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涵露:30分钟写参加“15个房间”表演的经验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1   浏览数:1575   最后更新:2015/10/10 15:54:40 by guest
[楼主] 蜡笔头 2015-10-10 09:11:31

来源:瑞象馆  文:张涵露

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设计的“15个房间”展览空间效果图


我每周一次去龙美术馆做提诺·赛格尔(Tino Sehgal)“房间”的表演者,我们的任务是对每一个走进房间的人说:“你好,这是艺术家提诺·赛格尔的作品《交易》,这个作品是一个交易,只要你跟我讨论一下你关于市场经济的看法和意见,我就可以给你20块钱,作为门票的现金折返。你接受这个交易吗?”


赛格尔的房间比其他14个都要大一倍多,然而里面除了一两个伪装成美术馆安保的表演者外空无一物。艺术家甚至不称我们的角色为表演者(performer),而是讲解员/译者(interpreter)。赛格尔的“房间”与两位明星策展人所提出的“活体雕塑”(living sculpture)并不相关,甚至相悖。前者将美术馆中的画作,将雕塑置换为人的身体,仍旧强调了艺术品在白盒子里的物质存在和视觉美学,而赛格尔的作品试图打破这一点。因为艺术家认为现代资本主义诱导人把物质产品误会当作幸福源泉,一切变得商品化。而这次《交易》中,连意见都可以被购买。


“15个房间”这样“乐谱”式的行为艺术对于国内观众的确是新事:艺术家的作品可以被不同人在不同地点反复表演出。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不少作品来自六,七十年代,大多代表了行为艺术发展的不同时期、面貌,以及挑战,而非某一种特定的形式。展览的重点是策展人设置了游戏规则,作品来“遵守”规则,甚至一些作品被生硬地剥离了原来的语境,塞进“房间”,十五位艺术家自身唯一共同之处便是他们的大名鼎鼎。“15个房间”真的是关于行为艺术的策展展览吗?我们究竟应在什么样的语境下观看“15个房间”?


同系列的第一场“11个房间”现身于2011年的曼切斯特国际艺术季(Manchester International Festival),那是一个结合了音乐、表演艺术、室外集市、派对狂欢的综合性城市事件。“12个房间”与“13个房间”分别参加了德国和澳大利亚的两个类似的城市公共艺术季。“14个房间”来到了巴塞尔,第一次进入专业的当代艺术场合。在巴塞尔,展览的建筑合作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Herzog & de Meuron)的设计理念为“公共空间”。从过去的经验和展示的内容来看,“房间”系列应该更接近于一个公共体验/参与项目,而不是艺术领域专业展览。


这次的空间设计也有如此意味,连结每一个“房间”的是一个大客厅,我们进出每一个房间之后回到的聚集场所。如果整个空间设计效仿城市布局,那么外面那个客厅就是“广场”。然而在龙美术馆,这个“广场”上戒备森严,大多数房间门口站着保安人员或志愿者,告知着规则,并监督着。打开房间的动作成为了战战兢兢与空间权威打交道的经验,而空间里原本象征着“数字时代社交空间”的镜子墙面则折射目光,“广场”在这里成为了无限监视平台。


不仅展览现场让人感到微微不适,在排练时,一位项目负责人这样告知我们:“你们要好好表现!明天策展人就要来看了,还有媒体会来,你们可能会出名哦!”这也让我感觉到一种艺术与艺术工作者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在美国,行为艺术表演者的薪资和工作环境待遇问题已经成为了每次相关展览必涉及的话题,无论是阿布拉莫维奇还是行为艺术双年展Performa都曾有过拖欠或者少付表演者薪资的历史。动辄举旗高呼平等与自由的当代艺术是否以身作则了?


不知是碰巧还是有意为之的权威空间设置加上进入展览需要支付的100元门票钱,“15个房间”很难被称作为是一个面向公众的展览,尽管美术馆本身似乎应是一个公共空间。“这个展览本身就是市场经济的结果”,昨天的一个观众这样回答我,完成了一次交易。


相关展览


15个房间


展期:2015.09.26 星期六 — 11.08 星期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克劳斯·比森巴赫

空间设计: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事务所

[沙发:1楼] guest 2015-10-10 15:54:40
被消费的僵尸化、样板化的行为现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