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上网都做什么?——《首先,如何做一个用户》讲座精彩实录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1719   最后更新:2015/10/22 21:30:50 by wangxiaoer97
[楼主] wangxiaoer97 2015-10-22 21:30:50

来源: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新艺见”之

《首先,如何做一个用户》

讲座时间:2015年9月12日

主持:常旭阳

嘉宾:aaajiao(徐文恺)、林科、贺潇



讲座精彩实录


aaajiao:大家好我叫aaajiao,这是我在网络上用的一个特别久的ID,差不多有15、16年了。


我和林科现在或许可以大言不惭地讲我们是艺术家,但在这样一个身份之前,我们其实是首先以一个(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用户的身份先来定性自己的。因为除了作为人的一个属性之外,我觉得我的第二属性其实是用户。我和林科都是在15、16岁开始使用电脑。1999年我的第一台电脑是联想。在拥有这台电脑之后的差不多一年左右,我的父亲就让这台电脑连上了网络,当时还是拨号系统,每一次拨号的时候我还会去拿起电话听一下。这个回忆其实是蛮美好的,因为它给我的感觉是,今天又可以和世界连在一起,拥有一样的信息了。所谓世界是平的,真的从那个时候已经有感触,但是当时没有那么抽象化地去描述这件事。


我这里想讲一些当时用的典型的网络工具,包括最开始用的IE5,其实对现在有很深远的影响。

现在的QQ1999年的时候还叫OICQ,其实和微信一样都是即时通讯的软件。当时很多人都注册ID为小鱼儿或至尊宝,是缘于当时流行的电视剧或电影。当时填写联系方式时还是寻呼机的号码,包括刚才讲的模仿电话拨号的声音,其实网络世界是平移了现实中的生活。

到了2001年,当时很重要的门户网站叫亿唐网,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大家可以从这个界面看到当时中文网站已经是三栏式的布局,15年后现在的网站基本上仍是这个结构。注意右上角的栏目分类,电子邮局就是现在的e-mail;聊天室和BBS,到了当下合二为一是微信或是QQ群;个人主页放到现在就是朋友圈,或者是前几年的微博和博客。其实这种分类明确了我们对信息的一个需求,我们可能不断地在刷新信息的内容,但是它的分类,并没有因为我们社会结构的推进而变化。所以,互联网上一些产品被认为是信息的革命,有没有可能只是一个工具的作用,它并没有革命掉我们对信息的看法。


2001年我在亿唐做了个人主页,我记得当时上传一个文件不能超过6兆,现在大家对6兆是没有感觉的,但当时传一个6兆的文件需要半天,而且要一直盯着看有没有断掉。基于信息的这种传播方式,当时对上传的内容是很珍惜的态度。

2003年,我决定不再只做一个简单的二级运营的个人化主页,而是做和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摇滚乐)的个人网站,叫conersound,现在都是可以访问的。上面我还设了论坛,请了很多人做不同栏目的版主。后来他们中的一些人譬如健崔都从事了和文化或艺术相关的行业。当时大家能走到一起就是基于对摇滚乐对一些稀缺音乐资源的喜好。


这里必须提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叫soulseek。soulseek是最早的P2P软件,是一个美国人做的,在音乐爱好者之间建立了资源交换网络。我们一边在上面下载了非常多的很小众的音乐,一边在平台聊天室中聊天。在上面认识的很多人一直聊了15年直到现在,开玩笑的说,在上面的朋友可能比彼此的父母或老婆还了解彼此。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真实生活中,彼此都是最重要的朋友。因为太热爱soulseek这个平台,我们还做了它的汉化版叫“嘘”。


从2001年到2004年,可能是我最开心的一段日子,那个时候在广泛地交朋友,拥有了自己的网站,会找人去写东西,很充实,不断地学习。到2005年的时候,在网络上会逐渐接触到科学和艺术的东西,当时还翻译了一篇关于艺术与科学的书评发在我的网站上。



2005年我关注到一个比利时人的个人网站,这个人很厉害,欧洲语言几乎都会,在欧洲跑着写艺术展览,内容很丰富。2006年我和朋友决定在他授权下翻译这个网站,取名叫We need money not art。后来我和林科认识后,才知道他那时就在看我们的网站,包括艺术圈的很多年轻艺术家像叶甫纳、李明和李然都在看这个网站。当时我们只是觉得在做一件互联网的事情,没想到实际上辐射到专业的圈子。我在这个网站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大家做翻译。最好的时候有30个人做翻译,完全是自愿的。从2006年到2009年,差不多翻译了1500篇文章。到2015年,有接近3000篇文章。现在它已经不再更新了,因为新的更年轻的一代可能在英文阅读上需求也不一样,我们不再做翻译了。我会一直给这个网站续费直到将它捐给机构。今天看来这个网站的内容作为文献研究还是很重要的,它的价值并没有随着信息时效性的消失而消失。




林科:aaajiao在做We Need Money Not Art网站时候,我在学校里学艺术,发现这个网站后很喜欢,会定期在上面了解国外艺术家作品。我觉得WeNeed Money Not Art对我而言很重要的作用是它是个很大的链接,可以点击链接到很多其他的艺术家博客和艺术网站上。



我很多时候会在自己感兴趣的网站上浏览图片,这种图片阅读的方式带给我一种想象力的快感。就好像漫无目的地在天空游荡看风景。开始的时候只是享受这种过程,后来逐渐找到了这种方式和我创作之间的关系。

我看电脑时会把虾米打开,里面的音乐是随机播放,所以我对当时电脑上图片的想象也伴随着音乐的情绪变化。



FFFFound!是我之前常看的网站,这个网站的编辑队伍是可以不断扩大的,但只是邀请制,所以导致这个网站的趣味非常有意思。



Flickr也是一个图片网站。对我这样一个生活在城市中没有去过很多自然环境的人来说,这些图片都给我带来了很真实的感受。以致于我后来去那些地方旅游,首先想起来的就是Flickr上的图片。所以很多时候我做作品,会关键词搜索图片,直到找到一张我理想中的作品的背景图,譬如《鲁滨逊漂流记》这件作品的背景风景图。现在我在路上看见有人拿着专业摄像机拍照,就会觉得他们是在为互联网上的其他人工作。


这个是我的tumblr博客的界面。这个博客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展厅,我把我的作品挂在白墙上。对我来说,我的电脑就是我的工作室,是一个剧场,就好像我看到了一个实体空间的结果。我很多的作品就是利用电脑的空间和素材来模拟现实中的事物。譬如下雨是水从真实的云端落到地面的过程,而下载是数据从虚拟的云端落到计算机的过程。再譬如将一张风景图片不断调暗明度,可以模拟出从白天到晚上的过程。



这个网站叫当代艺术每日报,上面会放很多当代艺术展览的现场图。有时我会想象一个展览空间中放的是我的作品,于是将我的作品替换原来的作品而放在这个空间中。对我来说制造这样一个虚拟的展览空间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我在创作中需要看到一个结果而做的事,根据这个结果去想象和反推作品,相当于预览功能。




aaajiao:今天我们的讲座一个出发点是探讨真实和虚拟。几年前我们还在讨论真实和虚拟交错的概念,但今天真实和虚拟已经不可分了。举个最日常的例子。我们在soulseek上认识的朋友从qq到msn到现在的微信,聊了15年,现在在微信里建的群叫“活在群里”,有38人,每天聊天记录有两千到四千条,这种虚拟的生活甚至超越了日常真实的生活。所以我觉得作为艺术家我怎么样在我的作品中体现出当下的趋势是我如今工作的重点。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