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阿斯巴甜”艺术小组:在这个无聊的时代,让我们看看GIF吧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578   最后更新:2015/07/07 08:27:36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5-07-07 08:27:36

来源:798艺术

阿斯巴甜是由瞿潇和刘风雅发起的独立艺术小组,成立于2012年。通过艺术项目,阿斯巴甜一直探索当代艺术是否能够更加独立且自由的存在。“Update微博计划”是阿斯巴甜的第一个网络项目,他们利用微博作为艺术品展示平台,自2012年5月16日开始每日更新一件作品。在“Update微博计划”中,阿斯巴甜用日常之物解构惯有的认识,通过拟设再造,传达出的轻松甚至无聊的感觉,不给观众造成任何解读的压力。2013年,阿斯巴甜第二个网络艺术项目“Aspartime收藏计划”通过淘宝平台,以两元的价格出售作品、想法及互动行为,将艺术收藏变成一种自由便捷的大众消费。2014年,制作GIF格式的影像成为了阿斯巴甜最喜爱的创作方式。这种在网络盛行,便于传播,循环播放的特性符合阿斯巴甜一贯的艺术创作精神。将这种信手拈来的想法迅速地植入到一个looping的动画中,随意地拍摄、拼贴、涂鸦、剪辑、破坏。

展览现场


《艺术汇》:阿斯巴甜的名字是如何来的?

阿斯巴甜:在喝可乐、酸奶的时候,会看到以种叫阿斯巴甜的物质,它是代糖,本身没有什么营养,这是为了提升口感,是比较有争议的元素,有点让人说不清楚的感觉,又稍微能干预到人的生活,正是我们当时状态的真实写照。

而我们把它的英文名字改为Aspartime,其中的“part time”又契合了当时的状态——一种非职业性的。我们不想给自己界定为全职艺术家,或者说艺术家这个职业本身就是非特定的,从事其他职业的人可以成为艺术家,艺术家也可以从事很多事情,所以我们试图模糊对于艺术家的严格定义,而阿斯巴甜从中英文两个方面很契合。

展览现场


《艺术汇》:《壳》这个展览的创作灵感是什么?


阿斯巴甜:自己本身就很喜欢GIF图,于是以“日”和“夜”命名,做了一段时间GIF作品。之后发现网上有大量的GIF图,就把它们作用素材使用。发了那么多的“日日夜夜”之后,觉得应该往前走一步,于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做了很多尝试,曾经试图把GIF涂鸦或者拼接,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效果,因为GIF本身具有短小和不断循环的特性,对它的破坏和干预都会让他的特色消失,最后决定“爱它就要保护它”,我们只做GIF的搬运工,于是便出现了“壳”的想法。


我们想借一个更搞笑的想法,给网上很弱的两三秒的小的GIF图做一个硬的、精美的壳,所以在材质上用了亚力克,它颜色鲜艳,质感像糖一样软硬适度,还选择大理石这种奢华的装饰材料和漆面的对比,加强它的工艺性,把它包装成精致的产品。


我们想提出的是:是不是这种水果色、特别光滑与洁净的表面,能让人产生消费的欲望,而消费是否成为当下创作的动力?于是便把GIF包装成精致的产品,让它保存下来,以至于能够被收藏。

展览现场


《艺术汇》:作为策展人,谈谈你对阿斯巴甜的认识?


毕昕: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意义决定的时代,电影里连贯的一个剧情,如果突然按暂停键,截取其中的一段,它与电影本身就不一样了,似乎有了新的意义。在我看来,阿斯巴甜不再去创造一个真实的、原始的符号,因为在他们眼中,这在当下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也没有什么力量,反而小的事情、没有力量的事情,却最有力量。我们生活在一个知识爆炸、信息泛滥的的超文本时代,创新这个词的含义已经发生的变化,更多的是编辑、整合,或者是不同语境下的解读。阿斯巴甜是一个真正创造虚无的团队,他们把无聊这件事看的很重,因为人生的大部分状态就是无聊,不是我们没事情做,而是太多事情可做了,在无从筛选到时候,通过编辑再创造,往前走一步,这就是阿斯巴甜所带给我们的。


《艺术汇》:前言中特别提到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不要去寻找意义,只看用途。”谈谈对它的理解。


毕昕:现在很多人在不断的发掘做这件事的意义,在现代人看来,一件事如果没有意义、没有创新,或者深刻的意义,就会怀疑这件事是否值得去做。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伪命题,或者说不值得思考的问题,假如这就是无聊本身,我们是否可以接受这个答案呢?阿斯巴甜所做的是对意义的抵抗,从这个死循环中跳出来,对每一件事保持一个批评家的距离来看这件事,并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或者方式,通过这个灵活机动的有机体,再跳到下一步,但是没有人知道下一步是什么。(采访/撰文:王晓睿)

壳“ké”—— 阿斯巴甜个展


策展人:毕昕

开幕时间:2015年7月4日, 16:00

展期:2015年7月4日—2015年8月2日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