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朝阳群众”到底是谁?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251   最后更新:2015/10/22 09:15:23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5-10-22 09:15:23

来源:南方周末 宋宇


“朝阳群众”到底是谁?艺术家刘辛夷假设,住在A307的朝阳群众,在墙上挂着“江山如此多娇”,书架上摆着名目混杂的仿真书,喜欢看养生节目,相信举报犯罪会让自己更安全。 (刘辛夷供图/图)


在社会新闻里以举报名人吸毒、嫖娼著称的“朝阳群众”,就在这里看着养生类的电视节目,听着评书机里单田芳的《五鼠闹东京》。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微信号:nanfangzhoumo


艺术空间“A307”坐落在北京798艺术区附近的公寓楼里。恰如其名,空间的确切位置,就是这栋楼的A座307号房间。

相比繁华街市,楼道里更显静谧,光线还要暗上许多。A307门上贴着查水表的通知,字号大得出奇,且不合体例:硕大的“朝阳群众”四个字写在中上部。这是一张海报。

催缴水费确有其事,最后是艺术家刘辛夷代缴了这80块钱。2015年8月,刘辛夷作品“朝阳群众”在A307举行展览。这件小事,也通过海报成了展览的一部分。

A307被刘辛夷改造成了一位朝阳群众的家。在社会新闻里以举报名人吸毒、嫖娼著称的“朝阳群众”,在这里看着养生类的电视节目,听着评书机里单田芳的《五鼠闹东京》。

公寓的布置与普通民居相仿,屋主似乎短暂离开,说不定只是去参与治安积极分子的活动。预约而来的参观者倒像窥探民居的闯入者。

在不断往屋子里增添物品的过程中,刘辛夷逐渐认识了这位朝阳群众:“他可能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一群人的肖像。”

1
“朝阳群众”是谁, 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住在A307的“朝阳群众”,至少是个喜欢书的人。客厅右手的架子上摆着满满四层书,足有四百多本。

这些书里有“四大古典名著”、金庸小说,也不乏《中华文化百科全书》《四库全书》《哈佛成长课》《史蒂文·乔布斯传》。

事实上,这些书全是空壳。为了展览,刘辛夷买了他能买到的几乎所有仿真书。他意外发现,买到的仿真书,可以大体分成国学、财经、投资和小说四大类。

“什么样的人愿意花钱去买不能读的书?”他觉得,这些书表达了一种年龄暗示,可以对应某些人群。商家知道谁需要这些仿真书,仿真书又应当传达什么样的趣味。

刘辛夷顺势在书里埋下破绽。这些书太过混杂,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几乎不太可能同时喜欢严肃的国学与《哈利·波特》这样的英文小说。“如果参观者把表面叙事进行一点挖掘,就马上发现所有的事情实际上都只是摆设,或者只是假象。”刘辛夷解释。

除了书,家里还有许多仿真物品:蔬果、装饰植物、笼中鸟。通过这些仿真物,刘辛夷接近了他想要仿造的“生活假象”——一种样板间式的生活,又给参观者布下许多线索。他希望训练有素或富有好奇心的观众,能从中有所发现。

评书机,是其他艺术家留下的,刘辛夷觉得不如拿来放点儿评书。“这是在北京生活绕不开的声音。”刘辛夷记得,小时候在外公家,他每天都能在广播里听到评书。

刘辛夷找了一批单田芳的评书试听,想挑出与展览气氛最相符的一部。选择《五鼠闹东京》,是因为第一讲开头就出现展昭和白玉堂擦肩而过,一个是体制内的侠义人士,另一位则是江湖游侠,有对应关系。这个故事发生在农历六月,酷暑时节,展昭只能在太阳快落山时赶路,跟展览的时间和气氛正好类似。

“评书机”反复播放第一讲。“这是个有意的安排,因为我没必要把它变成以假乱真的事情。如果有人待得足够长,就会觉得这事儿不对。”刘辛夷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另一些陈设相当“中国”,符号意味更明显。譬如墙上的“江山如此多娇”和长城雪景,以及摆在厨房窗台上的一张照片:林妙可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歌唱祖国》。

住在A307的朝阳群众像个“过来人”,喜欢听评书,留心养生,期望提升文化修养,愿意过好日子,心里装着国家,愿意让国家象征出现在生活里。对于这样的群众,中国观众应该再熟悉不过。

展览期间,刘辛夷遇到一位在英国长大的马来裔姑娘。她对架子上托尔斯泰、高尔基的小说特别敏感,觉得A307的朝阳群众胸怀天下,除了与中国直接相关的事情,也关心欧洲。马来裔姑娘未必了解俄罗斯小说与中国人苏联记忆的关系。这类因为年龄或文化差异而造成的“误读”,恰好证明了艺术的多重解读可能。

A307的朝阳群众还流露出脆弱的一面,卧室床边的地板上丢着一把锤子,好像在预备着某个闯入者的到来。这个设计有两个来源:刘辛夷的外公家进过小偷,吓到了家人;一个生活在北京的朋友,开着一辆相当破旧的车,特别害怕一不留神被人直接拉门进去,或者遭袭,所以就在车座下准备了一把锤子。

在刘辛夷的设想中,A307的屋主也许相信,他去举报犯罪,可能会提升社区安全,自己的安全也会相应得到提升。

2
拿走十个意见箱
《朝阳群众》2015年8月8日开展,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纪念日。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不久,刘辛夷离开北京赴英国伦敦大学金匠(Goldsmiths)学院留学。

在英国,因为做课业论文,刘辛夷系统研究了观念艺术鼻祖约瑟夫·库索斯与中国艺术家黄永砯的关系,也理解了黄永砯那一代人的反叛与坚忍。

“显然他在那个时代不像‘聪明人’,但他愿意坚持他做事的方式。”对于这位大学毕业后回厦门做中学老师、坚持七年创作的前辈,刘辛夷颇为敬佩。

面对文化差异,历经磨炼的黄永砯“以东打西,以西打东”的文化策略显得游刃有余。而刘辛夷才刚刚开始艺术道路,需要时间去思考自己的身份,连是否继续利用中国身份与中国元素创作,也需要费一番思量。

毕业后八个月,刘辛夷都没法继续创作,因为他需要转换身份,从针对同学、老师的学生创作者,转为面向公众的职业艺术家,自己去寻找展览或受邀参展。另一个原因更加现实:他需要工作,尽力养活自己。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自行车店修理和装配自行车。这家连锁车店类似于“自行车的4S店”,给员工提供一整套培训,“和艺术家务虚的谈理论是不一样的。”工作是兼职,时薪5.6英镑,大家轮班,加班不是问题,工作时间不够才是。

在自行车店工作了半年,刘辛夷几乎拿到第一级技师执照。却因为越来越多的展览要办,辞掉了“自行车4S店”的工作。

2012年,在英国生活了近四年的刘辛夷回国。他起初担心,留学经历可能会给自己重新介入中国艺术圈带来障碍,很快就发现自己多虑了。

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年轻艺术家得到了市场,整个艺术行业形成了一种提携年轻艺术家的共识,刘辛夷的国际化语言正好受到市场的欢迎。完全没有留学背景的中国艺术家,甚至做得比他还洋气。许多“80后”艺术家的作品,单拿出一件,很难分辨出作者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80后”艺术家们的创作环境,已经与黄永砯那一代人太不一样。他们不太愿意拿中国符号或带有高识别度中国元素的东西去创作。在刘辛夷看来,这可能是对前辈的叛逆,也许更多源自全球化的影响。

他把自己的创作概括为“逻辑重构”,而非“讽喻”。“艺术从来不是态度的事情,而是关于你对于既有的图像或既有的素材,进行一番新的理解。”

2013年,刘辛夷创作作品《有求必应》,在筷子上印上耳熟能详的语汇,中英对照,“天下为公”“备战备荒”,随机组合,好似求签,显得十分荒诞。

在2014年的项目《意见箱》中,刘辛夷从社区、学校、医院、图书馆等公共服务场所取来十个意见箱,安置到美术馆内,参观者可以任意投入自己的意见——许多人直接把自己手里的宣传册塞了进去。他并不打开意见箱,在展览结束后原样送回。

“我看到很多意见箱,但这些意见箱有没有发挥作用,是一个谜。”刘辛夷这样解释他的灵感来源。

最终,不见了意见箱的十家机构,只有一家找上门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