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洋:一次标准形式的表演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732   最后更新:2015/07/22 20:15:36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5-07-22 20:15:36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尤洋

如果你自诩为专业看展人士,那么在步入展厅时,想必焦虑往往是少不了的。你带着批判、怀疑、鼓励思考的心绪,死盯着眼前的作品脑海中浮现无限的问号:这是工艺品还是艺术品?强调“生活再现论”对艺术实践还有意义吗?这位艺术家是否是个文盲?艺术家是在迎合收藏家还是美术馆的趣味?又一个常规展览机制下的俗套作品?你抄袭的艺术家也不过如此,但凭什么你那么贵?

  走出展厅大门或者过了几周以后,这些问题也不得其解(或者说今天艺术的目的就不是为了给出答案的)。于是专业人士就带着愈加批判怀疑的眼镜,走入下一个展览继续焦虑,并积极义务的将这种焦虑传播给他们认定的潜在专业人士(这就是今天知识生产的官方方式)。随着传播渠道的几何形增长,这些观点迅速出现在朋友圈、艺术媒体终端、收藏家和美术馆策展人的耳朵里。非专业看展人士在展览的体验中则愉悦的多。图像经过眼睛进入意识,快感既来自于视觉的震撼冲击(巨大的作品),一件工艺品上的图像是否唤起记忆深处的碎片,也来自于感受销售小姐的殷勤,或者发微信通告朋友圈我正在过艺术的精神生活。

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前不久作为导游的我就是带着这样一群专业和非专业人士走入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大厅。值得称赞的是,除了不停地督促团友“走快点”,整个过程中全无焦虑感。这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欧洲之旅看展览太多,专业人士的大脑分析能力也麻木了,而是一旦你来到了展销会,前述值得焦虑的问题在这里全不生效。

  展销会的气场和美术馆或者双年展截然不同。在这里Hold住场的不可能是一位两位明星艺术家作品,而是三百位画廊家和上千位黑衣销售小姐们。这股强大的商业气场赤裸裸地告诉你,这里的展位和作品就是艺术的标本(还不是活生生的),艺术品就是为了填饱或者营造消费动机而被创造出来的景观。这样的气场也解放了观众,今年只要你有着亚洲人或中东人的面孔,几乎都可以受到彬彬有礼的问候和迅速答疑--从价格到艺术家在未来美术史中的位置。解放后的观众不只是在被动地观看景观,而是通过互动介入行动,成为表演中的一部分。几天内,这么多的艺术品经纪人和好几万的观众建构了一个高密度的共同体。在其中,你可以观看或者展示权利,捕捉市场的风向标,学习被未来艺术史书写的超过四千名当代艺术家,享受放松的心情和视觉的愉悦。展销会和美术馆最大的不同在哪里呢?美术馆的导览员小心翼翼的接近观众,诱导鼓励着观众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图像虏获。展销会的销售小姐们则微笑地希望通过短短几分钟令来自不同文化地缘的顾客相信图像,签单刷卡。

  和去年一样,今年的展艺博会上中国观众很多,中国艺术作品很少。瑞士的报纸认为:这说明了中国买家已经不满足消费本土作品,从而漂洋过海来寻找欧洲精品。中国报纸认为:中国作品尝试进入欧洲购买体系。总结一下两方的共同点:在瑞士艺博会上的中国作品,不是卖给中国人的。中国观众的实际购买力如何,未见分晓。但中国收藏家的兴趣肯定包括不停地问价,比较中国那几位昂贵的画家和西方前辈同行们的价格落差;而有些中国专业看展人士,则幸灾乐祸地品味着一些画家淹没在西方的现代艺术史洪流中。

  相比较画廊展区半封闭的格子间结构,“意象无限(Unlimited)”每次都是看客感觉过瘾的特展单元。在几千平方米的仓库式展厅内,几十位艺术家的大型作品直接对话。因为没有文化概念上的主题,作品之间只剩下一种关系就是硬碰硬的拼气场。作品的标签上用粗黑体字写着作品信息和经纪人的机构名称,便于索引和选购。今年,很多媒体眼中的中国黄金一代艺术家刘韡和刘窗打出了一记组合拳,前者用作品体量和对视觉语言的精准提炼,后者用文本化的浪漫和乡村城镇化现实主义体现了中国艺术的创作水准,也为同期威尼斯双年展上的争议或多或少扳回一城。但很多中国艺术家确实从这个销售平台中消失了,是没有剩余库存作品还是放弃了这个区域性的市场?现在让答案从风中落下来的人都不是睿智的人。

  恰如前线报道的媒体说述,今年艺博会的销售成果喜人。也正是因为买卖需求强烈,展场整体呈现出相对保守的趣味。经济危机时期那些难以短期销售的实验性作品,这次大多被压箱底,我的团员中有人评价是“装饰画风潮的回归”,也有人说是“人们终于认识到抽象艺术在艺术史上有更重要的位置。”那些专业的观众、问价的观众和自拍的观众,与现场的作品和销售代表们一道形成了仪式感的表演,诱惑着最为核心的买家群体加入行动,通过消费为艺术行业的发展提供可贵的动力。这时就能让每一位观众都体会出艺博会语境下的美学政治性了:一方面消费行为有着推动艺术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消费行为又令这个空间内的可见之物和可理解之物之间,永远保留着鸿沟,错位着艺术倡导的智力解放运动。

  我离开的时候机场空空如也,没人也没有风。想必私人飞机已经载着买家回到世界各个角落。工作、生产、消费、装饰、评论,为了明年的盛会。

(注:本文原载于《21世纪经济报道》)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