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当代美术馆 | 李珞谈《李文漫游东湖》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1478   最后更新:2015/10/28 16:47:32 by wangxiaoer97
[楼主] wangxiaoer97 2015-10-28 16:47:32

来源:四方当代美术馆


▲山间电影院▲
《李文漫游东湖》映后对谈


▲ 对谈人:李珞 成佳亮 刘林
▲ 时间:2015年10月24日16时
▲ 地点:四方当代艺术湖区会议中心国际报告厅

刘林:欢迎李珞导演来到这次放映会,那么接下来我就想请你谈一下这个作品的缘起。

李珞:这部电影其实从2012年就开始拍摄。我要先介绍一下对本片有很大影响的一个艺术活动,它叫“东湖艺术计划”。它是武汉当地几个艺术家集体发起的,号召任何身份背景的人(不仅是艺术家)都能一起参与到这个计划中来。这个艺术计划缘于一个具体事件: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武汉东湖的一个角落开始了一个包括游乐场及楼盘建设的大型开发,特别是其中的填湖、村庄迁移等项目,引发了一系列争议。一开始武汉的媒体也有一些报道,但后来这个事件就没有人再谈论了,我的一些朋友们觉得还是应该做点什么,就发起这么一个让大家广泛参与、艺术和社会成分都有一点的行动。它号召各种各样不同身份的人,都来东湖附近做一件作品,之后将作品资料放在活动网站上,也不需要到美术馆里办个展览什么的。第一次“东湖艺术计划”是在2010年,我当时还在国外,但这些朋友已经和我介绍了很多相关资讯。等到2012年做第二次的时候,我已经在国内了,和他们又聊了很多调查研究的工作,就想拍这样一件作品。因为当时先有了一个我自己虚构的故事在这里,后来又去想怎样能把它们联系起来,就通过去那个地方跟一些人谈话、调查、作研究,去“欢乐谷”做各种各样的采访、拍摄,逐渐找到了一些脉络。最后我还是把之前自己虚构的部分保留了下来。我就拍了很多素材、再用很长时间去做剪辑,去摸索一种方式能够把这些虚构的和纪实的都融合在一起。这个作品和我之前作品不太一样吧,有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也没有太在意虚构和纪实怎么界限。


©《李文漫游东湖》影片截图

成佳亮:我想问一下李珞导演,中间有一段讨论“阉割焦虑”的对话,是你剧本里写好的还是演员现场发挥的?最后,李文游到湖中的柱子上,是原来剧本就这样还是你临时起意?

李珞:首先这个剧本是比较松散,不是那么非常严格按照商业电影来写的,我们临时都会有很多即兴的东西给演员发挥。像他们这种对话,基本上大都是即兴创作的。比如吵架那场戏,之前因为在生活里面看见过他们两人有类似的争吵,就希望他们能再把那个场景表现出来。一开始不太成功,没有真的吵起来,后来又拍了一次就吵得比较厉害了。吵的内容我基本没有太大的控制,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大概的方向,他们就自己把握了。我后面剪辑的时候会稍微控制一下哪些地方可以去掉。他们谈到的“阉割焦虑”问题这不是我事先设计的,最后拍他游到那个柱子也没有想太多象征的东西。但是确实要他游到那个柱子,因为感觉比较有意思。不是专门摆放的柱子,它一直在那儿。

©《李文漫游东湖》影片截图

成佳亮:我觉得你的工作方式应该不是通常剧组那种有个制片每天早上给大家发通告什么的。你当时大概是怎么一个工作方式?你会给李文讲戏吗?比如让他从这儿走到那儿,让他犹豫一下。他会听你的吗?或者他对电影有没有什么自己的看法?最后你给他看了之后,他觉得怎么样?

李珞:对,我这个不是很常规的那种剧组。就是很小的一个剧组,大家一起来做一些事情。比如我自己会做一些制片的工作,也不是每天会发通告,有需要的时候就会自己先想一下,下面再开始,再和他们说一下。在一起拍的时候,有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排练。李文他也不看剧本,就是开始之前和他稍微讲一下,我们一起摸索一下怎么弄。还是比较自由一点,但是会跟他讲需要做到怎样一个程度,然后他会把自己投入进去。最后给他看了,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这个戏里面可以完全放开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这个戏把他本人在生活里的状态也塑造出来了。虚构的这个人物和他生活里的状态非常贴近,包括其他的人和他们的生活状态也是非常贴近。像演那个年轻警察的,他以前也去上过警校,虽然他没做警察,但他有一些经验。包括那个女孩,她就是做同性恋调查工作的,平时就是和很多性少数人群打交道。都是把生活经验带到里面。

©《李文漫游东湖》影片截图

成佳亮:不是在扮演别人的。

李珞:对,不是完全在扮演,他肯定有一点点扮演,但我想大部分时候不是。

刘林:我关注到你以前的影片《去了一趟动物园》、《河流与我的父亲》、《唐皇游地府》,还有《李文漫游东湖》,都是去描述人在一个场所、一个空间里面的状态,关于这一点你有什么考虑?

李珞:是的,我这几部电影,都是和一个具体的场所有关系。确实对这个比较感兴趣:人在一个空间、场所里面他们之间这种关系,有很多可以探讨可以思考的东西。因为对于空间我自己之前没做太多研究,但是和“东湖艺术计划”的发起者(他们中间有建筑类的)交流之后觉得空间和人之间的关系确实非常有意思,它其实有很多关于权力、政治、身体,而且很多从非常日常、非常生活的和平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会影响到你作为一个人在社会里面是怎样一个状态。因为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每次回来之后觉得变化很大,特别是中国的城市里面整个变化很大。像武汉,空间一直不停地变化,对人也有一个很大的影响。我自己还有一些朋友对城市空间的感受、还有私人的一些记忆,它还是保留着但是它和这个变化有个矛盾或者张力的关系在里面。这些东西我很感兴趣,所以做这个片子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思考,但是我没有太多理论方面的背景,还是一个比较感性的东西来考虑一些问题。

©《李文漫游东湖》影片截图

刘林:关于主角李文,刚才你也讲了在虚构的故事里和他现实的状态很贴近。这个人物给我的感觉就是,身边人。我个人认为这个角色能在某些程度上代表一个中国中年知识分子的整体状况,你有这方面的考虑么?

李珞:我没有把他作为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人来看待,他对我来说是非常具体的。因为我对他非常了解、是非常熟的朋友了。他很有特点,但他不会承认自己是知识分子的,因为他很少看书。他就是从生活中根据各种各样的经验去提取一些自己的东西。他心态比较开放,会去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自己在生活中也有那种扮演、去担任各种社会角色嘛。所以现在他电影里面扮演,和他生活里的状态还是比较类似的。我觉得他可能还是有一定代表性,但和大部分中年人还是不太一样。但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一点蛛丝马迹、可以想到其他人。


©《李文漫游东湖》影片截图

刘林:我觉得你是把神话的、历史的、政治的以及中国的现实这一切捆绑在一起,然后扭打、压缩在一个平面里。中国的现状当然是比较诡魅的,甚至有点不伦不类,这种“现实”在你眼中是不是可以视为一种现代性的神话?或者是历史的再生?

李珞:其实我没有从特别学术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还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你说的神话这部分,我确实就是用东湖边这些村民的语言。他们虽然没亲眼见过但确实相信这些。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个现实,不是神话。其他的话,当然中国这个现实没办法,主要是我自己也是觉得很复杂吧,整个这个情况都很光怪陆离。但是我拍片也并不是要把它分析得特别清楚,我觉得我的兴趣点还是只是呈现一些我感兴趣的东西,提出一些问题。就没有想太多怎么解释这些东西。


©放映会观众提问环节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