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急着叫好,没有小而美的艺博会这回事。
发起人:猴面包树  回复数:0   浏览数:1170   最后更新:2015/10/14 11:38:01 by 猴面包树
[楼主] 猴面包树 2015-10-14 11:38:01

来源:ArtJeff 文:胡湖


成为当地的「独角兽」,是一流艺博会必须要过的一道坎。


看艺博会后画廊老板们对媒体说着各种言不由衷的话,是一件有点残忍的事。对实际收成心知肚明的展商,不如如何苦笑着面对「不卖也赢」的会后报道。


仅仅几年前,中国的艺博会还和春拍秋拍一样保持着半年一次的默契,而今,每月不飞几趟国内国外艺博会,你可能要为自己的不在场多编造几个理由。


关于CIGE的点赞和吐槽还没结束,朋友圈已经在刷去伦敦Frieze和巴黎FIAC要带的衣服了,月底参加台北艺博会的机构们,已准备好新一轮群发展讯的攻势。


当巴塞尔收购ART HK,Frieze落地纽约,TEFAF觊觎北京之时,中国的艺博会却在经历一次推倒重来。老牌艺博会刚满十岁就已暮气沉沉,异军突起的新艺博会们正因小而美而不断博得掌声。


由于诞生的时间太短,很难判断这是一种权宜之计,还是一种长期策略。在谁都没做大之前,小而美会带来一些安全感。但如果因为一点形式上的探新讨得了些许口彩,为此而飘飘然,那可能等不到艺博会之间进入你死我活的阶段,就已经忘了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作为艺术行业一级市场最重要的商业形式,艺博会核心竞争力的落脚点理所当然是商业,在我看来可以简单归纳成两点:对艺博会而言看规模,对画廊而言看销售。


「销售」比较好理解。如果没有销售,画廊无法承担日益高企的展位费和差旅成本,亏本买卖都不会长久。博览会要保证的,是必须能请到足够多的有购买力的客人,而且这些客人是平时画廊请不到的。


如果艺博会的核心服务不是指向销售,做再多的创新,再多的表面功夫,也打不过展商自己的算盘。


「规模」会有点费解。艺术圈向来重品质和口碑,但对艺博会这种严重依赖地域性,同时又面临国际化竞争的商业模式,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做大规模事实上已经是唯一的选择。同一个城市可能出现多个高品质的艺博会,但规模巨大的艺博会往往只会出现一个。

(数据来自艺博会官网或新闻稿)


在巴塞尔计划选定香港拿下亚洲市场之前,已深耕4年的ART HK吸纳的画廊已经高达168家,发展趋势如日中天,如果巴塞尔另起炉灶,不知何年才有今日的局面,价格合适,收购ART HK就是最明智的选择。巴塞尔入股后,2012年第五届ART HK的参展画廊达到创纪录的264家,2013年变更品牌后,香港巴塞尔一直维持在200家以上的规模。


而在纽约,刚举办四届的Frieze在规模上已经超出了纽约军械库博览会,尤其是今年7月军械库执行总监又遭迈阿密巴塞尔挖角之后,这个昔日的老牌艺博会已经危机重重。


反观上海,几乎同时出现了三四个品质相当的小型艺博会,一时风光无两,但长远来,相安无事的平静一定会被打破。


在互联网行业,流行将估值达到10亿美金的公司称为「独角兽」,现今的趋势是独角兽们纷纷合体,美团与大众点评、快的与滴滴,58与赶集、携程与艺龙,这些公司无一例外都是曾经的死对头。每个垂直领域的王者都不甘心做一家小公司,但促成合并的难言之隐,则是两强并立所导致的消耗,最终会把双方都拖向深渊。


当然,让习惯了各占山头的艺术圈去简单效仿这种公司之间的合并并不那么现实,简单追求规模而忽视品质可能犯下更严重的错误,艺术品关税也一直是阻挡中国艺博会做大的客观因素。


但对未来的影响暂且不论,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早已在艺术圈显现,在超级藏家、超级艺术家、超级拍卖行、超级画廊、超级美术馆一个个出现,占据着越来越多话语权和注意力的时候,可以期待中国的超级艺博会了吗?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