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周年系列活动
发起人:11yio  回复数:6   浏览数:2541   最后更新:2007/05/09 06:21:22 by
[楼主] 11yio 2007-04-12 03:15:35
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周年系列活动




作者:何香凝美…   文章来源:自助投稿   点击数:66   更新时间:2007-4-11
2007年4月18日是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周年,在何香凝美术馆馆长任克雷和副馆长陈剑的总策划下,美术馆将举办“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 专题展、“第三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以及出版等系列学术活动。这些活动延承何香凝美术馆的学术定位,以不同方式将何香凝美术馆的学术成果呈现出来,通过深入收集、整理、研究、展示何香凝的艺术,关注当下美术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以凸显何香凝美术馆作为当代美术馆的专业形象。



“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 专题展览(07年4月18日-7月1日)




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华侨城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周年庆典仪式暨 “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专题展将于4月18日16:00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

何香凝美术馆是以何香凝的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收藏、研究、陈列何香凝的艺术作品是我馆最主要的学术项目和工作。自1997年以来,先后策划举办了“双清心迹——何香凝艺术典藏”、“何香凝与她的时代”、“翰墨情深——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合作绘画作品陈列”、“何香凝艺术精品展(香港、澳门巡回展)”、“书画缘永——何香凝合作画陈列展”等多个主题展览。这些展览根据何香凝的绘画、书法、文献、图片等资料的历史线索或作品类型进行梳理与展示,以不同的视角将何香凝艺术持续不断地在海内外予以宣传推广。而此次由乐正维、王晓松策划的“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专题展是依据何香凝一生曲折的革命与艺术经历,从她的历史足迹中撷取具有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地理节点,以“地:地理文化;图:作品和影像;志:文献记录”等多个层次与线索上立体、多方位地观照何香凝的艺术生涯,使何香凝艺术的元素延展到一个与她历史活动息息相关的地域景观中,由此形成一个带有文化地理学、社会学、艺术学意义的宽泛“地·图·志”概念。展览选择了七个地理节点,分别是“日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绍兴白马湖·蓼花居”、“上海·救济国难书画展览”、“沪宁越·此间俱是寒之友”、“欧游·独走天涯寻画本”、“香港·桂林·香港”和“北京·和平之境”。通过这七个地理节点的选取与有别于以往传统展示的特殊设计,“重绘”了何香凝的艺术地图。

“第三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中国当代艺术生态考察”

(07年4月19日-4月21日)

由黄专、费大为、冯博一策划的“第三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中国当代艺术生态考察”将于4月19日至21日在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召开。自1998年以来,作为何香凝美术馆常设性的学术活动,何香凝美术馆相继举办了“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当代艺术与人文科学”和“第一种声音——中国当代艺术家论坛”两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学术讨论。此次将根据近两年在当代艺术界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邀请了国内外艺术界的批评家、策展人、媒体记者、艺术空间主持人近50位进行深入的讨论。论坛分为第一单元“艺术策划”,将由国内一批较为活跃策展人根据目前策展的情况、现象、问题,以及具体策划过程的操作、实施等经验进行交流与探讨;第二单元“艺术传媒”将对中国“85美术思潮”产生很大影响的历史性艺术刊物进行回顾,同时就当下专业刊物、大众、网络媒体的编辑、报道等传播媒介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第三单元“艺术空间”关注于近些年来不断兴起的画廊、带有LOFT性质的艺术空间、艺术中心等的发展与运作,试图解读这种既带有实验性,又带有商业性的双重身份的艺术空间的特点。为配合此次论坛,OCT当代艺术中心还将与会者提供的有关中国当代艺术的画册、作品集等以文献资料的方式予以展示和交流。

在出版方面,从建馆十年以来百余讲的“学术讲座”中精心选择、整理并编辑成《人文之声——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讲座集粹(1997-2007)》,讲座集粹分为文化学、考古学、古代美术、现当代艺术、艺术鉴赏与教育五个类别,共52讲,近90万字。同时,编辑出版了《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专题展画册、《何香凝美术馆年鉴(2003-2006)》及《何香凝美术馆简介》等。

何香凝艺术的地理发现——策展札记

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 策展人 乐正维

今年是何香凝美术馆建馆十周年,如果从1979年中国美术馆举办何香凝遗作展算起,对何香凝艺术的专题研究也已走过了二十八年。二十多年来关于何香凝的研究在丰富何香凝研究信息库的同时,也对旧有研究模式提出挑战。在专业研究以至普通人的印象中,承载何香凝艺术的历史记忆的二十世纪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从一个新的学术角度、新的展示方式上将何香凝艺术的收藏、陈列、研究的新的进展和状况呈现出来,从而使观众对何香凝艺术有更为深刻、透彻地了解,是策划这次何香凝艺术专题展所思考的首要问题。

为此,一年前我们就开始讨论有关这次展览的学术主题、展览方式等具体细节。在征询了中国近现代史专家学者李松涛、郎绍君、李伟铭、黄专、云雪梅等人意见的基础上,经过与馆聘策展人冯博一、汕头大学研究生王晓松等反复讨论后,将这次主题展览确定在“何香凝艺术的地·图·志”的范畴中。所谓“地·图·志”,如果从字面意思解释就是依据何香凝一生曲折的革命与艺术经历,从中截取具有代表性和历史价值的地理节点,以“地:地理文化;图:作品和影像;志:文献记录”等多个层次与线索上立体、多方位地观照何香凝的艺术生涯。倘若从学术的角度谈,那就是撷取何香凝艺术的元素绵延到一个与她历史活动息息相关的地域景观中,由此形成一个带有文化地理学、社会学、艺术学意义的宽泛的“地·图·志”概念。

但它不是简单地让你“按图索骥”,以此抵达何香凝创作、社会活动和生活片断的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而是借助地理、地图的名义——所谓的以具体的历史现实与当代生活的地理为背景,追溯、探究何香凝的艺术历史。或者说,通过这样的主题切入来贴近何香凝的活动场景,探讨何香凝创作意识在这些具有标志意义的地理节点中的变化。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地理节点的选取与设计,构建何香凝的艺术地图,用图像勾勒何香凝艺术的脉搏,以文献资料复原何香凝的历史,通过展示方式呈现何香凝的艺术与精神世界。

将何香凝的艺术置身于有意义的地理空间,并以动态的眼光进行考量,这对于打破以往艺术史中单一、静态、平面的研究状况和枯燥的展示方式无疑是具有启示意义的。艺术地理的核心问题是艺术家与地理的关系问题,但艺术与地理终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有着不同的观察对象和解释方式,只有艺术家的活动才有可能打通二者之间的界限。因此,我们将艺术家与地理之间的关系称之为艺术家地理。基于这个前提,何香凝与她创作、活动、生活的地理元素之间形成的种种关系成为我们策展理念的切入点。

何香凝的艺术地理既是静态的,又是动态的系统,依据她历史踪迹的地理线索,才可能研究她的艺术观念、艺术作品与她的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

艺术家作为单独的个体,不可能拥有整个地理空间,他们只能来自或活动于一定的地域。地域是地理空间的整体切分,地域与地域之间存在着文化、精神气质上的差异,某一地域内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则是蕴育艺术家气质的源泉之一。反之,艺术家的活动也影响着这一地域的文化生态。渗入政治活动的地理环境能够结成地缘政治,文化地理则由于长期的人地交往,逐渐成为促成某一个地方文化传统出现的因素。

并非像环境决定论者所认为的那样,艺术家完全由地理塑造,其实一直以来,艺术家对地理环境都存在着正选择与反选择两种截然不同的取向。因而,艺术家地理中的地理必须落实到具体的地域中才会有真正的研究意义,艺术家与地理之间的特殊关系才能够被揭示出来。

没有哪一种方式能够使回顾者完全走进过去的生活场景,哪怕是一部洋洋洒洒的历史巨著。但是一件艺术作品、一张照片往往能够表现某一历史阶段人的存在状态和内心世界。诉诸眼睛的观察会在语言文字的尽头生动毕显,而善于隐身的历史和时代变迁甚至意识形态都会透过图像流溢出来。

根据我们所找寻的何香凝艺术的史料,从她的地理、图像、文献资料中考察发现了一个个具体而微然且生动的生活与创作场景,它们与她创作的艺术形象一起,映照出特定时代的文化地理和时代变迁在艺术家创作中形成的影响。这些地理景观,既是作为何香凝艺术的空间形态的实体地理,也是由她主体审美观照后所积淀升华的精神性地理概念,它在展示何香凝与这些地理节点关系的同时,也深化了我们对艺术家世界的认识。

地图是历史的密码,它与特定时代的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当历史被涂抹得扑朔迷离的时候,地图会诚实地告诉你些许真相,地图的语境也因而具有更为久远的价值。或许,这种窥探历史的方法和展示形式,能够带给普通观众深入了解何香凝艺术生涯以更多的兴趣,而我们已经从这次策划中有了深切的体会,那就是从地理节点中阅读何香凝艺术所带来的精神愉悦。
[沙发:1楼] 11yio 2007-04-12 03:18:05
第三届何香凝美术馆学术论坛――中国

当代艺术生态考察


           

                (策划方案)



主办:何香凝美术馆

策划:黄专、冯博一、费大为

时间:2007年4月19日-21日 上午10:00-12:30 下午15:00-17:30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



研讨方式:此次论坛共三个单元,每一个单元一天时间。讨论方式根据近两年在当代艺术界出现的新现象和新问题,邀请艺术界的相关人士,以论坛的形式,对艺术策划、艺术传媒、艺术空间以及由此涉及到的诸多问题,进行较为深入、务实的探讨和交流。



第一单元:艺术与策划

主持人:冯博一、方立华

拟邀请较为活跃的策展人发言和参与讨论。

发言人:尹在甲、王璜生、费大为、吕澎、王林、舒阳、朱其、高岭、Karen Smith、飞苹果、孙振华、鲁虹、欧宁、郭晓彦、唐昕、冯博一



此单元计划召开成一次国内较为活跃策展人的经验交流会议。由论坛策划人及此单元的主持人根据目前策展的情况、现象、问题,以及具体策划过程的操作、实施等细节,拟定若干个讨论具体题目,如:如何提出策展主题?如何保持独立策展人的立场、如何安排展览空间、如何与艺术家打交道、如何拉赞助等?再指定邀请策展人发言,其讲述的内容:一是向与会者介绍其代表性的两个展览策划的思路、作品、展览效果、出现的问题等等;二是发言者阐述对策展概念、方式、现存问题的意见和看法。然后提问人根据发言展开提问式讨论。希望这一单元的论坛具有策展现实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作用的策展经验交流会议。提倡探讨的话题务实、具体、深入,避免抽象或空洞的探讨。



第二单元:艺术与传媒

主持人:黄专、李彧莎

拟邀请评论家、艺术家、媒体从业人员发言和参与讨论。

发言人:水天中、彭德、皮道坚、殷双喜、李公明、顾丞峰、孟晖、赵晋华、吕品田、徐永林、郑乃铭、朱庭逸、俞可、徐可、靳卫红、李丹妮、傅晓东、叶莹、李昱、谢湘南、周文瀚、吴鸿、金峰、张琳



本单元的讨论分为两个议题,一方面是对历史性的刊物进行回顾和相关命题的讨论,包括针对《中国美术报》、《美术思潮》、《江苏画刊》、《世界美术》和《美术研究》等对中国80年代人文思潮产生很大影响的重要刊物的介绍,这是从历史的以及今天的双重角度进行客观的讨论,突出时代变迁在刊物的映射;另一方面是侧重于对当代传媒,特别是对网络传媒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等焦点问题的关注和探讨。

随着传媒影响力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的不断扩展,传媒与艺术的相互关系表现得越来越紧密。大众与专业传媒作为艺术的一种媒体和一种传播方式,在艺术发展过程中以有效的宣传推介所形成的影响,表现出其所具有的重要的作用。艺术的发展往往也依靠媒体建构与公众之间的关系,通过媒体确立艺术家的社会地位,及扩大艺术的社会影响。

在近十年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变化中,随着历史时代的变迁,传媒在编辑思想、定位、方式及作者和读者群体的关系等问题上,已逐步发生了时代性的变化。部分艺术传媒在政策、运作模式上,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挑战并顺应着瞬息万变的经济市场环境一同发展。

艺术与传媒的关系,涉及到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两大部分。其中,网络媒体作为新的发表与传播渠道已日益兴起与强盛,成为值得关注的现象之一。目前,传媒所产生的批评话语和问题,尽管它背后依然受到意识形态的支配,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翼,它有着自身的运作方式与规律。对于正在逐步形成的中国式的传媒批评,而如何正面发挥它的社会批判能量,使之成为社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则取决于评论者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的工作。同时,批评传媒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于美术批评的传媒化,主要方面还在于美术批评界自身,它应为广义的艺术批评提供充足而且可靠的思想资源。主流批评面对新的美术批评现实,在与媒体批评等新的批评现象的良性互动中取长补短。

网络文化在美术批评领域有着自由与驳杂的特性,一方面形成了对以往批评系统规则的破坏,因为这种方式是和互联网开放、自由等特性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与传统媒体需要遵循的发表规则、读者趣味、评审意见、社会舆论相比,可以更加无所顾忌地选择表达的方式。这种民众的自主性发布似乎在中国显得尤为地具有意义。而社会生活的多元趋向,意识形态束缚的日渐谈化,话语权正不可逆转地在向普世回归,网络科技为此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也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性表达空间,读者需要在这种选择性中进行一次新的社会形象的认知与重组。这是以往从没有过或尝试过的传播和展示的经验方式,也是一种新的更为自主的表达机制。其意义不仅在于用一种新的表达,还在于触碰了我们惯常的批评与阅读的模式和经验,更为我们自身的存在记录了自主意识的历史。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批评的主导趋势不再是强化学术品质和理论含量,而是变成一些消息、奇闻、事件和无聊的谩骂。因此,在形成公认的大众趣味方面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美术批评与大众传媒紧密结合之后所形成的面目,对于公众而言,他们可能并不具备这样的判断基础,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需要一种审视媒体的目光,需要另一种媒体批评。这种媒体批评的内容可以包括:对于媒体相关报道内容的评析;对于媒体报道、图书市场营销与读者认知三者互动关系的描述,对于媒体从业者角色意识与职业道德的评价等等。

第三单元:艺术与空间

主持人:费大为、李彧莎

拟邀请名单:

发言人:陆蓉之、伊尼卡.顾蒙逊、陈侗、房方、卢杰、罗伯特、乐大豆、冷林、叶永青、胡昉、吴方洲、郑怡敏、田霏宇

以往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空间主要指美术馆等公共艺术空间。近些年各种国内外的画廊纷纷在一些大城市建立,而带有loft性质的艺术空间、艺术中心等更是不断兴起。这里就涉及到如何定义这些新兴艺术空间的概念、性质,以及其经营运作的模式。

这些艺术空间的出现,改变了九十年代当代艺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战方式,使实验艺术和商业运作的矛盾之间找到新的可能性,产生了一种既带有实验性,又带有商业性的双重身份的艺术空间的出现。这些空间为当代艺术的活动场所提供了一定的稳定性,渐渐摸索出一些新的游戏规则,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什么?他们在那些层面上影响了当代艺术的创造?它们与美术馆和商业画廊的区别在哪里?中国是否有可能产生出非盈利的艺术空间?如果有的话它将如何运作和生存?现存艺术空间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的讨论拟邀请一些艺术空间的主持人和经营者就此展开交流与讨论。
[板凳:2楼] guest 2007-04-13 11:56:25
怎么参加??直一接去就可以吗?
[地板:3楼] ashasha 2007-04-14 10:22:48
文字可以啊,论坛是免费开放的
[4楼] guest 2007-04-14 10:29:12
这个活动看起来还不错,到时候去看看。
[5楼] guest 2007-04-14 15:12:11
感觉是个很有学术性的活动,到时候听听去
[6楼] guest 2007-05-09 06:21:2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