最后郝量又带我们去吃了江湖菜。那时北京已经冻成狗,重庆还没那么冷,一夜暴走特别美好……~啊好喜欢重庆啊!另外,赞助人浩然老师非常令人感佩,分身参与翻译策展,甚至设备管理挺辛苦的@#¥%……&*”

 《一场错过的斗争》。其实在最近也演化成他在应空间的个展名字。于瀛把整个画廊的空间直接变成了他的“游戏之屋”,就是他发明的那个什么“甜咸党”,然后演绎了整个“甜咸党”的斗争史。你说这个人不“宅”,这些作品是完成不了的。

  “甜咸党”这个项目的来源就是因为他在家老翻墙看Facebook、Twitter,然后观察那些在社交网络上发酵的一些运动,什么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我是查理”、太阳花和雨伞等等。艺术家从中既感受到网络对大众集体的重构、网络媒介所具有的政治动员的强大力量,又对这种网络斗争的庸俗形式、惯例性的修辞和嘉年华式的表演性充满警惕。

  “网络上老有那种话题,包括后来在中环雨伞的时候,很明显的是这种话题变成了很容易归纳,很修辞性的一种东西,而且每个人总结这种话题特别设有立场,比如说他们的学生会叫‘雨伞运动’,外媒会叫做‘雨伞革命’,他们有这种修辞上的一种竞争,这个斗争其实就是这种修辞上的斗争的意思。我在互联网上看他们的参与感很强,自己感觉一直在‘错过’,所以就有了这场‘错过的斗争’。”于瀛在接受采访时,已经几天没怎么睡觉了,应空间的个展把他折腾得够呛。

  大概从2013年开始,为了不再错过一场斗争,于瀛开始“意淫”着怎么设置一场专属自己的斗争。首先这场斗争至少得有两个“党派”吧?因为南北饮食有差异对不对?比如吃粽子吧,北方差不多永远是放颗枣,他们会认为南方人把粽子做成咸的猪肉粽是件很奇葩的事情。于是在这种谐谑的话题中,南北饮食所存在的甜味咸味的不同倾向成为于瀛的素材——甜党和咸党随即诞生。

Just Did It,玻璃钢,塑料,耐克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球衣,喷绘整纸裱墙,80x80x150cm,2015

Impossible Was Nothing,玻璃钢,塑料,阿迪达斯皇家马德里足球俱乐部球衣,喷绘整纸裱墙,80x80x150cm,2015


  于瀛开始将他虚构的这个甜党、咸党设置上“游戏规则”。那首先得有一个档案馆吧?当然,这个档案馆也得自己虚构着来,于是他本人对墨西哥壁画运动和延安木刻等三四十年代的左翼美术的迷恋就派上用场了。大概从上本科的时候,他就一直很感兴趣海报制作和印刷版画。于是,你最终看到的这个虚构的档案馆都收藏着一系列甜党和咸党从斗争到和解历史的政治活动的周边产品,包括:旗帜、海报、纪实摄影、竞选宣传片、历史画、宗教画、纪念碑、场景沙盘等。

  透过这些物件,观众能不时地感受到各种似曾相识的历史氛围:这些煽动性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处理手法都有着极为复杂的来源和指涉,涉及了政治宣传和诉求不同层面的动员方式,对当下国际国内、线上线下次第发生的政治斗争、路线之争所带有的表演性、景观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讨论,同时作品也重新审视了艺术实践和创作者立场态度之间动荡的关联性。


“纪念碑:甜咸共和,友谊长青!” 浅浮雕 39x54cm  2014  5+1AP

“占领咸街运动”,影像,尺寸可变,2015

“田领导肖像”,彩色铅笔手绘,立体拼贴,39x54cm,2014

虎胆甜女侠”,纸上水彩笔手绘,39x54cm,2014

联邦旗谱”, 艺术微喷,39x54cm,2014


  这三张旗帜的原图其实中国以外的三个文明——穆斯林、犹太教、老欧洲共和。于瀛把它改掉了,加入甜咸的东西,穆斯林变成一个糖块在中间,右边又多了一份月亮,上面的犹太教则变成一个咸鸭蛋把六芒星给框起来了。至于中间那张嘛,则变成了让人“闻风丧胆”的广场舞联邦,呵呵!


中立者的政治漫画”,纸上水彩、立体拼贴,39x54cm,2014,独版

甜咸共和研究院”,纸上综合媒介,78.7x109.2cm,2015

一位脱甜者回忆了他在草丛中看到的一幕,两名甜党宪兵把一位咸党拖入草丛中,并强制给他喂食甜筒冰淇淋,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纸上水彩、立体拼贴,39x54cm,2014

“甜统区木刻”,木板刻画,39x54cm,2014

“自由大咸派时报”,艺术微喷,78x108cm,2014


  这张是繁体字的报纸,于瀛自己在里面编了好多跟甜党、咸党有关的小故事,比如有他们举办电影节的新闻,还有他们的艺术家介绍,还有他们开会什么的,反正煞有其事。



甜党史,布面综-合媒介,200x380cm,2015

咸党史,布面综-合媒介,200x380cm,2015


  展览核心“档案馆”部分,于瀛还模仿“占领华尔街”搭建了一个帐篷,帐篷两侧“藏着”两幅大画:《甜党史》和《咸党史》。


“选择国家未来” ,艺术微喷,78x108cm,2014

展览“被注销的途经”部分


  2014年,于瀛在上海PSA的一次展出中就曾展示过关于“甜咸党”的档案馆部分。但最终由于展出方格外敏感的审查,使原计划展出的斗争宣传画这部分被不允许展出。于是于瀛在开展前的一个月将部分宣传画作为可被全世界网友下载的共享文件,邀请网友自行打印后张贴在各自所在社区街头,并把张贴后拍下的场景发送给艺术家本人。最终于瀛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数千张街景照片,在这些照片里,原本计划展出的海报处于画面中不显著的位置上,不仅躲避了审查,并且将作品的展示范围扩展开了。


“长假-老甘”,  布面油画,100x103cm,2015

“长假-老齐”,  布面油画,100x103cm,2015

“长假-老萨”,  布面油画,100x103cm,2015


  而为了让其他人也尝试下错过他的这场“斗争”,于瀛自己遴选了四个知识分子,给他们放了一个“长假”。比如甘地,于瀛将他置于厨房中烹饪,享受一刻休闲的慢时光;而齐泽克的后面不再是斯大林的雕塑,书架上也没有了那些社会主义的书籍;萨义德投向以色列的英姿飒爽则变成了在海边打水漂。

平板之春,综合材料,2013-2015

手表斗争,综合材料,2013-2015

手机动乱,综合材料,2013-2015

  因为宅家里、工作室里老泡在电脑上,于是键盘、鼠标、手机、手表等也随即可以变成“甜咸党”的素材。于瀛制作了一些场景沙盘,在上面模拟甜咸党的斗争:比如正发生在键盘上、Ipad上的“革命”,最后失败了,在鼠标上变成两个小坟墓;再置放个电视,把这些装置拍成影像,配了一些软件的提示声,比如微信的摇一摇。


此次展览展出了该项目的文献、纪录片和其他相关物件——“错过演出,错不过排练”

  但于瀛的“甜咸党”并不是什么独裁者的游戏,因为他并不打算为甜党或者咸党制定相应的党规,参与者可以自己去制定或者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比如在今年的夏天,于瀛就将自己的工作室虚拟为一个“政治活动”的公园,参加的18位美国青年以虚拟身份参与到一场微型的党派竞争中。

  “进来第一天,一进工作室我们已经安排好演员,先演了一下自我介绍也好,在那儿说自己是甜党的某个身份。美国高中生一进来就蒙了,说他们也得这样,每个人也起一个假名字,开始这种党派生活。两党还有一个媒体中立的小组,然后开始为了竞选游说,演练了一遍美国的那一套政治体制。中间出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第二天甜党的领袖就叛变了,觉得咸党更有前途,哈。他们还挺投入的,很神奇的。”于瀛说到。


  更神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竟然有人要把自己盖的一栋位于电子步行街入口的建筑改建成为“甜咸共和大厦”。在个展“一场错过的斗争”中展示的一件长达11米的长卷:“西安-提案”便是于瀛为这个大厦项目做的草图。在这栋“甜咸共和大厦”里,虚拟甜咸两党的不同占领区域,犹如设计了一个巨大的主题公园,其中有着种种互动装置和表演。在虚拟和现实之间,隔了几个“甜咸党”的距离,于瀛会给出答案的。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