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收藏家10大消费习惯调查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1635   最后更新:2015/09/05 11:17:16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5-09-05 11:17:16

来源:artnet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统计,“千禧一代”是美国目前最大的一批劳力群体;《纽约时报》的报道则显示,这个群体的年度总消费额将于2020年达到1.4万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万亿元 ),并且将在未来几年内继承高达3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0亿元)的资产。毫无疑问,面对这一庞大而又充满活力的年轻群体,时下的各类商家更倾向于为这群新新人类服务。

“千禧一代”这个由作家威廉·斯特劳斯(William Strauss)和尼尔·豪依(Neil Howe)共同创造出来的词,特指那批出生在1980年至2000年,在电脑和智能手机围绕之下长大的年轻一代,他们也被称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但是千禧一代在艺术领域的购买力究竟如何呢?artnet新闻对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进行了一番研究。

1
与传统收藏家相比资金更有限

这个发现并不出人意料。虽然那些(用家族的钱)继承家族收藏传统的年轻藏家并不少见,但是还是让我们现实一点。除了极少数在二十几岁就成为千万富翁的个例之外,大多数年轻的创业者、银行家或者科技新秀并不是一夜暴富的。所以,不要再做着去拍卖现场举牌的白日梦了,倒是佳士得的"First Open"或许是个更合适的选择。

(译注:佳士得First Open主要为年轻的收藏家们提供价格合宜的优秀战后以及当代艺术品,由First Open/纽约、First Open/伦敦和First Open/线上拍卖三部分组成。)

2
生活节奏更快,注重社交

虽然有时候“社交”听上去不是武功正典上的路数,但是每个人都会告诉你这是任何职业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年轻一代的藏家和老一代藏家相比,在购买艺术品上来得的确更加直接。”

来自线上艺术平台ArtList的肯尼斯·施兰克(Kenneth Schlenker)在电话采访中告诉artnet新闻:“传统的艺术收藏家习惯阅读类似《艺术论坛》这样的老牌期刊,其中一些人或许还有私人艺术顾问,或是手头有那么几家信得过的画廊,但是年轻一代的艺术收藏家更习惯在各类社交场合认识更多的人。他们一旦看上哪件作品,就会在画廊将其公开出售之前主动出击。有时他们甚至为了心仪的作品直接造访艺术家的工作室。”

3
认为线上线下购买同样重要

随着线上艺术品销售网站的兴起,可能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批随着互联网长大的年轻一代会将收藏的注意力全部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但是明日画廊(Tomorrow Gallery)的总监塔拉·唐斯(Tara Downs)告诉artnet新闻:“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我们画廊内50%的销售都是来自亲身光顾画廊的客人的。”虽然她也会通过电子邮件向客户展示作品,但是她说:“很多收藏家还是愿意在做决定之前亲眼看一看作品。”


罗亚·萨克斯 图片: via linkedin.

独立策展人、收藏家罗亚·萨克斯(Roya Sachs)说:“我真的很喜欢在艺博会上购买艺术品。艺博会的氛围和节奏总是令人紧张而又兴奋。所以我想我大概属于那种传统的、喜欢与艺术品经纪人面对面交谈的收藏家。”她还说:“我偶尔会在网络上、画廊或者拍卖行购买作品。这些情况下,我通常是在寻找某些特别的东西。”


策展人兼收藏家罗亚·萨克斯向往收藏一件大卫·施利戈里(David Shrigley)的作品
大卫·施利戈里,《一杯待售的茶》(Cup of Tea for Sale) 图片: Davidshrigley.com.

4
更喜欢冒险

唐斯还解释了传统收藏家和千禧一代收藏家的一个细微的不同之处,那就是在“敏感度”上的差别。她注意到:“年轻一代的收藏家更容易被特殊材料制成的作品所吸引。他们喜欢那些与当下时代更合拍的艺术家的作品。老一代的收藏家更倾向于传统作品,他们不太喜欢在收藏上冒险。”


塔拉·唐斯代理的加拿大艺术家亚历山大·哈代什纳科夫( Aleksander Hardashnakov)受到了很多收藏家的欢迎
图片: courtesy Tomorrow Gallery.

5
通过社交网络与艺术家和画廊保持联系

很难解释社交网络究竟如何改变了艺术品销售的行业面貌,但是显然,社交网络已经被广泛地用于开启业内人士之间的交谈。施兰克说:

年轻一代的收藏家更倾向于与艺术家直接联系。越来越多的情形是,他们会直接在脸书或者Instagram上添加艺术家或者画廊主为好友。”


类似的情况还包括,北京木木美术馆(M Woods)的联合创始人黄勖夫告诉artnet新闻,他用Instagram来“宣传他的博物馆,以及与艺术家和画廊主保持联系。”但是他从未直接从Instagram上购买过艺术品。


黄勖夫与阿马利亚·乌曼(Amalia Ulman)在巴塞尔艺术展上 图片: via Instagram/Michaelxufuhuang.

6
买卖频繁,更倾向于将金钱用于循环投资

关于在艺术界异军突起的“新种族”——“投卖者”(art flippers),即那些通过买卖艺术赚取盈利的人——的讨论越来越多。

很多艺术界的元老都非常厌恶这种短期买卖的做法,而且他们自有厌恶这类人的理由。常驻纽约和洛杉矶艺术收藏家兼餐饮业大亨诺亚·特莱斯曼(Noah Traisman)说,虽然自己也会买卖艺术品[他的收藏包括马克·弗拉德 (Mark Flood)和亨利·寇达斯的作品],但是对于买卖艺术品盈利的钱,他只会循环用于对新艺术品的投资,这样一来就可以不断拓宽个人收藏的数量和规模。

特莱斯曼告诉artnet新闻:

“很多人认为那些倒卖艺术品的人是为了赚钱,但是我认识的大部分人只是将那部分钱用于拓展自己的收藏了。目前为止,对于我自己而言,我的全部盈利都重新被用于艺术品投资了。”


林寿宇,《两种黄色》(Two Yellows,1967)
图片来源: via artnet/ Tadema Gallery.

7
通常不太关注传统艺术主题

这也是一个并不出人意料的结果。因为千禧一代终究是年轻的一代,而如果想要透彻地了解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经典是需要花时间的。

Off Vendome的艺术品经纪人马特·莫拉维克(Matt Moravec)告诉artnet新闻:“我并不认为年轻的收藏家和传统收藏家之间有什么大的差异,两代人都可以紧跟潮流、眼光毒辣,或是平庸;他们可以跟着市场的走向,也可以不管不顾。两代人之间最大的差别或许在于,传统的收藏家对于艺术史本身更为敏感,对新作品如何与艺术史本身产生勾连有所洞见。”

莱娜·亨克(Lena Henke)和麦克斯·布兰德(Max Brand)在Off Vendome的展览上销售一空。
图片: courtesy Off Vendome.

8
倾向于自行对艺术收藏进行研究

施兰克说:“千禧一代的收藏家们意识到,如果想自己进行艺术方面的研究的话,他们就需要认识能够正确引导他们的人。”这不仅包括社交网络上的联系,也包括面对面的交流。施兰克解释道:“关注那些对的人,查看他们的实时更新,而这一切几乎都发生在Instagram上。”


他说:“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关注他们想联系的人,这些人包括其他收藏家或者艺术界里的名人。这样你会发现很多新的艺术家,会去查看相关话题。如果你对他/她的作品真的很感兴趣,可能会更进一步搜索相关的文章或者价格记录。”

收藏家郑志刚与艺术家张恩利
图片: courtesy K11 Art Foundation.

9
更喜爱收藏具有个人意义的作品

香港收藏家郑志刚最近在巴塞尔艺术展“意象无限”单元(Unlimited)为自己的基金会——K11艺术基金会收藏了张恩利的作品《空间绘画》(Space Painting,2014)。郑志刚告诉artnet新闻:

我追随张恩利的作品已有多年。他的作品,从早期到现在的创作都一直深深触动着我的灵魂。尤其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收藏家,我们的发展一直与中国紧密相连。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我们亲眼目睹了中国的巨变,包括经济的迅速腾飞、城乡人口的迁移以及从未间断的社会矛盾。”

与之类似的是,特莱斯曼提到了一个名为@bryants_cuba的Instagram账号。这个账号之所以兴起,是因为“面对美国与古巴之间关系的改善,我相信很多艺术家都跃跃欲试,想要做出一些大动作。”

10
从不缺席热闹场合

年轻一代收藏家的野心绝不仅仅是购买艺术品,他们还想更多地了解艺术界的内部运作。于是,一批帮助千禧一代收藏家早日踏入艺术界内部的活动便在像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以及惠特尼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内应运而生。

2014年3月19日在古根海姆美术馆举行的年轻藏家大聚会


不同级别的活动向年轻收藏家们提供不一样的活动内容。类似的项目包括将年轻藏家纳入博物馆的收藏委员会、一些特殊主题的活动、提供艺博会VIP入场券以及参观艺术家工作室等。参加这些活动的会员们有些来自投行界、金融界,也包括艺术界的资深人士和其他从事创意类工作的职业人士。这些活动绝对是年轻一代收藏家接触“高冷”艺术界的捷径。同时他们还能顺便学到一些艺术知识。何乐而不为呢?


文:Christie Chu

译:LauraBingyan Xue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