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力:谈影像收藏还为时过早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228   最后更新:2015/09/16 22:12:14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5-09-16 22:12:1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艺术家张培力

  刚落幕的Photo Shanghai中,艺术家张培力为展会策划了独立单元《影像景观》。9月11日至13日,此单元播放了57位艺术家的60件作品,包括曹斐《影梦人生》、崔广宇《再来一次》、陈劭雄《墨水东西》、厉槟源《三岔路口》、陆平原《奶奶在哪里》、鸟头《千秋光》等。据张培力介绍,所有参选作品均是15分钟以内的短片,主要以中国青年艺术家的观念影像为主。

  “现在,年轻艺术家能非常便利地完成影像作品,他们心态更轻松、更自由,也很少有直接的暴力镜头,这是整个时代导致的。”张培力告诉雅昌艺术网。筹备项目时,他将每一部参展影片从头至尾地看了一遍,按照艺术家的姓氏排序后,再重新打乱。他说:“要非常准确地对作品分类排序是很难的。我只想以此单元,传达给观众,影像可以不乏味、不枯燥;它有趣、也贴近生活。”

  如今,拉近影像与观众的距离,是“中国录像艺术之父”的一大心愿。

王思顺 《真理》 3'49" 2014

雅昌艺术网:您何时开始策划本次“影像单元”?

  张培力:我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知道这个项目,今年正式开始做,准备工作花得时间还是挺长的。

雅昌艺术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张培力:联络艺术家、收集作品、看作品。看作品需要花很长时间。所选的作品都控制在15分钟之内,我是从头到尾看完的,太长的的确看不了。最后确定57位艺术家,60件作品,分三天播放,每天播放两个多小时。

雅昌艺术网:您如何选艺术家呢?是以征集的方式让他们来提交作品吗?

  张培力:我没有采取一个广泛征集的办法。有几种方式。比如Photo Shanghai组委会从画廊那里已经收到一些作品,他们会给我参考,但不干涉我最后的选择。剩下的是我自己去找的。如果艺术家有若干个作品,我们会让他先给我们一个预览文件,从中挑一个适合展厅播放的。

雅昌艺术网:什么作品适合在展厅播放?

  张培力:比如不能有特别暴力或色情的内容,这是对参选作品的底线要求,这次没有那种争议性很大的作品。因为它是一个公共的、完全公开的活动,所以可能也要考虑到有一些未成年观众。另外,那些作品有点像观看电影,所以我比较强调观念性的拍摄,不是纯叙事的,在15分钟之内想全面叙事也很难。但观念性的作品一般会比较枯燥乏味,但我希望语言上比较有意思,可以抵消枯燥的部分。

雅昌艺术网:比如生动的镜头语言?

  张培力:镜头语言,或者说整个作品是有趣的。比如里面的声音处理、画面处理、镜头处理都是有一些独到的地方,那可能会抵消某种枯燥。现在毕竟已经不会再做六七十年代那样的观念性的影像。那时设备以电视机为主,现在的影像视频主要是以投影为主的,所以很不一样。观看方式有点往电影方面靠拢。所以,我不会用那种千篇一律的很观念的、特别酷的、干巴巴的作品。

雅昌艺术网:57位艺术家的作品如何排序?

  张培力:完全是随机的。要把所有作品按照某个标准分类,又分得好,其实挺难的。若没有足够理由去分类,随机的播放方式会比较好。我先按照姓氏的字母排序,然后再把所有作品都打乱了。不同的年龄,不同的媒介,动画、行为等,都在一起了。

雅昌艺术网:这些艺术家是从全球范围里面选的吗?

  张培力:不能说全球,因为我的确没有那么多时间,在全球范围里选会很难。主要还是针对就是说国内艺术家的最新作品。有一些个别的是国外的,但是国外的我也是偶然的机会得到的。我收集作品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位从旧金山来中国的策展人,他带了一些影像的作品给我看,然后他就向我推荐,但他不知道这个事情,我和他说正在做的项目,从中选了一部分。另外,组委会通过画廊也给了一些国外艺术家的作品,但是这些艺术家的名字我都不熟,都是年轻的艺术家。所以,整个项目中,年轻艺术家的比例占了绝大多数。

© Kuang-Yu TSUI, Youth, 2014, 2'52" Loop. Courtesy of Mind Set Art Center, Taipei

雅昌艺术网:看了几十位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您认为他们在创作上有什么时代共性?

  张培力:我觉得最大一个差别是,六七十年代的录像,镜头的暴力感比较强,而现在这种暴力感基本上是消失掉了,它可能内容里还是有暴力,但它镜头本身的视觉效果已不那么直接了。

雅昌艺术网: 所以这整个项目是在反映青年艺术家对影像媒介的全新把握?

  张培力:影像现在大家不陌生了,但是我还是希望提供具有新鲜感的影响项目,不要让大家总是觉得影像总是那些套路,总是那么乏味的。我想让观众看完后,有这种感觉,觉得影像也可以有趣,也可以贴近生活,反映出你身边遇到的事。你会问,为什么会有影像作品?那只是人家做了,你没有做,你如果做了,你也可以去完成。就是这种感觉。

雅昌艺术网:所以项目主要目标是拉动公众与影像的距离。

  张培力:对,我特别想就是说,能够让影像借这个机会,能够多一点可以融入到公众的视野。

雅昌艺术网:今年6月,OCAT上海馆《擦肩而过》的展览区做得很细致,你们在观影区放置地毯,还有长沙发,明显提高了看影像作品的舒适度。

  张培力:我们还放电影院的椅子。比较人性化吧!

雅昌艺术网:是的,我印象很深。

  张培力:我觉得应该这样的,我觉得影像还是应该有展示出它的那种亲和力。加强了部分硬件细节,让观众看得很安心,能看得进去,哪怕当一种休息也好,因为实际上,看影像也是很累的事。

雅昌艺术网:特别看到艰涩难懂的部分。

  张培力:对,影像是一个时间性很强的东西,有些作品时间很长,半小时以上,你让观众一直站着多难受啊!所以我觉得躺着或者坐着,会让他们有耐心。因为,有时候,影像这个东西你没看到一定的时间,艺术家真正想说的东西还是不清楚;过了十分钟,观众说不定会说:“啊!明白了,噢,他原来是想说这个。”

雅昌艺术网:在这次影像单元,您在观展区域设置了哪些设备?

  张培力:空间几百平方吧,放了可以躺的垫子,软的。

鸟头《千秋光》 6‘25” 2014

雅昌艺术网:您怎么看待在Photo Shanghai里加入影像单元的设置?

  张培力:其实加入影像单元的国内艺博会不多,在综合艺博会里影像作品的比重也不高。现在有了Photo Shanghai,但我很难想象有个专门的艺博会做video。参展商也是看成本的,所有都放影像,很可能血本无归。

雅昌艺术网:如何看待目前的影像收藏?

  张培力:如果跟绘画比的话,影像的收藏这一块还是很弱的,无法与其相提并论。但是你跟影像自身来比,它这个趋势还是好的,虽然比较慢,但是还是往好的方向在变。现在年轻的艺术家也越来越关注影像,在我们那个时候是不可能啊。我当时80年代末做影像,90年代末才有人收藏。

雅昌艺术网:在还没有遇到藏家前,您的录像放哪里呢?

  张培力:就放在家里啊,有些带子的原带放着放着就坏掉了。

雅昌艺术网:那您平时会看吗?

  张培力:不会,自己看干嘛。要用展览了,就去拷贝,拿走了,一般都是这样子的。所以现在这个情况,和十五年前比一下,变化肯定是很大的。

雅昌艺术网:影像收藏的升温的部分原因,是不是因为题材日益接近生活?因为您过去的作品总是重复同一个动作。

  张培力:在当时那个环境下,很多影像艺术家,总是把影像媒介作为一种向传统美术抗衡的一个工具。所以它是要特别挑战人的观看习惯,就是要跟一般人的审美态度过不去。现在不会这样了,因为这个时间已经过了。

雅昌艺术网:不过随着影像越来越接近生活,创作者多,作品多,但整体收藏还未兴起,这个矛盾如何解决?

  张培力:的确,现在做影像太方便了。甚至于,现在如果做影像的话,可能比画画还方便。画画还需要很多年的基础。我们当时真的是拿影像来创作的,当时设备很难找到,但现在很多年轻人拿影像来玩的,他们如果玩进去了,可以把很多想象的东西,通过影像来表现出来。我们当时没那么自由轻松,是很严肃的。

雅昌艺术网:所以收藏影像的时代来了吗?

  张培力:我觉得过早去来谈收藏,可能对整个艺术的发展不是特别健康的事。

雅昌艺术网:最近上海艺博会很多,而且会一直延续至11月,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张培力:不同的艺博会之间,内容不一样,是相互补充。对于一艺博会,我首先还是会看影像方面的作品,不过目前这块的体量还不大。就像前面说的,艺博会要直接和收藏挂钩的。

雅昌艺术网:谢谢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