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专和英格 • 斯瓦拉 • 托斯朵蒂尔:圆的振荡 ─ 括桥 10月28日汉雅轩
发起人:展览预告  回复数:0   浏览数:1247   最后更新:2015/10/26 11:01:24 by 展览预告
[楼主] 展览预告 2015-10-26 11:01:24

来源:汉雅轩


《24圆振荡 大括号》2015 铅笔水彩墨水纸本  41 x 31 cm


吴山专 和 英格 • 斯瓦拉 • 托斯朵蒂尔 :

圆的振荡 ─ 括桥


艺术家出席酒会 : 2015年10月28日 (週三) 下午6时到8时

展期: 28. 10 - 28. 11. 2015


因「完美的括号」之名

张颂仁


数学形式一直以其简洁精炼的声音、寸步不让的姿势和文法欠奉的符号,蔑视所有门外汉,并且佯装自己是绝对的权威和真理,毫不费劲。


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IngaSvala Thorsdottir)同样热爱科学,二人多年来一直追溯数学,线描数学体系的边界,深思数学的形态。作為艺术家,二人观察数学的「形式」本身如何隐藏其秘密,静静蛊惑人心,不断蚕食著数学所蕴藏的艺术魔力和美丽。他们亦被数学的多变面相所蛊惑:既严谨质朴,又透著情色意味;既讲究时髦,崇尚科学,又透著司鐸般的神圣;带著世外高人的孤高之感,眾人皆醉,怪杰独喜。数学那种唯我独尊、不容异己的势利感,尤其令二人著迷。1992年,二人发现了「完美的括号」。二十年来,托吴山专和斯朵蒂尔以此為出发点,一直慢慢寻觅自己的道路,作品包括《小肥姘》、《小肥姘——图模》、《北极(狐)弧线》,以及最新作品《圆的振荡——括桥》。二人展示艺术如何以一种严肃的方式偽装成数学,如何藉此释放数学这个学科,在政治和社会领域成為既得利益者。

《24圆振荡 小括号》2015 铅笔水彩墨水纸本  41 x 31 cm


最近,吴山专和托斯朵蒂尔开始关注北极冰川融化的地缘政治,以及全球衔接(globalbridging)的种种政治策略,但这些宏观的目光皆由「完美的括号」开始。


就像人永远无法了解神的权柄和能力有多大,「完美的括号」也是一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括号以两个為一对,造型简单,将人的焦点集中在括号开合之间的元素。括号作為知识的隐喻,框住参考资料,括号之间的内容则代表著有意义内容的其餘部份。没有了括号的参考内容,括号以外的资讯没可能被理解,因為所有概念性的理解均需要一个参考的框架。正如哲学家康德主张,人类的知识并非来自外界,而是由人内在的精神架构所形成的,人不可能单凭外界而获得知识。类似地,吴山专和托斯朵蒂尔发现,括号的大小影响认知的深浅:括号距离越大,就包括越广阔的关注领域,但焦点的深度也就越浅;相反,括号距离越小,关注的领域就越窄,焦点的深度更深,洞察力也就更深刻。如果这个假设成立,两位艺术家想问的是:如果一个人把括号的两端不断拉近,直至触碰彼此,能否把认知的深度推至接近无限的深度?当我们慢慢接近「完美的括号」,理解力就能倍增,奔向无限,直至跟全知的上帝一般无所不知。

《24圆振荡 中括号》2015 铅笔水彩墨水纸本  41 x 31 cm


如果「完美的括号」真的如此不顾一切,继续靠近,直至紧紧触碰,甚至重叠,最后擦身而过,就势必与所有礼仪背道而驰,违背所有思想和理解的可能性。这样,也唯有这样,「括号」才能成為真正的「完美」,毫无破绽。自此之后,「完美的括号」的任何操作和置换,都无可避免地背负著超越性的记号。对吴山专和托斯朵蒂尔而言,「完美的括号」相当於一个象徵神性的数学符号,有资格取代道教的太极图案或圣像头上神秘莫测的四字神名,刻在圣坛上受万人膜拜。


根据上述逻辑,如果「完美的括号」是用来创造一个几何形状(透过巧妙地使用圆规),这个形式就会被定义為一个具超越性的「空间」。《小肥姘》就是由此而来的;这是一个几何形式,尝试解释概念如何触碰现实:通过对两极之间「折射」的争论,例如概念与物质、「无限」和「现实」等。在「完美的括号」加上螺旋,《kuo xuan》应声而生,假定人可以无限自我复製,创造主或上帝无须存在,一切由人自行创造;这就是《小肥姘》。吴山专和托斯朵蒂尔认為,这代表著一个超越性「领域」的单位。《小肥姘——图式》以建筑形式呈现,将《小肥姘》进一步延伸,以后者的单位為基础,建立了一个论坛,勾勒出一个理想的精神空间。这个空间以其无可匹敌的美丽(因其深具超越性),可以被想像成一个神圣空间,取代梵蒂冈圣彼得广场、清真寺穹顶下的祷告厅,甚至是北京天坛里用来举行祭天大礼的圈兵坛。


儘管人或许能用《小肥姘》这个抽象的数学结构尝试掌握何谓「圣域」,现实遇到的挑战是:既然神明高深莫测,圣灵的荣光会否降临凡间,参与社会事务和政治呢?《小肥姘》后,两位艺术家以近作《北极(狐)弧线》和《圆的振荡——括桥》尝试出尘入世。

《24圆振荡 完美括号》2015 铅笔水彩墨水纸本  41 x 31 cm


《北极(狐)弧线——温战》从《小肥姘——图式》(建筑形式的论坛空间)出发,以俗世的地球為舞台。在绘有世界地图的画布上,有五个连接起来的区域。围绕著非洲大陆,即人类最初的定居地。相对来说,北极则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无人定居的大陆。《温战》是一个以人类為主题的集体项目,关注全球暖化、北极融化等议题,点明北极既是下一个自然资源的大宝藏,亦引起人道层面的政治纠纷。作品说明人类从美苏冷战以思想分歧所主导的政治形式,转移至近年因地缘而生的政治衝突;以及这种新的地缘政治将会让我们这一代人為整个人类歷史的结果负上责任。


「他者」的重要意义一直是吴山专和托斯朵蒂尔艺术知性项目的大前题。两位艺术家以其作品和文章再三主张,我们主要是继承人类的遗產(而非如我们自我膨胀地认為自己对此施以恩惠),既受惠於前人或后辈,亦享受著语言和思想的恩赐。自我神化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无助於正确认知和知识,更肯定对全球政治局势无益。《括桥》代表著两位艺术家近年的努力,二人著力建立一个人与人之间彼此连繫的先天优势。他们首先以螺旋将「完美的括号」活化成《kuo xuan》,现在则将固有频率的活动加进公式里。物质各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和波长,桥也不例外;如果施以跟其相同的振动频率,桥就会被震断,这个现象称為「共振现象」。艺术家以此為灵感,用「完美的括号」的固有频率设计出《括桥》。可是,《括桥》在其「固有频率」时,艺术家期望它能刚好抵御物质不稳定的极限;这样,《括桥》的形态正正体现连接性的「数学层面」承受极限。


当人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数学体系就显得引人注目,而所有对完美体系的应用,都会令其蒙污,不再完美。即使是吴山专和托斯朵蒂尔的巧妙发明,也无法避免这个悲剧。同理可证,本文亦只能令白璧蒙玷,故无须深究,聊博君一粲矣。

摄影:Thomas Fuesser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