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翁笑雨:中国艺术家如何融入全球性的思考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425   最后更新:2015/10/21 17:06:07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5-10-21 17:06:07

来源:大公报作者:周婉京


  一九三七年,所罗门.R.古根海姆基金会(Solomon R. Guggenheim Foundation)成立,创建目的是为了“艺术上的促进、鼓励和教育以及启蒙大众”。在拥有基金会之后,所罗门.R.古根海姆预想设计可容纳不断增长的艺术收藏的博物馆建筑,其中一间是位于纽约市曼哈顿上东城的现代美术馆。不过古根海姆本人也许没想到这间美术馆会成为全球当代艺术的“造血机器”,尤其是将在明年于此推出中国当代艺术展。/大公报记者 周婉京

  今年八月,古根海姆美术馆任命孟璐(Alexandra Munroe)为全球艺术高级顾问,并特聘两位既有中国成长背景又具有全球策展经验的策展专才加入团队。这次将目光锁定在中国当代艺术,由侯瀚如担任策展顾问、翁笑雨担任副策展人,为“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二○一三年启动)策划两场委约创作展览。

  策划两场委约展览

  正值香港秋拍季,记者在港湾中心的何鸿毅家族基金办公室内遇到年轻的副策展人翁笑雨,并对她进行了专访。她称这次是特意到香港造访艺术家,之前已在台湾逗留数日。令人惊讶的是,她的活力和工作效率。实际上,她在八月十七日才到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就任,不到两个月已基本完成第一轮的艺术家工作室造访。

  她也表示,两场委约展览的目标都是大中华地区(出生在内地或港澳台地区)的杰出艺术家,同时也会把目光望向全球。“这个项目的宗旨不是发掘新艺术家,而在于好的艺术家,他们需要用作品来阐述、说话。那么判断艺术家是否适合我们的遴选时,会有一些基本的条件:首先是作品的成熟性,年龄是一个考量方面,另一方面就是他们参展的经歷、处理大型展览的成熟度等;其次要看艺术家是不是长时间进行创作,因为有些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完成过很好的创作,但现在不创作了。”翁笑雨说。

  首场展览定于明年十一月在纽约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揭幕,翁笑雨称将以小型群展的形式进行展示,一场展览将有五、六位中国艺术家亮相。目前,她和侯瀚如的策展名单上共有约二十人,人数将在今后的多番讨论、研究后逐次缩减。

  “基本的讨论流程是经由策展人会议,我和瀚如关注的艺术家和思考的问题都有重合点,例如我们都关心国际化和本土化、全球化和地区及地缘政治中的联繫等。”名单的拟定将由翁笑雨与侯瀚如共同关心的艺术家出发,造访工作室一举正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他们目前的创作状态以及正在思考的问题。

  待名单确定后,将会提出一个主题,并非是题目,主要起框架的作用。翁笑雨表示,策展人思考的是如何为艺术家作品的成立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叙述,而不是反过来以一个主题让艺术家进行说明式的描绘。在这框架下,他们将让入选的艺术家去纽约看场地。因为艺术家的创作和古根海姆美术馆的环境、歷史皆需建立联繫。后期阶段,两位策展人将会根据艺术家的创作计划书来决定布展方式。“由于期间一定会有许多变化,我会多次探访艺术家工作室,保持和艺术家的紧密沟通,聆听他们的问题。这个过程是有来有往的。希望定了艺术家之后,他们可以一起前往,这样他们彼此间也可有对话。”

  重视和艺术家联系

  说到翁笑雨过往的策展经歷,她说自己一直重视和艺术家建立联繫。她曾是卡蒂斯特基金会亚洲项目的负责人,有趣的是,卡蒂斯特基金和何鸿毅家族基金有相似之处,都是家族运营的基金。卡蒂斯特在巴黎和三藩市各有一个展览空间,她最早是从这种家族网络式的运营模式中,监督艺术家驻地计划并进行亚洲当代艺术作品的收集工作。“这段经歷和我现在的工作很相似,我非常喜欢和艺术家交流、一起来创造作品的过程。”

  在策展方面,翁笑雨的关注点之一聚焦在:中国艺术家如何将他自身的情境、歷史文化背景带入到全球性的艺术思考中?她在美国学习、工作了八年,深刻感受到如果中国人有在国外生活的经歷,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中间人很容易思考一些问题─“你的位置,他(西方)的位置,你如何融入到他们之间,那么结果也可能很不一样,有人很对立,有人可能带有些东方主义(倾向),有人可能想完全摒弃自己的身份特徵。当然,也有人想在这种关系中寻找一个有意思的切入点。对艺术家而言,我比较感兴趣这个有意思的点是什么。”

  优秀的艺术家也许应该是有能力将作品以非说教式的形式表达出来,作品中的成熟语言可引导观众产生间接的、感性的反馈。“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是古根海姆亚洲艺术计划的延伸,启动以来所做的首场展览是二○一四年十月“汪建伟:时间寺”。翁笑雨称,当时特意去纽约看了汪建伟的个展。她评价说,汪建伟是颇具哲学深度的一位艺术家,作品中常有有趣的引用,例如引用博尔赫斯有关文化中心与边缘的反思及博尔赫斯对中国的想像。

  艺术家名单待决定

  “汪建伟在创作时提出他有能力实现材料与思想的沟通、对话,把他作为艺术家探讨人性本源、本真这类普世的概念表达出来。另一方面,他也有一些政治性的隐晦隐喻,例如‘排演’的概念,你可以阐释为有关时间的思考,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期待。”从前度展览反观是次展览,翁笑雨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计划将有助于体现中国艺术家主体性的多元化,达至更为完整的研究性呈现,而这恰是美国观众对中国艺术的期待。

  在展览结束后,委约创作的作品将成为何鸿毅家族基金藏品,被古根海姆美术馆永久收藏。刚刚“走马上任”的翁笑雨已浏览过古根海姆美术馆馆藏资料,亚洲部分虽有不少日韩艺术家的作品,中国当代艺术的收藏却很少。她提到这次的委约作品收藏亦与古根海姆的“UBS MAP全球艺术计划”有关,是为实现“开创国际艺术史展览新模式”的好机会。

  下一站,翁笑雨将返回纽约,她说等她做的事还很多。至于古根海姆方面是今年年底还是明年年初公布艺术家名单,具体的安排需等馆内开会决定,如果集中在感恩节、圣诞节时公布名单未必是最好的时间点,展览应尽可能多地获得关注。

  未来的两场展览、相关活动与一系列的公共项目之间,也会展示一条清晰的线索。翁笑雨提出在公共项目上她希望邀请在纽约留学的中国学生参与:“我希望通过文化的作用将他们都召集、聚拢在一起。因为未来是他们的,而艺术最大的作用在于令我们思考怎样介入到这个社会。”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