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涛:“缺失”—看韩涛作品《缺失》的体会
发起人:艺术档案  回复数:0   浏览数:1855   最后更新:2015/10/12 15:11:42 by 艺术档案
[楼主] 艺术档案 2015-10-12 15:11:42

《缺失》海报


“缺失”
——看韩涛作品《缺失》的体会


韩涛的作品《缺失》将纪录片、剧情片、实验片“三位一体”关注了当下现实最缺失的问题。


四次观《缺失》的经历


《缺失》我前前后后看了四次,每次都是一个不同的版本,而每次不同的剪辑与结构语言,给我带来的信息与感受不同,可以看出韩涛对作品表达的真诚和精益求精的态度。看第一个版本《缺失》在韩涛工作室,是个小范围的交流,当时片名叫《第一次读圣经的人》,作品以纯实验片“跨界非线”与“剧中剧”的语言结构关注现实信仰与情感缺失的问题。第二次看《缺失》是韩涛生日时做了一个小型放映,这时的影片信息增加了纪录访谈和其他的跨界影像,作品改名为“缺失”,邀请了各个领域的公知谈这个时代最本质缺失的东西,话题延展到文化、信仰、教育、社会、政治等等领域。第三次看到《缺失》是我参与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的“2015年北京独立影像展”选片期间,几个选片人讨论到这个片子会不会给影展带来“麻烦”,因为影片谈到了一些中国当下真实、敏感、迷茫的社会问题,最终为了保持影展之独立精神,我们毅然选择了《缺失》入围,然而2015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迫于形势的压力,整个影展暂停,《缺失》也遗憾的与观众擦肩而过。第四次看《缺失》是在韩涛新租用的工作室与一位法国制片人朋友一起观看(因为拍片和妻子生病急需用钱,韩涛把自己的大工作室出租,搬进了新租的小工作室),当时法国朋友对中国不让公开放映这类影片表示不理解和诧异,这里探讨了中西方电影审查制度与国家体制的差异问题;另外还谈到一个重要话题是创作这类影片的艺术家如何生存,独立影像与市场失之交臂,而中国的独立导演不可能靠独立影片活着,也很难与电影市场交集,虽然现在中国的上线审查制度在逐渐松动,但独立电影的普及与开放仍需要一个很长远的过程。


《缺失》剧照

《缺失》剧照

《缺失》剧照


《缺失》的语言特点和观念


《缺失》的媒介语言特点首要是“跨界”。将纪录访谈、剧中剧、肢体表演、摄影摆拍、行为艺术、装置、绘画、诗歌等媒介语言整合其中。这与韩涛的创作身份有关,韩涛在这些年的创作中不断转换着自己的身份和创作的媒介,这也体现了自己的优势,他热衷于影像艺术,也在于“影像”能很好地整合这些多媒介于其中,这样的跨界必然带来新的感受,这样的作品也必然不同于独立纪录片和故事片。


韩涛《缺失》作品中看似不相干的影像人物、符号使影像丰富饱满,有人会觉得是不是太杂、看不懂,如伊甸园、变性者、戏剧人、持火把人、身体诗人、主人公、被访的各领域志士、摆拍者及剧组团队等等。他运用“剧中剧”结构、访谈主线和《缺失》主题将这些影像符号整合在一起,产生丰富的“碎片”图画,如上帝没有创造过的中性“性工作者”,她或他第一次长时间读圣经,镜头至上而下打量其身体……这个身体影像与舞者的肢体、诗人的身体影像交织在一起,这些貌似不相干的影像如当代诗一样,不相干的语符其实相互关联,又构成了当下各种缺失的生存感受,而非靠某个个体事件或故事反映文化背景。《缺失》是展现了不同身份、不同领域的社群精神“缺失”的时代图景,这样才能整体的理解作者的意图。


韩涛是个山东汉子,一直给我的感觉是“敢闯”,有强烈的愿望表现中国当下不同于西方或其他时代最本质的生存境遇,他的激情看出他发自内心的执着;另从他对影像语言的控制看出他的睿智:粗中有细。韩涛借影片《缺失》述说当下时代困惑的问题,如何介入社会,潜在地能改变点什么,这正是影片的价值所在。


张海涛
2015-10-7


颁奖现场


德国当地时间2015年10月3日晚21:30分,导演韩涛耗时两年拍摄的电影《缺失》在德国汉堡国际电影节举行全球首映礼。《缺失》荣获23届汉堡电影节K26最佳实验电影奖。同时翟义祥导演和杨平道导演分别获剧情片最佳和纪录片最佳。


片名:缺失 THE MISSING
编剧/导演/制片:韩涛
监制:张献民
作曲:韩萧寒
剪辑:郭恒奇
摄影:李堂/孙京勇/信红科
录音:韩三尺/康伟东
音效混音:lennon
调色:刘鹏
海报设计:芦杨

主演:张献民
演员:杨炳嘉/李凝/许一诺/美林
受访人:吴幼明/赵国君/俞心樵/萧勍/岛子/胡佳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