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挪用艺术
发起人:yishuwenyi  回复数:0   浏览数:1889   最后更新:2015/08/18 10:59:51 by yishuwenyi
[楼主] yishuwenyi 2015-08-18 10:59:51

     近期,"Copyleft:中国挪用艺术”展览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深刻探讨了中国当代的“挪用艺术”现象。挪用艺术最早起源于西方现代主义时期,最终成为后现代艺术的一种主要创作方法,在美学上隶属于西方后现代哲学范畴。而今,被拿来作为中国的学术探讨,会不会有不同的意味呢?当然所有的拿来主义在不同的背景下,会发酵出不同的效果。

何为挪用艺术?

     挪用(appropriate)由两个基本的词源构成,“ap”源于拉丁文的“ad”,指给予的意思;“propriate”指个人拥有某物,两者结合起来,意旨将别人的某物作为己有。简要地理解,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方法,挪用就是指艺术家利用过去存在的图式、样式来进行艺术创作。但是,“挪用”并不同于简单的“模仿”,因为“挪用”背后涉及到艺术家深层次的意义诉求,以及创作方法背后涵盖的美学问题。

中国的“挪用艺术”究竟如何定义?

     Copeleft 是根据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具体情况对西方的“appropriate”进行了拓展和转化,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究挪用艺术:一,和中国艺术传统相关的临摹;二,和西方现当代艺术相关的挪用;三,与当下社会现象相关的山寨。

关于此事

挪用艺术展:山寨路上的中国当代艺术

澎湃新闻 朱洁树

     一个可复制、可替换的物体是否可以变成具有创新意义的、独特性的艺术品?中国自古以来的艺术传统“临摹”与当下风生水起的“山寨”现象能有什么关系?正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行的“Copyleft:中国挪用艺术”试图探讨这一话题。

     1917年,杜尚把一个男性用的小便池“挪”到了展厅,取名为《泉》,首创了现成品艺术。该作是“挪用”的标志性作品,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一个可复制、可替换的物体是否可以变成具有创新意义的、独特性的艺术品?时至今日,“挪用”这个源自西方艺术史的创作手法似乎在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域里寻到了一片特别丰沃的土壤。联系到当下社会,山寨现象风生水起,抄袭事件层出不穷;回望中国当代艺术的起点,认为中国当代艺术以西方马首是瞻的指控不绝于耳;盘点中国古代艺术发展历程,摹仿前人、陈陈相因更是晚清以来文人画的常用标签……这背后有何深层原因吗?

     为了解答以上的问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于8月15日至11月15日举办名为“Copyleft:中国挪用艺术”的展览。策展人项苙苹将“挪用”与中国自古以来的艺术传统“临摹”、当下风生水起的“山寨”现象结合起来,打造了一个链接中西古今的“中国挪用艺术”概念,展览自此分为“临摹”、“挪用”、“山寨”三个部分。

     “临摹”本来就是中国古代的绘画传统,不只是一种学习手法、保存珍贵作品的方法,其本身也是艺术创作手法;既是向前辈大师致敬,也是对个人态度和品味的表达。展览中的这一部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从画到画的临摹,艺术家利用新手法、新媒介使经典图式给人带来全新的体验,开拓发展了传统艺术的审美价值。例如邱志杰早期的作品《重复书写《兰亭序》一千遍》即是出自他少时学习书法的经历,也是他作为一个当代艺术家的反馈。他用照片和视频的形式,将这种传统的学艺方式转化为一种行为艺术。

▲邱志杰作品《重复书写〈兰亭序〉一千遍》

     古人用山水寄托情感,赞美天地造化,杨泳梁却以他的山水批判现实。他将现代都市景观与传统经典山水图式结合,表达了现代人对大自然的大肆侵占和破坏。在《起雾了》这件影像作品中,历来被诗歌和绘画所赞颂的雾气露出了狰狞的面目:雾霾和环境污染。

▲杨泳梁影像作品《起雾了》

     毕加索曾经说过,“好的艺术家复制作品,伟大的艺术家窃取灵感”。积极的模仿、挪用是不可或缺的创作方式,但创造性是前提,否则会导致滥用的问题。“挪用”有时成为艺术创作的捷径,这种滥用会降低艺术的水准。另一方面,“挪用”通过对原作的解构,制造新观念和新意义,也有侵权的风险,例如安迪·沃霍尔、杰夫·昆斯、理查德·普林斯、蔡国强等艺术家均曾遭到剽窃的指控。

     隋建国的《衣纹研究》系列,可以视为中国挪用的经典,他借用了西方经典雕塑的形式,创作了一系列中山装形象。本次参展作品《掷铁饼者——反转空间》搬用了《掷铁饼者》的整体镜像造型,再借用镜子进行还原,透过镜子,人们才能看到真实的《掷铁饼者》模样。

▲隋建国作品《掷铁饼者——反转空间》

     李占洋借用《收租院》中“缴租”、“验租”、“逼租”等情节结构,用当代艺术界的一些艺术家、批评家、画商等人替换了其中的人物,创造了当代真人版“收租院”群雕。

▲李占洋作品《收租院》

     王冠山对艺考生拙劣的素描进行了临摹,在他看来,这些考生非专业的素描生拙而感人。在素描稿的基础上,他又对经典雕塑加以还原,前后的差异让人回味。

▲王冠山以艺考生的素描为基础创作的作品

     在项苙苹看来,山寨的状况在世界上每个谋求发展的国家中都曾经或者正在发生。她将中国的各类山寨现象分为三种情况:急功近利的表面抄袭和作假,不重视品质的控制;充满爱意的深入全面的模仿和照搬;终于创新的爱的模仿,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修改调整,并推出自身品牌。她认为,第一种山寨以假冒产品为主,人人喊打。第二种山寨情况是出于喜爱,经过深入研究,最终是完全照搬的模仿行为。第三种山寨情况是制造者对被模仿对象的本质及其构造都具有很深入的研究,虽然从模仿入手,最终落于创新。

     邱志杰《梦境》里的这些白宫和天安门可不是世界公园或微缩景观主题公园中的那些以旅游为目的复制品,它们是乡镇基层政府办公楼,勾画了一种对发达国家的向往和对尊贵皇权的想象。

▲邱志杰作品《梦境》中的白宫

      在韩峰最新系列的《中国制造》中,我们可以看到可口可乐(可日可乐)、百事可乐(白事可乐)等名牌产品的各种山寨版。韩峰郑重其事地对这些山寨货品进行了精心描绘,咋一看,精致的画面,细腻的笔法,会让人生出堂皇的错觉。

▲韩峰作品《中国制造》

     一些人或许还记得几年前奢侈品牌LV推出过一系列红蓝条纹的包袋,而在那以前,陈幼坚就曾经创作了类似的作品《LOVE》,用廉价的红白蓝尼龙帆布来做LV包,艺术家想质疑的是:是谁决定了LV的价值?是品牌?是商场?还是我们崇尚物质的心理?

▲陈幼坚作品《LOVE》

     一方面,山寨被认为是一种特别庸俗的存在,另一方面,在项苙苹看来,山寨能制造相似性,某种程度上是对社会公平的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山寨文化”也可以视作一种民间的智慧和创新,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