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利:那些消失的痕迹,存在过就好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1   浏览数:1351   最后更新:2015/09/07 11:19:13 by guest
[楼主] 蜡笔头 2015-09-06 22:32:39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艺术家张恩利

  一袭黑衣,张恩利站在上海香格纳画廊主空间里。三天前见到他时,所有作品还未上墙,敞亮的展厅被一面新设的白墙一分为二,空气中弥漫着新鲜的油漆味。

  “这几天睡得少。”张恩利点着一根烟,不掩疲惫。明天,他将推出本年度第三场个展,“老树”、“线”、“东西”等相关作品将覆盖在画廊的主空间和H空间中。其中,九张大尺幅的“老树”将首次公开亮相。

  H空间中,这些“老树”被厚厚的塑料泡沫包裹着,从中依稀可见柔软的树干。它们犹如舞者灵活的双手,又像是绵长蜿蜒的溪流,自由地向外伸展。

  显然,“老树”与以往的“树”都不同。它不再枝繁叶茂,让人仰望天空;也不苍劲清冷,只见一颗果实。

  “作品的变化都是很自然的。‘演变’什么的不重要,我也没有刻意追求过。我期待从未看过我作品的人,看到眼前的这张,觉得有意思,就完了。”张恩利说。

张恩利-老树(五)2014 布面油画 300x250cm

“迷恋弯曲的线条”

  去年,张恩利画了第一棵“老树”。

  起初,他并未设想过能形成一个系列。“可能是年纪大了,开始关注没有叶子的老树。”

  不过,“老树”在他笔下并不暮气沉沉。它远离写实,更近于想象,所有枝干都是弯曲的,流动的,尽显飘逸。

  张恩利说,这批作品浸透他的瞬时感受——他的情绪飘向哪,老树的枝干跑到哪儿。不难发现,“老树”的笔触更肆意、更放松,唯一不变的,是一股力道——大尺幅的老树,几乎是他 “一气呵成完成的”。

  张恩利自2003年首展“树”系列。随着四季变换,树的百态让他展开了对时间、对天空、对生命的思考。他曾以仰望的视角,描绘过逆光下树影中的《天空》,也曾画过飒爽的、孤独的《冬天的树》,还有绿意萦绕,盘旋交错的枝干《森林》。而“老树”系列,枝干摆动更夸张,曲线更饱满。

  这是张恩利主观意识最强的一组树。远远望去,有几处枝干,甚至像常出现在作品中的“线”和“绳”。

张恩利-生锈的铁丝(二)2014 布面油画 150x130cm

张恩利-包裹1 2013 150*150cm (59"*59") 绘画|布上油画

  近几年,在尝试过纸箱、篮球、水桶等看似“无用之物”后,“线”开始频繁出现在作品中。“线”打破了张恩利以写生、或依靠实体物参考的创作习惯,他开始画“心中的物”。它可以是在台阶上排列规整的近二十条彩色绒线,或是相互缠绕无法解开的线结,还能是和垂荡在枯枝上的妆点,或是支撑起“软管”,包裹住“箱子”的辅助线。就这样,“线”和张恩利不断创作的“静物”联系在一起。他称那些静物“东西”。

  十多年前,张恩利的创作主轴由人转向物。他曾一次次解释“无用之物”的生命属性。“它们是有情绪的,只是不像人的表情那么表象,它被隐藏和转移了。”

  如今,这些“东西”多以更柔和的线条呈现,它的语境也更开放,诸如一根或几根软管,一只敞开的纸箱,或者一团线。

  “我很迷恋弯曲的线条,它有更开放的隐喻,弯曲代表着某种肉感。”张恩利说。

2015年 OCAT西安馆 张恩利创作的地面作品(局部)

“空间是暂时的,记忆中永存的”

  在本次香格纳的个展中,张恩利并未创作他知名的“空间绘画”。事实上,他今年完成的“空间”不下五个,其中最近一场是在OCAT西安馆的地面绘画,下一个将在今年十月亮相台北MOCA。

  “空间绘画”的实现,让画布中的“东西”延伸至墙面、天花板或是地面。2007年,张恩利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双人展《循环,没什么可看》中完成了第一个空间。他将展墙涂成土黄色,仅在部分区域留白,形成物件存在过的痕迹,诸如镶嵌墙面的空调和茶几等。

2007年 首个“空间绘画”作品(局部)

  “痕迹”是张恩利创作“空间绘画”的原点。在一次搬家过程中,他看到移除家具后的墙面,留下了物件存在过的印记。在此灵感上,他画了一张床。“我关注痕迹,并不是对旧物的留恋。相反,物不是重点,隐匿在背后的‘痕迹’才是。”张恩利说。

  多年来,他不断尝试“隐匿”。过去用“物”转移人的表象情绪,如今用“痕迹”含蓄表达物的存在。

  比利时项目的成功,让张恩利看到了新的可能。他开始挑战难度更高,面积更大的空间。目前,ICA约达1000平方米的空间,是他最大的创作记录。“当时我们花了十二天,我看到空间很兴奋,但最初也不知自己能否完成。”他说。

2013年 张恩利个展《风景》中的“空间绘画”(局部)

  在所有“空间绘画”中,最被人称道的是“树林”系列。展墙和天花板中的斑驳树影,让人有误闯森林的惊喜感。今年3月的英国个展中,张恩利将一年四季的树“移植”到6至7米高的狭长走道里。大约展前一周,他从上午9点进场,一直画到下午5点,中间简单吃个午餐。

  但这并不是他耗时最长的一次创作。在2010年的光州双年展上,他在现场搭建了一座两室一厅的空房子,完全还原了他曾经的一处住所。这件作品似乎是2007年的扩充版,它用“痕迹”诉说着,物曾来过。那件作品工时二十天。

  “‘空间绘画’不可控。墙面若太干,颜料上不去,若太湿润,刚涂色就滴下来。”张恩利说。然而,维持足够的体力才是完成这些作品的关键。张恩利说,“空间绘画”的每一笔,都是他自己完成的,助手仅协助画一下铅笔线,或搭架子等。

  “我迷恋挑战空间绘画后的体能。”他说。

  不过,这些驻地作品始终无法永久保留。展览过后,空间将回归原样,仿佛不曾有过作品。

  “每件作品我都不舍得。但不是所有东西都要留在身边,存在过就好。”张恩利说。

2010年 光州双年展中的“空间绘画”(局部)

“现在是我最好的时光”

  从2009年开始,张恩利保持每年两个个展,数个群展的参展体量。今年,其个展上升为四个。张恩利说,自己现在恰逢“最好的时光”。

  的确,自从2009年在伯明翰Ikon画廊的英国首展开始,张恩利的海外影响力在逐步攀升。2010年,他成为Hauser&Wirth第一位代理的中国艺术家,同年,TATE美术馆收藏了其代表作品《水桶》。最近四年,他已连续在Hauser&Wirth各个空间举办了四场个展,足以显现其在二级市场的号召力。

  除个展外,在过去两年,他已先后参加三十余场群展,其中不乏展出新作与“空间绘画”。对于每年高频次的展览计划,张恩利坦言:“展览的确多,但承受得来。”他懂得理性地时间管理。

  据他介绍,其今年个展的作品,一般在上一年就完成了;若要完成“空间绘画”,他会提前半年到当地,查看整个空间的情况。

  “除了做空间,我几乎不会临时为个展准备作品,那样会有限制。”张恩利说。

张恩利完成的香格纳新展模型(主空间)

  另外,针对个展,他会在半年前做一个纸板模型,等比例缩小展厅。之后的工作,是在墙面上不断放缩小的纸上作品。这个习惯,从2000年首个个展养成至今。他拿出手机,示意香格纳主空间的展厅布局图。照片上,一墙之隔的两个区域,分别贴着“线”和“东西”的小图。

  如今,他也坦言“时间不够用”,但每日上午,是他最清静的时光,用来绘画——他不喝酒,也起得早,上午最易清醒。如果没有展览,他会保证至少去一次健身房。“身体是保证做任何工作的本钱,一般做一个空间,我就要休息好几天;做一个展览,可能一个月只去一次健身房,身体要有信号了。”说这句话时,张恩利已抽了第五支烟,展前几日,他需要以此提神。

  正值五十,知天命。张恩利着眼下一阶段的创作,不紧不慢。“像Paul McCarthy,他名气大,但真正受到市场认可,是从五十岁开始。”张恩利说。他向往着,更长的艺术生命。

[沙发:1楼] guest 2015-09-07 11:19:13
终极价值也就市场认可一下下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