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过去对未来的回顾:评十三届里昂双年展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585   最后更新:2015/10/04 09:06:12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5-10-04 09:06:12

来源:SQUARE

从十九世纪初波德莱尔面对现代街道的赞颂到兰波的宣称“我即是他者”,从尼采“不合时宜的沉思”到拉图尔(Bruno Latour)的“我们从未现代”。现代或者现代性经过了几代人否定之否定的反复斟酌,直到今天,一切都还是悬而未决的。而我们所身处的当代又被看作是现代之后的结果与回音,那么本届里昂双年展重回“现代”这个命题,并以围绕此命题展开持续三届的展览三部曲无疑是对向当下以及未来的一次野心勃勃的回顾。

双年展的主题展“现代生活”以糖厂(La Sucriére)和里昂当代艺术馆(MAC)为主要展厅,并特邀现任英国伦敦海沃德美术馆(Hayward)馆长拉尔夫·鲁格夫(Ralph Rugoff)为策展人,从28个国家挑选了60位艺术家。在保证一定的国际多样性的同时更注重艺术家的年轻化。而这些艺术家中不乏来自肯尼亚,刚果,阿尔及利亚,南非,中国等非欧洲国家。

正如双年展艺术总监蒂埃里·拉斯帕(Thierry Raspail)所认为的那样:现代,这一名词发源于欧洲,整个西方文明一方面在延续古希腊深厚的传统的同时,另一方面则被西方文明的“他者”所吸引,而随之到来的扩张更是为这些地区带来了最深重的两个灾难:殖民主义与东方主义。殖民主义让被殖民者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而东方主义则以西方为参照走向了其对立面,成为了西方文明的补充。从这层意义上说,全球化与多样性依旧是附属于西方文化的发明。

而对于主展策展人鲁格夫来说,“现代”更多的是一个暧昧的时间概念。它既是那个已经过去的历史,又指代当下,指代此时此地。而这两者又在源头处相互作用:所有的当下必然是历史的产物并最终被再一次放入历史的维度来考量,成为历史本身。而双年展这种组织形式便如钟摆一样,规律性的来回往复,既是对艺术进程的测量,也是对时间本身的测量。

而面对如此宏大的概念,艺术家的实践则降落得具体而精准。例如德国艺术家汉娜·赫纪希(Hannah Hurtzing)记录了一场心理学主题的讨论,探讨了我们与死后之人间的关系和死后之人是以何种不同的方式来继续接触和影响着我们的。最终讨论发现死亡并没有带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终止,而只是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着交流,就像谈话改变了措辞一样。这一隐喻同样提示了在宏大叙事终结了的今天,未来将如何进行,过去将如何被再观看。

除去主展区之外,还有多个平行展分布在里昂的各个艺术机构,其中包括东京宫在拉吉尔仓库的展览和激流博物馆,当代艺术研究中心等机构的项目都直接或间接地回应了“现代”这一命题。

以下为双年展参展艺术家名单

双年展将持续到201613日。(文:蒲英玮 原载于Hi艺术10月刊 图片:里昂双年展糖厂展区)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