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铺满泰特当代涡轮大厅,墨西哥艺术家Cruzvillegas用伦敦的土壤“自主建构”
发起人:babyqueen  回复数:0   浏览数:2085   最后更新:2015/10/18 17:16:33 by babyqueen
[楼主] babyqueen 2015-10-18 17:16:33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10月,全球艺术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伦敦,这里不仅有弗瑞兹艺博会和弗瑞兹大师展,还有随之而来的新一轮疯狂艺术季。10月13日,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标志性空间涡轮大厅(Turbine Hall)迎来了一件新的大型装置作品——墨西哥艺术家亚伯拉罕·克鲁兹威利戈斯 (Abraham Cruzvillegas)为空间专门制作的《虚无之众》,艺术家以土壤为隐喻,探讨了当代人的身份问题。


伦敦。10月13日,伦敦弗瑞兹艺博会(Frieze London)和弗瑞兹大师展(Frieze Masters)掀起了又一轮疯狂的十月艺术季。与此同时,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标志性空间涡轮大厅也迎来了一件新的大型装置作品——墨西哥艺术家亚伯拉罕·克鲁兹威利戈斯 (Abraham Cruzvillegas)为这个空间专门制作了泥土艺术装置《虚无之众》(Empty Lot)。这次展览也是泰特现代美术馆和其2015年新签约的长期艺术投资伙伴韩国现代汽车艺术基金会合作的“涡轮大厅场域特定艺术系列”的第一个展览。

克鲁兹威利戈斯为涡轮大厅专门创作的艺术装置《虚无之众》


于1968年出生于墨西哥的艺术家亚伯拉罕·克鲁兹威利戈斯被誉为墨西哥当代观念艺术领域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美国的现代艺术美术馆 (MoMA)、新美术馆 (The New Museum),英国的泰特现代美术馆 (Tate Modern)等各大美术机构都争相收藏与展出他的作品。他的创作以雕塑和装置为主,善于运用在创作地找到的物件和材料进行特色鲜明的艺术创作。克鲁兹威利戈斯认为自己的艺术创作概念是一种“自主建构”(autoconstrucción),这种创作概念来源于他的幼年经历:艺术家的父母曾在1960年间从墨西哥乡下搬至城市居住;由于当时居住环境恶劣,克鲁兹威利戈斯的父母和邻居便带领他寻找住宅周边一切可用的废弃材料对房子进行加固,这样的幼年经历强烈的影响了克鲁兹威利戈斯的创作风格。


艺术家亚伯拉罕·克鲁兹威利戈斯


在展览现场,大厅两侧延伸而出的脚手架结构在展厅中央支撑起一对木质平台,从伦敦各大公园内收集来的总共23吨土壤被装进三角形的容器内,放置于木质平台上。这些三角形的容器没有经过任何装饰和加工,每天只进行常规的浇灌和阳光照射。其中有些容器的部件是由艺术家本人和展览工作人员从附近河岸以及建筑工地搜集来的。在与《艺术新闻》的访谈中,克鲁兹威利戈斯详谈了这件作品背后的思考以及所谓“自主建构”的创作理念。


专访克鲁兹威利戈斯

- ▬ -


Q:你将从伦敦各大公园内采运来的泥土作为作品媒介,这背后有什么深层思考吗?这与英国对园艺的痴迷是否有联系?
A:
作品的名字叫做“虚无之众”,与园艺其实没有任何关系,它更像是一个对于身份认同问题的隐喻。这件作品是一件充满可能性的自画像——无论来自墨西哥还是英国,我们都是从虚无中成长起来的。当我开始自我审视时,我也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思考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以及这个国家的历史——对我来说,这一切都呈现出一种多样性。我们是互不相同的,这才使得我们如此有力量。

土壤是《虚无之众》的主要构成部分,艺术家将其喻人类生存的基础


Q:你是否将这些土壤样本视为潜伏着未知想法的某种心理世界的隐喻?你对这个心理世界即将发生的一切是否全然不知?
A:
当然。从人类文明的角度出发,土壤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有着深刻的含义——不仅仅是英国,我指的是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我们不是在对土壤进行耕种,而是试图提供成长的基本条件。展览会一直从秋天持续到冬天结束,让我们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发生什么。土壤、水和阳光构成的铁三角象征着人类生存的基础,而我在这件作品中想要表达的感受是:我充满希望——这与雕塑相关,而非景观,并且一切都与希望有关。

展览现场的墙上标明了作品所使用的土壤来源于伦敦各大公园


Q:过去的几年中,你将你的创作形容为一种“自主建构”(autoconstrucción),这一概念如何应用于你的艺术创作?
A:
我从10年前开始将作品称为“自主建构”。在墨西哥,这是一个常见的词,它指的是在建房子时,人们以一切可能的方式、用一切可用的材料来对房子进行设计和加固。当然,世界上有很多类似的建造方式,比如贫民窟和棚户区的构建就与之相似。然而它们的存在却有各自特定的理由——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均、城市发展的混乱无序等等——在我的国家,这有关腐败、环境破坏和财富分配不均等问题。

艺术家以“自主构建”的方式搭建起来的平台承载着土壤


Q:“自主建构”是否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智慧与创造性?抓起手边的一切就可以即兴创作。
A:
没错。我们也可以从乐观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从虚无之中成长起来的不仅仅是房子和街区,还有生活其中互相支持的人群。以我所居住的政治气氛非常浓郁的墨西哥城阿胡斯科地区为例,这里地处火山熔岩上,其土壤几乎无法生长任何东西。但我的父辈们用火山岩和能找到的一切材料成功地在这里建起了房子。他们划分土地,接水通电,然后设立了市场和学校,就这样开始生活。所以我开始思考将“自主建构”作为一种参照置入我的作品,或者说是自我身份认同的要素:那种可以根据新的环境和需求随时改变自己的能动性。

Q:你有许多在大型展览空间里工作的经验,但泰特的涡轮大厅是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你是如何着手准备的?
A:
真正的挑战不仅在于如何适当地利用空间,还在于要和所有曾在这里展出过的项目保持某种一贯性,即如何优雅地成为整体的一部分。基于过去几年的创作实践,我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将所有的灵感都综合起来再提炼出我最想展现的。然后我认为我可以、我必须制造一个“空地”,一片土壤可供事物生长——不仅是植物或昆虫,也可以是思想和其他东西。任何事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都将会受到欢迎。


虚无之众

泰特现代美术馆|展至2016年3月20日


采访 | Louisa Buck

撰文 | 黄梅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