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瑞丝·沙尔塞朵回顾展:她的悲歌哀而不伤,无人恸哭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1   浏览数:2322   最后更新:2015/08/22 14:39:43 by guest
[楼主] 叮当猫 2015-08-21 18:30:33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文:虔凡(发自纽约)

纽约的古根海姆美术馆正在为哥伦比亚艺术家桃瑞丝·沙尔塞朵(Doris Salcedo)进行个人回顾。尽管展览不在螺旋坡道,而是散布在侧面塔楼的全部四层展厅里,这仍然是迄今为止沙尔塞朵在美国最大型的一次个展。艺术家职业生涯30年间的重要装置悉数呈现,其他艺术项目则汇总在一部时长25分钟的影片《桃瑞丝·沙尔塞朵的公共艺术》之中。

艺术家桃瑞丝·沙尔塞朵(Doris Salcedo)

沙尔塞朵大量使用废弃家具、水泥、日常衣物等普通的材料,作品简洁抽象。而玫瑰、绿草、丝线与缝针制成的外衣等等,则流露出细腻优雅的美感。这些作品给人留下的视觉印象像是诗篇,章句还未吟诵参透,就已然悄悄留下了印记。

沙尔塞朵的视觉诗篇是一首又一首的悲歌。1958年出生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她,经历了自己国家和整个拉美民族最为动荡的年代。内战频起、权力纷争的半个世纪间,有超过22万哥伦比亚人丧生,500万人背井离乡。她的大部分作品都建立在这种深切的悲痛之上。

正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出的沙尔塞朵的装置作品

1989年的《无题(Untitled)》中,11叠整齐码放的白衬衣被尖利的钢筋刺穿而过。作品的所指是1988年发生的香蕉种植园大屠杀事件,手无寸铁的工人们被绑架带离后惨遭杀害,而行凶者实则受到军队的支持和委派。

1992年至2004年完成的装置作品《目中无人》由鞋、动物纤维、针线、木板、纸面石膏板等多种综合材料构成,图为局部细节

从1992年持续到2004年的作品《目中无人(Atrabiliarios/Defiant Ones)》是一组由43个鞋盒模样的壁龛和40只盒子组成的装置,壁龛镶嵌在白墙中,被半透明的动物皮塑封,里面若隐若现着各种女鞋,四边则由外科手术的黑色细线缝合。这是沙尔塞朵花费数年研究哥伦比亚失踪女性历史之后的创作,这些鞋子从受害人的家属那里收集而来,它们的女主人都已不知去向。

2014年的作品《像皮肤的花》

2014年的近作《像皮肤的花(A Flor de Piel/SkinDeep)》是由防腐保存的玫瑰花瓣缝接起来的暗红色薄毯,它舒展着铺在地上,细巧的缝线和花瓣的纹理清晰可感,娇柔欲碎。沙尔塞朵以此献给一位遭到绑架而后蹂躏致死的哥伦比亚女护士。

这些故事沉重伤感,满是献血与眼泪,也对观众的视觉印象进行了重新定义:树立的钢筋就像墓碑,摆放着鞋子的壁龛是一个个祭坛,而花瓣薄毯则是一袭血红的寿衣。然而,沙尔塞朵的可贵之处并不仅仅是对悲剧的铭记,还在于她对苦难进行了冷静克制的抽象。尽管与每次创作相伴的都是艺术家数以年计的研究、走访和梳理,但观众并没有看到任何受难者的名字或是统计数据。此外,除了展墙上简短的解释和艺评人的论述,艺术作品本身几乎看不到任何对苦难的强调或煽情。也就是说,这些作品的成立可以独立于观众对具体故事的了解之外。

沙尔塞朵的悲歌哀而不伤,无人恸哭。她好像深知自己无法弥合创伤,甚至无从厘清每个事件背后疑问重重的历史,她只是谨小慎微地化开这些悲痛,传达基本的存在感,传达情感的反应,也传达一些希望。

作品《沉默的祈祷者》局部

比如,2008到10年的作品《沉默的祈祷者(Plegaria Muda/Silent Prayer)》,创作于艺术家与洛杉矶地区一些妇女的深入交谈之后,她们年轻的孩子都在暴力的帮派械斗中丧生。在作品中,沙尔塞朵将长桌两两相对叠放,桌面与桌面之间的缝隙里填满泥土并播撒着种子。因而,绿草从这些长宽尺寸近似于棺木的长桌之间稀疏而顽强地窜生而出。于是,墓地成为了一片培植绿草的花园。

沙尔塞朵的公共艺术同样非常著名。她的许多场域特定(site-specific)作品突破了装置雕塑的限制,以一种更为介入的姿态集聚起社会关注。

200年装置作品《两栋楼之间的1500把椅子》

沙尔塞朵曾先后两次用到椅子的元素和象征。2002年,在波哥大的司法大楼外墙上,她用绳子缓缓地从屋顶降下280把椅子,以纪念1985年11月在这里发生的政府军与M-19游击队之间的暴力事件中丧生的人。2003年她参加伊斯坦布尔双年展,在当地两座楼房之间的空地上将1550把椅子堆到了三层楼的高度,鉴于这里原本是希腊和犹太人的聚集区,这些放错了位置的椅子就是对少数族裔被迫迁移的一种象征。

2002年沙尔塞朵用数百把椅子创作的公共雕塑装置作品

一人一座的椅子隐喻着一个个曾经真实存在过的个人。更进一步来看,家具,作为人肢体身躯的延伸、支撑抑或容器,经常反复地出现在沙尔塞朵的艺术创作中。它们无一例外地被去除了自身功能,或是被水泥浇灌、或是抽离成骨架、或是弃置于一旁,如同历史洪流中被湮没、被折毁、被遗弃的人们。

沙尔塞朵作品《深渊》

沙尔塞朵对固有象征的反省态度也非常鲜明。她曾对意大利都灵利沃里城堡中的一个房间进行了看似倒置力学的改建,使房顶的砖石向下蔓延到四周的墙壁,然后悬停于接近地面的半空,原来的门窗和出入口都只保留了极小的部分。在这件题为《深渊(Abyss)》的作品中,她颠覆了建筑本身的耸立与安全感,并且用非常视觉化的方式,让置身其中的人感受到从上至下压迫而来、几近窒息的力量。

在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内展出的《示播列》

沙尔塞朵最为知名的作品,当属她在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涡轮大厅的地板上凿开了一条长达167米的裂缝。受邀在享有盛名的美术馆里进行创作,却极具破坏性地撬开了其中的地面,这个举动本身充满着挑衅和批判意味。而她将作品取名为《示播列(Shibboleth)》【基列人把守约但河的渡口,不让以法莲人过去。以法莲逃走的人若说,让我过去,基列人就问他说,你是以法莲人不是?他若说,不是,就对他说,你说示播列(Shibboleth)。以法莲人因为咬不准字音,便说西播列(Sibboleth)。基列人就将他拿住,杀在约但河的渡口。那时以法莲人被杀的有四万二千。(士师记12:5-6)】,更多了一层对现实的反观。这个希伯来词语出自圣经的典故,意指可用以区别一个人社会或地区性背景的指标。涡轮大厅的裂缝因而隐喻着穿越边境时,被指认出与其他人的不同而因之丧命的异族。放在作品完成创作的2007年,艺术家对全球化进程的质疑可谓直接而前瞻。

这条像是地壳运动留下的裂缝,含蓄有力地隐喻着全球的政治和文化动荡。沙尔塞朵提请人们注意在奔涌向前的时代里,那些对待异己囫囵而蛮横的暴力。

* 图片来源: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

[沙发:1楼] guest 2015-08-22 14:39:43
大师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