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帅:自诛心论 给艺评以至所有评论者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0   浏览数:1418   最后更新:2015/07/28 22:19:28 by 点蚊香
[楼主] 点蚊香 2015-07-28 22:19:28

来源:Hi艺术  文:杨天帅

最近香港艺评界有一场关于艺评的论争。

恕我直言,个中的唇枪舌剑除却个别论点外,均十分無聊,因此我也就不在此复述一遍。倒是假如你问,为什么会有这么无聊的讨论呢?
我想这与讨论方法有关。

我发现時下香港──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流行一种讨论问题的方法,即凡事喜好究其动机而不看內容。這種趋势不仅涉及艺术评论本身,也延伸到其他范畴诸如政治、文化、社会等评论上。

人称这种趋势为“诛心之论”。举个例,评论一件作品时不看作品本身,而去揣测创作人的动机,就有“诛心”的味道。当然在评论家眼中,这些动机往往是负面居多。他们会质疑,艺术家创作是为迎合市场需要、为了赚钱、为了标奇立异、为了成名……于是在评论上,便往往会出现这种逻辑:

艺术家为迎合市场创作=曲意逢迎=漠视艺术性=那是一件坏作品。

对于艺术评论文章,有时则会出现这种进路:
文章由某机构(如画廊、博物馆、杂志)委约撰写=那是一篇有偿文字=它不真诚=那不是一篇好文章。

再多举政治文化上常见的诛心逻辑案例:
某君一定是亲/反政府的=他说每一句话都是煽动亲/反政府的=我一定同意/不同意他的论点。

作为自省,我也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什么是艺术品?艺术家说是,那就是。”如今这种说法令我不禁汗颜。

上述种种诛心之说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们根本没有触及评论对象本身。到底那件作品是什么?那篇文章写什么?某君的言论为何?诛心论者不需要知道这些,竟已可下定论。只因为评论对象的动机,已经决定了评论的结果。

而更荒谬的是,这个动机往往来自于评论者的主观臆测。到底该如何证明某艺术家纯粹为市场创作?一个评论人就算获委约写文章,又为什么必然不真诚?何以见得某君言论只为煽动而不在讲理?

当这些臆测被推翻,整个讨论便随即失却意义:
“你的作品只为迎合市场,根本上是垃圾。”一个评论人说。
“我可没有迎合市场。”艺术家回应道。“倒是你,你说我的作品是垃圾,根本就因为你是敌对画廊的写手……”

如此一来,艺术家与评论人便你来我往,展开激烈骂战,花上数百数千字的篇幅,内容却无一点养份,甚至连作品是什么,都未讲到。
在我看来,不久前发生的艺评风波就是这么一场奇怪的论争。其实不只香港如此,这种诛心对骂在中国大陆,以至世界各地也偶有出现。看官或许随口也可提出几件类似事例。

我尽量避免这样浪费笔墨,因为我是一个很担心错误指责别人的人。也许出于这个原因,所以我甚少在评论中猜测艺术家的意图。固然我不会乱批,某君纯粹为市场而做作品;我甚至不会试图估计作品某个元素,是出于创作者的某种意图。例如人们老是喜欢这样讲:“画家以黑色调作画,反映其内心寂寞”;又或“雕塑的柔滑曲线反映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假若那位艺术家是死人倒还好,如果他还在世,一句“我不寂寞”、“我不向往自然”,哗!我的评论岂不成了一个笑话?

所以我会说,艺术不是谜语,艺术评论也不是猜谜语。对我来说,艺术评论是再创作。作者的动机为何,我不太关心。我关心的是,这件作品对我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当我与一件作品对望,我们的内心能有怎样的交流?

如果你能够平心静气与作品交流,你会发现,这种交流一定是超越艺术家本人控制的。作者快乐地创作的作品,可能唤起我的悲伤;作者透过作品表达的愤怒,在我眼中也可以是另类的和谐。而自己的悲伤也好和谐也罢,均不比艺术家的意图虚假。所以我以悲伤或和谐撰写的评论,也不会比描述作者的意图差,莫如说是更有意义:因为我面对的,是一个心灵——我的心灵。

因为我面对的是自己的心灵,所以哪管艺术家的意图是为迎合市场,还是为了赚钱、为了标奇立异、为了成名……于我而言都没关系。就算艺术家真的受市场束缚,去创作出有违己意的作品,我作为一个艺评人,难道便需要跟着他去承受这种束缚吗?难道我只可以批评他迎合市场吗?不,我大可仍然透过作品,观察到他动机以外更多更多的意义、想象、内涵。只要我面对的,是作品和我本人的心灵,而不是他的心灵。

与其透过一件作品去诛人心,还不如诛自己。这就是“自诛心论”。

再贪心一些,做更多延伸:有人说,艺术即生活;又有人说,艺术即政治。艺术是不是等于生活,是不是等于政治,这很难一概而论,我还没有想好。不过我可以肯定,最少艺术与生活与政治,是有关系的。如果艺评能以自诛心论去写,那生活与政治的评论,又是否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写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