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立出山 首个展“交配不慎”
发起人:愣头青  回复数:0   浏览数:2235   最后更新:2015/07/20 11:43:40 by 愣头青
[楼主] 愣头青 2015-07-20 11:43:40

来源:发客艺术平台  唐莉

7月11日,蒋立在他的“蒋立作品”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蒋立个展:交配不慎 / Jiang Li : Accidental Mating”的展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蒋立是艾未未助手之一,这些年一直持续不断地在尝试自己的思考和探索,去艾处工作之前他的一些作品就很生猛,例如凌晨三点他爬上一架老式国产战斗机并在上面均匀地泼洒了各色油漆。在为艾工作期间也参与了众多的展览布展,耳闻目染,长期艺术环境的熏陶使他能轻松使用当代艺术的语言。

“一手好牌” 2014

“恐怖的野兽” 2014

“权力就是各种长的丑的人可以决定你孩子的命运” 2014

“奥林匹克” 2014


生活中的蒋立幽默甚至戏虐成性,经常和朋友默契合作,用身体和各种媒介调侃当下社会生活中的诸多荒诞现实,每每都有神来之笔,并乐于分享到微博、Instagram等网络平台上。蒋立的动手能力很强,自己曾改装了一辆摩托车,很多配件都是由他自己设计加工,加长的不锈钢油箱、简洁的骑座,去掉拖泥带水的部件,能坐一个人,车体造型很酷,不过实际使用有待考验。他对待生活的态度同样用到作品上,家用的白色PVC菜板居然被他画上有镰刀斧头标识的扑克牌样式,黑白对比分明。他还用X光片做了个灯箱,贴近仔细看是个女人的骨盆透视图,盆腔里有五个金属节育环。计划生育在中国家喻户晓,悲剧往往发生在偏远的农村山区,很多妇女被强制上环,甚至堕胎,诡异的是这个片子上有五个并列的环,五环本是荣耀,星光灿烂,在这里埋下的是耻辱。


这次展览的海报也很怪异,他右手持着一束鲜花,穿着正式笔挺的西装高高在上,装模作样,脸部呈45度最佳视角,带有玩世不恭、不屑一切的眼神斜视着镜头外的一切。身边两侧是两位年轻貌美的比基尼女子,他的左侧站立着的是黄皮肤美女,双手奉上精美的蛋糕,眼神仰视着他;右侧是一位金发白人美女,单膝着地左手托着带有卷发的骷髅头挡住了他的裆部位置,海报的主题赫然写着“交配不慎”。


“交配不慎”是一个听上去大胆而直接的名字,引发了观众全部的好奇心,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展览?而这个展览更是打出了“私密”的噱头,在文章最后注明,“是一个私密的展览空间,所有展览不对外开放参观”。即使这样,也不能抵挡观众去参观的脚步,早有关注年轻艺术家的画廊主们在展览消息发布的第二天便登门拜访,一睹这个年轻人的作品。

通过跟蒋立的聊天,我们知道,这并非只是发生在网络上的一个展览,它的场所位于工作室内一个闲置的房间,由策展人eric使用该空间、不定期的做一些展览,这是第一个。那么自然是能够去观看了,只要提前预约即可。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预告或者开始,接下来他会有更多的展览。这些一系列“动作”和未来的走向,可看成他正式趟水艺术圈,或者把水搅浑?让我们拭目以待。

“献给你的礼物” 2014


蒋立:交配不慎

JiangLi : Accidental Mating

7月11日   至   8月8日 2015年

11 July 2015 - 8 August 2015

International Courtyard Co. Ltd. Beijing P.R.C. & Taipei R.O.C.

* private exhibition / not open to the public

* 私密展览 / 不对外开放

for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lease contact:

eric@courtyardco.com


以下内容由蒋立授权发布:


与蒋立的一场谈话

董树婷

当下有太多关于出生于中国八十年代,被称为“下一代”的中国艺术家的讨论。评论家与学术研究者们试图去定义,并且找出他们与前辈们的不同。年轻一代的中国艺术家被贴上了种种标签,“自我主义”,“去政治化”,“偶像崇拜的痴迷”,“个体经验”,“记忆与理想”,以区别于前辈们关注的社会议题。如此描绘这一代的背景是因为他们出生于毛死后,是在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与消费主义的崛起中成长起来。既没有经历物质贫乏的困境,也无经历社会政治变动的风波。什么是他们会关注的现实?中国历史上的灾难是否还留存于集体记忆中?他们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定义自己?带着这些问题,我很荣幸遇到了一位年轻艺术家,蒋立。

我们在艾未未的北京工作室里见面,蒋正在为他工作。蒋的屋子里充满了书籍与他的作品。刚开始,我不知道该将目光落在哪里,因为很难在杂物中分辨出哪些是他的作品。“创作上我花样繁多”,他指向天花板上悬挂的一些灯,“这也是自己做的。”他自豪的说。的确,令我惊奇的是,他熟练地在各种媒介中转换,选择他觉得最适合他艺术表达的那一种。绘画,装置,影像,摄影…他甚至在写一首歌。但是,率先展示给我的是一些他未完成的作品,那些很像是轻浮的,媚俗政治的作品:一幅黑白相间的国旗; 一份打印的独立宣言挂在墙上,蒋立在上面签上自己的名字。这种被滥用的政治题材对我来说并不新鲜,之后我们就聊起了他的想法与观点,我终于开始意识到我应该认真对待这个人。

我的兴趣开始燃起,当我知道像蒋立一样的年轻艺术家,那些没有经历政治伤痛,但依然对它的影响承载着记忆。“我也会记得”,蒋立说道:“不需要亲身在现场经历。我出生于1985,通过互联网我个人主动地建立了关于那段时间的历史的了解,我投身到这段记忆中,寻找一些得的信息”。的确,他因此发现了新的含义,重新赋予及建立了关于记忆更为激进的方式。蒋立告诉了我他的一个录像创作想法,其中包括一辆坦克。对此,蒋的关注点在对坦克这一文化标示的重估与颠覆。“坦克在中国是一个最易被识别的符号,被赋予了强烈的意义。”他如此解释,“坦克是暴力最好的象征。”他试图将符号庸俗化,使它进入到生活中,以此揭示这个符号是如何被权力消化并平常化的。显然他对如此被定义的事物不满,他想去提出新的问题。在他诠释下的政治符号强烈地远离了他的上一代将此的合理化。他并不诱引观众区回顾过去,而是强烈地参与。“这是我警觉的一种方式,记忆未必准确,好在它很活泼,记忆并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停止,记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也是能量。”蒋说道。

颠覆时代的符号并不是蒋立唯一关心的,与此同时他还运用当代的手法去回应中国社会状态。他制作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海报:一幅女人下体的X光透视图片,女人子宫中的5只绝育环连接成了奥运五环图案。这件作品的灵感是绝育环,一种因当局的“独生子女”政策而被广泛运用的器材。显然,女人的子宫是国家禁区,需要被监视并且管理。这件作品不仅涉及了独生子女政策,它亦揭示了社会对身体的管控的途径。环用于限制女人们生育,预防违法,家长制的国家体制下隐藏原始暴力被揭露了出来。“在中国会你发现对女性如此荒唐的行径。”蒋立说。将绝育环变成奥林匹克五环是讽刺,代表了极权主义社会的伪善。当这个国家将自己打扮成国际社会中的一员,但它否认它自己国度里人类的基本权利与人的尊严,似在农场里饲育的性口。


显然,蒋是一个试图参与社会现实的艺术家,他不是“艺术为其本身”的信徒。“我相信艺术应该为糟糕环境做些什么,我认为艺术有责任去如此的表达。”蒋如此说到。“我在这里的生活中获取启发,作品带着良心的成分”。蒋的艺术创作有着强烈的中国属性。当他被问到他是否需要作为一个“中国人”在全球环境下去争取能见度时,蒋立即对这种狭隘的文化定义进行了蔑视 : “你能因为莫扎特在厕所里创作了“魔笛”而称他是厕所艺术家么?我更想去利用普天之下的素材,作品是‘中国的’是因为我生活的地理位置而已,属于地球的一部分。我认为我必须要说,我不会去试图作为一个‘中国人’而争取被注意”。蒋立也注意到中国当代艺术被符号化。当谈到那些带着明显的中国符号的艺术家时,他用“呕吐”来形容。

蒋的艺术创作除了寻求普遍素材之外,还注重艺术的参与性,艺术作品创造出一个为观众占领,重新诠释与意义构建的空间。“有人会认为艺术是曲高和寡的,但事实是这只是某些艺术家的把戏而已。”蒋笑道,“艺术与观众的关系应该更亲密。”作为一个网络媒介的使用者,蒋会在网络上分享作品。“我没有代理人或者展出的计划,但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蒋微笑说。

离开了蒋的住所之后,我发现我自己的困惑更多了,与蒋的谈话让我的脑海里出现了更多的问题,而非直接的答案。第一个问题是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是否需要依赖于中国历史,社会与政治背景。这些创作对于那些对中国知之甚少的人们意味着什么?我对蒋立对于中国社会政治处境的敏感十分赞许,同时我亦期待这些作品不是被立刻仅仅理解为中国。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中国独特的环境即是礼物也是诅咒。当许多的艺术家在中国的过去与现状寻找灵感时,这种执念亦阻碍了他们寻找实验新的命题。甚至对于蒋,如很多年轻的中国艺术家,渴望于将”中国风”在他们的作品里剔除去,对于国际策展人与批评家,这将继续成为他们对中国艺术家背负的成见。

第二个问题是,无论美学表达的意义与其作品试图表现的理念是同等的重要,需要承认的是,蒋的(作品的)理由是纯真的并且是中国需要的。但我发现他表现的意义并不如他背后的想法一样精彩。这解释了我发现他没有实施的艺术观念要比他完成的作品更有趣。在此之外,我发现他过度强调艺术对于社会功能的失效。艺术要成为一个乌托邦?作为实现政治议案的方式?或者只是一个公正的述求?

但是,我依旧欣赏蒋的幽默,他强烈的能量与作品背后蕴含的社会良知。他对历史的重新演绎与介入激发了不同年代的人们的历史伤痛的集体记忆,开拓了此领域。通过他的作品,我看到了集体记忆对于中国人好似一个出生印记。他的作品反映出的社会问题,粗暴但真实地触发了我。他严肃的态度不能被忽略。现在对他或是中国新一代艺术家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是,一件事是确定的,虽然他们试图将中国从他们的作品中抹去,但是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将继续创作只有在中国才能创作的作品。

                                                         2014年7月


1.     你为什么创作这样的艺术作品?受到了那些来自艺术上或者个人经历的影响?

答: 因为要表现自己,一阵一阵的自信。做这类事情很快乐,也可以抚慰人,大部分时候是自我满足,他人不会真正在意。

现在就像在逛糖果商店,喜欢什么都拿起来放进框子里。影响的东西很多,需要更多篇幅来说明白。

2.     你对美学的见解?

答: 对美学没任何见解,对美女倒是有点个人见解。

但我认为“不知所云”和“拿腔拿调”肯定是一种丑学。

如果一个人既拿腔拿调同时又不知所云,那你就最好离他远点吧,太晦气。

3.    你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经过了那些思考过程? 遇到了哪些问题?

答:过程非常轻松,有一个触动时我会记下来,大概记了一百个点子之后,去实现其中一个,很懒。

我对奇技淫巧没有耐心,精美绝伦的东西目前我也实现不了,所以我做一些比较原始和粗糙东西,我挺喜欢粗糙。

遇到的问题是跟别人沟通吧,克服鸡同鸭讲。

4.    展览中的一些作品具有短暂的生命周期 (ephemeral), 你对材料/媒介的选择上有特意偏爱这种易损的材质么?

答:不是偏爱,只是“为什么不”的问题,易损的或不易损的都可以。

要说偏爱,像钻石这种不易损的我更喜欢。

5.    你的艺术作品大多涉及中国社会现实,你希望你的作品产生怎样的社会影响?还会持续创作这种带有政治色彩的作品么?

答:这问题有点幼儿园气质。社会影响?是在说寻衅滋事么?

带有政治色彩的作品绝对不会再做了。我怕疼,爱睡觉,爱吃,我可不想进看守所。

6.     对于你来说艺术意味着什么?

答:为我所用的才叫艺术,其余的都是美术课而已。谢谢。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