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就前卫艺术 却让保存成为难题
发起人:wangxiaoer97  回复数:0   浏览数:1817   最后更新:2015/08/13 11:31:26 by wangxiaoer97
[楼主] wangxiaoer97 2015-08-13 11:31:26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健亚

博伊斯是一位“谜”一样的巫师式人物,以他极强的召唤力和行动力,为当代艺术史创造了很多想象和未知的空间,他作品中的特殊材料也如此。近日有媒体报道了博伊斯善用的毛毡、油脂等材料带来的保存问题,这也让前卫艺术中那些“先锋”材料的保存问题再度凸显出来。除了博伊斯,在当代艺术圈中,还有不少艺术家选择了各种“奇葩”材料进行创作,新京报带领读者去看看这些作品都是如何保存的?

《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浸泡着一只虎鲨

鲨鱼

代表艺术家:达明·赫斯特

保存难度:★★★★★

存在问题:虽有福尔马林,也难防腐烂

在将“奇葩”材料运用到艺术创作中,达明·赫斯特可谓是脑洞大开者。鲨鱼、蝴蝶、牛、苍蝇、钻石头骨,赫斯特总是用自己的疯狂之举挑战公众对艺术的认识。

大二时,赫斯特创作作品《一千年》(A Thousand Years),是在一个玻璃柜中摆放了一颗腐败的牛头、无数苍蝇及蛆虫,这件作品后来于1997年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展出。此后,在作品《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中,呈现的是一只保存在充满福尔马林的玻璃柜中的虎鲨。这条14英尺长、浸泡在福尔马林中的虎鲨成为上世纪90年代当代艺术的标志,也是英国青年艺术家运动的一座“丰碑”,同时也让赫斯特攀上知名年轻艺术家行列。此后,鲨鱼、牛、苍蝇、钻石头骨成为赫斯特创作的四大标签。

不过这些自然界的生物一旦成为艺术品其保存还是相当有难度的。对于鲨鱼、牛,赫斯特采取的是保存在福尔马林中。不过即使是这样,想长久地保存目前来看似乎有点妄想了。2004年,《生者对死者无动于衷》这件作品以800万美元高价出售给美国收藏家史蒂芬·A·科恩。2006年,作品原件中的鲨鱼开始腐烂,赫斯特的解决方法是重作一条。

而至于在那件活蛆和苍蝇叮咬被割下的牛头作品中,想要永远保存活体苍蝇、活蛆几无可能。为此想要展出这件作品,每次都是重新找材料。据说北京有一艺术机构便想引进赫斯特展览,希望展出这一作品,正在实验能否培育出赫斯特这件作品中的同样品种的苍蝇。

《巧克力房间》作品中丝网版和巧克力制作的“墙板”铺满展墙

巧克力

代表艺术家:埃德·拉斯查

保存难度:★★★★★

存在问题:难防蚂蚁舔舐

埃德·拉斯查(Ed Ruscha), 1937年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的奥马哈,艺术创作涉足油画、版画、摄影、电影领域。在材料的使用上,他也爱剑走偏锋,巧克力、血、樱桃汁都曾被其尝试过进行艺术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其1970年创作的《巧克力房间》,该作品是为第35届威尼斯双年展而创作,作品用丝网版和巧克力制作的“墙板”铺满展墙。

但是巧克力其实很脆弱,高温、贪食者都让其的“存活”时间遭到挑战。事实上,埃德·拉斯查的这件《巧克力房间》就遭到了这种不幸。威尼斯双年展期间,随着夏天的高温,巧克力散发出浓重的味道吸引着威尼斯的蚂蚁前来“拜访”并津津有味地品尝。如今收藏在洛杉矶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巧克力房间》其实是2003年该博物馆取得了这件作品方案后重新创作的,每次展出都需要一批新的巧克力。

博伊斯1970年作品《毛毡西装》

毛毡

代表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

保存难度:★★★★★

存在问题:需警惕蛀虫蚕食

被称为艺术巫师的约瑟夫·博伊斯创作中最常用毛毡和油脂,这是博伊斯具有自传性质的两大材料。二战时期,博伊斯曾当过德军的飞行员,1943年,他所驾驶的飞机坠毁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后来被鞑靼人发现,他们用油脂给他敷住伤口,并用毛毡将其裹住保暖从而救了他的命。此后,毛毡与油脂便成为其最常用的材料,《油脂椅》、《毛毡西装》以及《均质的渗透》等作品中都曾出现。

艺术巫师犹如施展了魔法那般,让毛毡和油脂具有了艺术的高尚。然而自创作之后,相关作品的保存则成为一个较大的问题挑战着博物馆界。

英国泰特美术馆收藏了博伊斯创作于1970年的《毛毡西装》,但此后大量的蛀虫蚕食了这件作品。最终,泰特美术馆采取的措施是于1995年将作品移除,转而归入泰特美术馆的档案处。如今,欧美其他美术馆在面对博伊斯的毛毡作品时为了避免重蹈泰特的覆辙,便将作品展出时间缩短,并加强对这件西装的检查和处理。

周英华油画作品局部能看到蛋黄

鸡蛋

代表艺术家:周英华

保存难度:★★★★

预防方式:入画前采用干尸处理方法

威廉·德·库宁创作中的材料曾被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这源于蛋黄酱曾被认为是威廉·德·库宁创作的一大秘密武器。不过后来有研究证明,尽管威廉·德·库宁的画作历经30年也不会变干,但他并没有使用蛋黄酱。

不过艺术圈确实也有人将蛋黄入画。那就是京剧大师周信芳之子、也是西方人眼中的餐饮巨子的周英华。今年年初,他的这些用蛋黄、黄金叶创作而成的画作便曾在北京展出过。周英华向记者透露,将蛋黄置入画作需要特殊的技术处理,“我是用一种漆进行了固定,处理方式有点像埃及干尸。而加入蛋黄其实是为了给画作以比例感。”

1996年作品《圣洁的圣母玛丽亚》

大象粪便

代表艺术家:克里斯·奥菲利

保存难度:★★★★

预防方式:入画前需要干燥处理

克里斯·奥菲利(Chris Ofili)出生于1968年,也是英国青年艺术家群体(YBAs)的成员之一。如同达明·赫斯特那样,奥菲利的作品也一直饱受争议。他的作品通常是巨幅油画,色彩鲜艳活泼,上面总是细致地使用细小镶嵌样的圆点,颜料和少许色情杂志上的图案。不过最受争议和关注的作品还是来自大象粪便这种怪异的绘画材料。

1992年,克里斯·奥菲利获得了奖学金,前往津巴布韦,在那儿他开始用大象粪便这一特殊材料入画。奥菲利在1996年创作的《圣洁的圣母玛丽亚》中,圣母玛利亚一边暴露的乳房便用上了大象粪便这种材料。不仅入画,奥菲利还用大块大块的粪便当做底座来撑起自己的作品。

事实上,在前卫艺术对材料的无尽且疯狂的开拓中,已经有艺术家将粪便运用在创作中。“意大利最具争议的艺术家之一”的曼佐尼便于1961年制作了90听自己的大便,每听30克,并冠名为《艺术家之屎》。

当然大象粪便这些要想入画也要经过特殊技术处理,通常艺术家是将粪便在烘干机上经过干燥处理后才入画。

谷文达成名的《联合国》系列作品之一《联合国-中国纪念碑·天坛》

头发

代表艺术家:谷文达

保存难度:★★★

前卫艺术在对材料的疯狂使用中,中国的前卫艺术家并不缺席。谷文达就是其中的一位。

胎盘粉、月经棉、头发,20多年前,谷文达便毫无禁忌地利用人体材料进行着自己的前卫艺术之战。上世纪80年代末,谷文达在欧洲做巡回演讲,他利用这个机会,在演讲一结束就提出希望用女性月经棉做研究项目。最终,16个国家的60位妇女将她们的亲笔声明、故事、诗歌以及她们的经血,以邮件邮寄方式寄给了谷文达,助他完成了这件引发巨大争议的作品《血之谜》。但这件作品一展出,观众愤怒的来信就如雪片般飞来,甚至博物馆董事会成员也以辞退他相威胁,这使得谷文达的事业停顿了许多年。

不过谷文达之后启动的头发装置《联合国》以及用中国人头发创制的中国人基因墨粉和中国人基因墨碇(又称炎黄基因墨粉和墨碇)不仅遭到的反对声少,也让其作品的保存难度降低。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