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未:不要再次用艺术消费灾难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330   最后更新:2015/08/18 15:08:18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5-08-18 15:08:18

来源:凤凰艺术  文:张未

▲ 这是8月16日拍摄的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 2003年11月3日,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宣亭村33号一栋八层四合院商住楼经历了一场生死劫,一场大火突然来临,20名官兵遇难。这是建国以来至2003年,死伤消防员最多的一次火灾事故。图片源自互联网。

有关大灾难,我们又能知道什么?天津的爆炸事件一经发出,就成为这几日媒体与网络关注的最大热点。自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摄影师,也都必须将自己武装成灾难的见证者,用影像记录并宣泄着观看者的情绪。大量的影像充斥视听,诸多事实或真相也都以不同的面目彼此抵牾,让人难辨是非真假。而更多被传播的,则是那些用艺术手段感动中国,用煽情来传播“正能量”的网络摄影或绘画,让屏幕前的观看者或肃然起敬,或潸然泪下。


这原本是无可厚非的。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即使是捧个人场,在灾难前帮忙吆喝一声,让有钱有力的人注意到,也都算是帮忙;即使是围观看戏,嘬着牙指指点点,用言辞换些眼泪,也可以为自己和身边的人作一警示,以免自己未来陷入囹圄,要等着别人来拯救。但或许某些艺术家也不甘于就此停手,还会以艺术家之名发起各种艺术活动,甚至举办艺术大展来消费消费这些灾难性的主题——当然,这也是我以最坏的恶意揣测别人而已。


但如果未来这些大展真的出现了,那也并不让人感到意外。从以往大灾难的经验来看,某些艺术家不但喜欢这样做,也善于这样做。比如以祈福之名,为某个受灾者建立纪念仪式,又或者在灾难中搜集各种物品,将其组织起来作为这场灾难的象征。画展、摄影展、装置展接踵而至,都或以“心系社会、心系灾难”之名,或以“惩罚凶手、追查真相”之名,让自己粗制滥造的作品获得更大的意义。煽情的作品会引发反感,是因为它只是在人类的一种初级而天然的、不假思索的本性之上来工作。但这只能算是比较差的作品,而没有其他伦理问题;消费大灾难的作品则更加低劣,它甚至连情感的激发都不曾出现,而将所有功劳都帖在了那个自我英雄化的艺术家身上——这则逼近了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的道德底线。


艺术当然应该关注灾难,但不是以“消费灾难”的方式进行的。换言之,所谓“消费灾难”,便是使用灾难中的具体的人、事、物,来为自己的作品贴标签。这其中有一个更肮脏的技巧——因为这件艺术作品的所指是具体的灾难受害者,任何对这件作品的批评者都将会陷入一个伦理上的困境。那么即使是用粗陋而粗暴的艺术手段进行表达,也变得极其合理了。


艺术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对人的情绪进行掌控,即使是煽情也能让伤者心中的恐惧,随着眼泪夺眶而出的瞬间被抚平。但“消费灾难”的艺术作品,不仅没有为伤者做出任何帮助,也不曾对观看者起到警戒作用,而是利用旁观者的情绪来为自己的高伟加分,将旁观者简单的愤怒制作成武器,在艺术界大肆砍杀。针对死者,而不是针对生者的灾难艺术,其目的不禁令人发指。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那种“消费灾难”的艺术作品与“灾难主题”的艺术作品做一个区分。

罗伯特·马瑟韦尔,西班牙共和国的挽歌第70号,1961年,布面油画,175.3x289.6厘米,大都会博物馆,纽约

▲ 毕加索 格尔尼卡  349.3 x776.6cm 布面油画 索菲亚皇后艺术中心 1937

▲ 约瑟夫·博伊斯,德国著名艺术家,被认为是的20世纪70、80年代欧洲前卫艺术最有影响的领导人。

艺术史上的大师都曾或多或少的关注过人类的灾难主题。最出名的就是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马瑟韦尔的《西班牙共和国的挽歌》系列,博伊斯及其学生基弗对二次世界大战主题的诸多作品,乃至前些日子在北京展出的肯特里奇的作品,都对战争、屠杀等等政治灾难做出了他们的回应与理解。但这些作品并没有将自己的注意力局限在某个具体的灾难中的人身上,而是要么用抽象的方式直接抒发艺术家内心的情感,要么是从艺术家的内心出发,来关照一个更大的社会场景。即使这些作品不从内心出发,其作品内部所征用的事实,也都是以象征的方式来间接表达,而非直接的揭开所有人的伤口。艺术家内心的哀伤与坚强、无畏与脆弱,都成为人类在面对灾难时最为直接并且深切的感受。因此,作为灾难主题的艺术作品,是在用人类共有的灾难经验来表达自身,用艺术手段来抽象具体的场景。因为无论我们再如何关注一个具体的灾难,都只是一个局部范围内的灾难。人类的社会还要继续下去,灾难还在远方等待着我们。如何在作品内部唤起人类共有的经验,而不是将具体的灾难作为作品成功的标签,就是考验艺术家面对大灾难的创作与回应的最重要标志。


“死者长已矣,生者常戚戚”。针对着生者饱受恐惧与伤痛的心,才是那些灾难主题的艺术品,在经历了历史洗刷过后之所以为人铭记的理由。而这个评判标准说起来很难,但其实很简单——就是看这件作品“走不走心”。走心,就是这件作品指向着那些受伤的心灵;不走心,就是这件作品只懂得用残缺的身体与事物来刺激观者的情绪——残缺在其中会变成残忍,无能也终将会成为无耻。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