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视频 | 离岸:M艺术空间推出年度年轻艺术家项目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720   最后更新:2015/10/05 22:02:01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5-10-05 22:02:01

来源:凤凰艺术

作为《离岸》系列展览的开篇,艺术家们将在以黑夜为线索的叙事中呈现丰富的不同个人体验,并以隐喻的方式来讲述他们各自有关夜的秘密。项目中将同时邀请艺术家们以对谈的形式围绕展览进行碰撞。期待他们在谈及自己创作切入点和逻辑思考的同时,对其他艺术家作品产生兴趣,通过对谈发现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的视角,由此完善展览的布展叙事。

▲策展人陈一帆接受“凤凰艺术”记者采访


策展人陈一帆在接受采访时说,离岸项目每年进行一次,大概时间在9月到10月之间,这次离岸项目的首展以“夜”为主题叙事。“离岸”是一个隐喻,对艺术家来说,是他们作品创作的又一次前行,作为策展,M艺术空间一起在离开一个旧的时间点,一起前行,寻找新的艺术方向,找到新的线索,发展新的可能性。


陈一帆对本次群展的布展理念以及作品做了详细的介绍。刘月的《北极》以一个很宽阔的人造北极熊馆场景为内容,在其中发掘个人体验,以及艺术家对人性的考量。吴鼎的两张平面摄影作品,实则并不是在探索平面上的问题,反而是对他摄影技法以及哲学思辨的探索。高入云的作品创作于他在意大利做驻地项目的期间,体现他当时的创作状态。


陈一帆说,在布展上,展览按照艺术家作品的特性进行布置。比如和苏雨涵的作品是《你可以抚摸我》,作品带有强烈的女性情感,涉及到艺术家的生理心理的各个方面。她的两张作品被分配到一堵墙的两边,让两张画中色彩的触手去努力触摸对方,却一直触摸不到,这仿佛是一个关于都市生活的隐喻。


朱子千的作品展现的是一个在都市里面不断工作的一个艺术家的个人形象,在布展时,策展人希望这样重复不断的影像能够吸引观展者从远处走近,进而思考艺术家的这种工作状态。


林清的作品是一组并不存在的机器,这些机器和他自己的理性、逻辑、思辨都非常相关。任倢的作品力图在整个空间里通过线来体现一种速度的感觉。而兮兮的作品是在做一个空间的削减项目,而这组作品被摆在展厅的最中间。意图探索艺术家取消了家具的功能性之后,还剩下了什么,以及如何互动。沈凌昊的作品被放置在一个黑暗独立的房间当中,他的作品仿佛漂浮在房间中,作品背后的光不停闪烁变化,幽暗而神秘。陈一帆说,希望观展者在整个展览中不断的探索发现,自己去了解《离岸》这个项目的内在含义。

▲M艺术空间合伙人林泓接受“凤凰艺术”记者采访


林泓介绍说,M艺术空间支持年轻艺术家已经有很多年了,许多年轻艺术家在这里通过个展、群展等形式开始进入他艺术创作的生涯。年轻艺术家进入艺术就像一个人在岸上,他需要一艘起航的船将他带入大海。作为艺术机构,M艺术空间希望能够护驾保航,帮助他们,在他们起航的时候给他们一些支持。


在谈到艺术机构与年轻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时,林泓说,年轻艺术家要有自由和尊重。画廊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有点像“discovery”里的摄影师与野生动物。摄影师可以扔一块石头让鸟儿起飞,但是你也可以等待他,让它自有飞翔,等待那个起飞的瞬间。我们更愿意成为这样的画廊,我们期待他们,但是我们不会去引导,要求他们怎样发展,我们会期待他们有一天飞起来,走的更远。


展览现场



《离岸》项目邀请艺术家们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参与到空间的布展叙事中,并以他们的个人体验为出发点来共同研究艺术在丰富的当代语境下新的方向。在与艺术家们的每一次碰撞中,《离岸》项目以自由的氛围和开放的态度同艺术家们一起探讨艺术的本质,陪伴他们开始本次的艺术之行。

▲展览现场


展览作品



2015年《离岸》项目邀请12位艺术家:吴鼎、沈凌昊、苏雨涵、林清、钟云舒、兮兮、王欣、朱子千、高入云、任倢、陈霄、刘月,这些年轻艺术家以不同媒介材质为对象投入到创作中,媒介内容涉及影像、雕塑、空间装置和架上作品。

▲刘月,《北极》,爱普生活艺术微喷、哈内姆勒摄影纯棉硫化钡纸基纸,110X230cm, 2007


《北极》是07年动物园里夏末拍摄的,当时天快变暗近夕阳的一瞬间,而图中北极熊馆里的场景却是人造的冬天的假雪景,正面的弧形大玻璃环绕并隔离了两个虚假而现实的空间,“北极”里却没有北极熊。神秘奇幻而安静,空间中的小窗暗示着互相窥视观察的线索,像个相互对视下的舞台,又像是梦,整个画面在真假虚实的剧场中,线索总是被画面中出现的其它线索所困扰阻隔。自然与人工、真实与虚构……,这是一个真实的梦,一次空间里的悖论。

▲吴鼎,《对于非逻辑结构的另一种解释No.3》,艺术微喷,125X110CM, 2014

▲钟云舒,《材料和材料和材料和材料》,铜管、水管、电线、橡皮条、橡皮球,可变尺寸,2015


《材料和材料和材料和材料》把材料带入空间进行现场创作只是方式,在玩耍式的体会中制造物件雕塑,其中力与力的相互作用,管子与钉子的直径巧合等等都在表达各种关系。管子与墙壁的平面与立面,管子与管子的穿插与力量,管子与钉子的尺寸和结构,管子与橡胶球的色彩与质感等等。

▲高入云,《吉法》,综合材料,2015


这组作品的名字是“吉法”,这是2015年去意大利驻留所在的地方,是欧洲一度假胜地,一大片湖水傍着山,每日面对着宁静,不懂如何附加一种观念,或者如何对着作品说完一个故事。既偶然得几个作品,以为留念。

▲高入云,《吉法》,综合材料,26X21CM,2015

▲林清,Exit-6(左)Exit-7(右),布面丙烯,50X100cm,2015


这一批作品林清将其总结为方案绘画和陈列逻辑,内容是机器,这些机器都是艺术家自己设计的,他们的灵感来自于老式加油机、老式游戏机灯箱、广告灯箱、霓虹灯、老式弹子球机、铁皮糖果机、老虎机等。艺术家把这些元素揉捏起来,组成这些颜色和形态各异的机器。起先先设定一个功能逻辑,然后设计一个组合方案,最后确定下形态,每个机器就像一套完整的带有人格的陈列品,具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和智力,形制也大相径庭。最后林清把他们陈列出来,这些机器都是统一比例的,在统一比例的前提下大和小的概念才会真正找到支点,陈列品本身的区别就会被放大,高矮胖瘦、颜色、线条、功能性的不同在“同比例”这个平等的平台上会愈发的耐人寻味,会吸引人去比较,而这种比较很有意思,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兴奋点也不同,所以着眼点也会有高低,这种由"平等"造就的"差异"最终会成就很多很多的结果。

▲苏雨涵,你可以抚摸我,布面丙烯,150X190CM,2008


画面上的每一个小点,或曲或直的线,形制不一的块面,它们本身是一个具体事物,不仅自带讲故事的功能,更有移情、移觉的魔幻技能,和以已言他的情怀。进而是色彩和空间构成等要素,帮助我将胸中那股忧伤的诗意以视觉再现的方式,和盘托出。

▲王欣,黑夜的影子,亚克力板,铝板,木板,投影机,120X120CM,2015


在《黑夜的影子》这件作品中,大自然中充满野性的黑夜让艺术家体验到一种来自原始的恐惧。当艺术家体验到这种对黑夜的恐惧后,将其转化为抽象的形态表达以使其在内心中变得秩序化,而这种对黑夜的恐惧感的秩序化的美学抽象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艺术家自己抵抗对黑夜恐惧的防卫手段。

▲朱子千,幕间休息,数字动画,2分26秒,2015


朱子千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档、休息、开小差,这些生活中的“停顿”感兴趣。这件作品叫做《幕间休息》,我提炼了一个自己的工作状态——刷屏,人物忽隐忽现,重复着。人物消失后留下的画板好像一个摆放在空间中的道具,像幕间休息,一会儿,人物又回来做动作,像在工作又像是表演工作。

▲任倢,月之边际,草纸、铝板、弹力线,尺寸可变,2015


“夜”,既是一个时间概念,亦与光有关。在艺术家看来,它还裹挟着一种模糊不清的情绪。以“夜”为出发点,艺术家结合近阶段用纸、线等材料所做的创作实验,制作了一个类似月亮的物件。粗糙而密集的纸浆块与反射着柔光的平面铝板在视觉上形成对比,黑色的细线则将其引申到空间当中,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一个更微小的世界。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试图通过对材料和空间的抽象探索,来展现某种故事性。

▲兮兮,无题,钢筋,300X250CM,2015


作品《无题》试图消解真实的物质,现实物质转化为3d虚拟维度化,3d虚拟化进而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实物。而这些物质与人的关系也从中在发生转变。

▲沈凌昊,燃烧是呼吸的一种方式,摄影装置,100X80cm,2015


艺术家记录了自己在一年中呼吸的速率,并通过数字技术将呼吸的速率图制 作成LED的灯轨程序,灯轨程序通过内部的LED列阵每4秒钟(人完成一次呼吸需要的 时间)在灯箱的图像(一颗燃烧的树)上制造出一片流动的光带。呼吸一般的光反复游荡在燃烧的风景之中,如同用轻柔的语调转化一个暴力的词汇。



陈霄个人项目“Out/Into"



在M艺术空间的特殊空间芥菜籽Space中,艺术家陈霄呈现了个人项目”夜Out/Into"作为群展《离岸》的一块组成部分。

▲艺术加家陈霄接受“凤凰艺术”记者采访


“这个作品呈现的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方式,这个方式叫做IN SITU,在现场的工作方式,根据不同的空间定制出来的作品,主要以影像、声音现场的布置都是在这个氛围当中。我很喜欢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的诗是他的实践结果,真正重要的是在巴黎游走的实践。本雅明把他称为闲逛者,所以我觉得实践、走出工作室、去感受是很重要的。我喜欢走出工作室,去结识不同的人,去感受不同的生活状态,我觉得感知是最重要的。”

▲陈霄个人项目“Out/Into"展览现场

▲陈霄个人项目“Out/Into"展览现场


近期作品关注形成于时间与空间中的“秩序”,希望探討真正隱藏在這個世界中那些只能被感知但無 法被言說的“內在的秩序”―或许它是支撐起解釋這個世界唯 一的支點。从物质到现象的背后, 或许就隐藏着这样一种内在的秩序,而它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