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帕雷诺回顾展展评——巴黎之怒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895   最后更新:2015/07/02 15:09:17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5-07-02 15:09:17

来源:ESTRAN  翻译:Lou

译者按:

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的回顾展《无论在哪儿,无论在哪儿,世界之外》(Anywhere, Anywhere Out of the World,2013)是巴黎近三年来最具代表性、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当代艺术展览之一,同时亦是东京宫“创造独特世界”策展路线的开端。帕雷诺既是受邀举办回顾展的艺术家,又是策划这场展览的策展人,双重身份促使了人们在展览中体会到一种身处某个复杂完整的作品内部的感觉。帕雷诺作为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在《关系美学》中多次提及的艺术家,透过其作品思考的始终是现代性的逝去,在其阴影之下的当今社会,以及令人忧虑的未来。因此在他作品中反复出现的“鬼魂”元素,所指涉的并非任何一个具体形象,而是在今天社会中挥之不散的“现代性鬼魂”。

菲利普·帕雷诺(Phillip Parreno),1964年生于阿尔及利亚,法国当代艺术家,现生活与工作在巴黎。


本文译自刊登在当代艺术策展月刊《展览人》(THE EXHIBITIONIST,另外一层词义是:爱出风头的人)2014年第十期,由策展人皮埃尔-弗朗索瓦·加尔平(Pierre-François Galpin)撰写的展览评论《巴黎之怒》(Paris Spleen)。文章英语原文可以登陆月刊网站the-exhibitionist.com搜索浏览。

《展览人》(THE EXHIBITIONIST)官方网站



巴黎之怒

《无论在哪儿,无论在哪儿,世界之外》是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于2013年秋季在巴黎东京宫举办的一次精彩的回顾展。展览的标题援引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法国象征派诗人)1969的一句诗 "n'importe où hors du monde",反映了其作品萦绕在忧郁中的一代观念艺术家所表达的共同情感——一种如波德莱尔所说的“愤怒”(Spleen)。帕雷诺的展览以及作品与诗句产生共鸣,并将这代艺术家的态度演绎成多种图像、隐喻和符号。如帕雷诺的展览想象的那样,十九世纪中期的浪漫主义诗人形象就像是当代艺术家:一个在我们的社会中精心策划着焦虑渴望和伤感怀旧的充满灵感的灵魂。

菲利普·帕雷诺,安娜(Anna),1993


为这次回顾展,帕雷诺承担起东京宫的全部空间。与回顾展是典型专题性展览的常规相悖,艺术家同时邀请了与他同年代的其他艺术家诸如利亚姆·吉利克、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雷斯特、道格拉斯·戈登、皮埃尔·于热和提诺·赛格尔等(Liam Gillick,Dominique Gonzalez-Forester,Douglas Gordon,Pierre Huyghe ,Tino Sehgal)也在展览中投入自己的作品,与帕雷诺一起共同创造这个展览。这些引人入胜的影像装置、行为、声音装置、雕塑作品在展览标题牵引之下汇聚在一起,共同演绎了一幅浪漫主义的,带着早期现代性气息的景象,展览中充满了象征符号、黑暗的图像、人声和对鬼魂与机械的着迷执着。在东京宫这样一个冰冷,具有灵异气息的混凝土空间中,帕雷诺的"愤怒"通过剪影与回音现形,仿佛是来自于另一维度或另一世纪:在我们如今的世界之外。

普·帕雷诺,随风飘舞的雪(Snowdrift),2013


如同帕雷诺的许多展览一样,声音为整个展场裁度出抑扬顿挫:展览中的声音主调即是由钢琴自动演奏的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tky)为芭蕾舞剧《彼得鲁什卡》(Petrushka,1910-11)创作的配乐。彼得鲁什卡一曲讲述的是一个玩偶被创造者赋予生命的故事,在芭蕾舞剧的最后,玩偶死去而魂魄犹在,并仍旧在创造者的晚年对其纠缠不休。而“Ann Lee”这个形象就是帕雷诺自己的彼得鲁什卡:这位年轻女孩是帕雷诺和皮埃尔·于热在1999年的日本一个工作室中买下版权的日本漫画角色,二位艺术家根据此角色为主题衍生出多个艺术计划。在这个展览中,“Ann Lee”既是虚拟的同时又是真实的。帕雷诺和于热2002年在与此回顾展同名的影像作品《无论在哪儿,无论在哪儿,世界之外》中设定了这个角色的性格,这段影像在展览中被安置在一个地下梯形剧场中放映,同时伴随提诺·赛格尔2011年同样根据这个角色创作的行为作品《Ann Lee》:一位真实年轻的小女孩扮演了Ann Lee出现在剧场中,忧郁的向公众讲述她是如何与上述艺术家相遇的,以及表达自己希望成为人类一员的愿望。

利亚姆·吉利克,雪中工厂(Factories in the snow),2007

菲利普·帕雷诺&皮埃尔·于热,无论在哪儿,世界之外(Anywhere Out of the World),2002

提诺·赛格尔,Ann Lee,2011


其他在帕雷诺作品中如游荡不灭的灵魂一般的角色,尤其是在一些令人难忘的影像作品中,其灵感大多是受到二十世纪大众文化中那些地位如同文物一般的名人以及体育明星的启发。有一些作品确实是在其死后创造了"还魂"一般的角色,比如玛莉莲·梦露,她的声音和笔迹出现在帕雷诺2012年在纽约华道尔夫酒店(Waldorf Astoria Hotel,梦露1955年在酒店的便签纸上留下笔迹)拍摄的电影短片《玛莉莲》(Marilyn,2012)中 。这位遭受厄运的女演员在科技的帮助下再度复活:电脑过于完美的模仿生成了她的声音,在"玛莉莲"描述着她的酒店房间时,机器模拟手同时模仿着她的笔记,书写着一封信。在东京宫最底层中,有一个房间专为帕雷诺与道格拉斯·戈登合作的作品《齐达内:一副21世纪的肖像》(Zidane:A 21st Century Portrait)。通过率17个不同视角的摄像机,这些影像描绘了法籍阿尔吉利亚裔足球运动员齐达内(Zinedine Zidane)的一场球赛。与梦露不同的是,齐达内至今仍然活着,然而这些活动的影像却将他表现的像是一个鬼魂——作为一个体育明星来说。虽然影像呈现的是近期事件,然而这位球员却似乎属于已经逝去的荣耀光景——魂魄般的幻象飘荡于各个屏幕中,培养着人们的幻想。

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雷斯特,秘密书店(Secret Library),2013

菲利普·帕雷诺,亲笔签名(Autograph),2013

菲利普·帕雷诺,玛丽莲(Marilyn),2012

菲利普·帕雷诺& 道格拉斯·戈登《齐达内:一副21世纪的肖像》(Zidane:A 21st Century Portrait),2006


在不同媒材的交叉之处,具有主题上的一致性。雷诺将他一部分灵感来源归因于被称作“总体艺术”(Gesamtkunstwerk)的概念,这一概念最初源于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用以形容一件同时总结或综合不同艺术形式(包括视觉、诗歌、音乐、戏剧)的艺术作品或是一种浸入式的美学(immersive esthetic)。对于观众来说,这次的观展体验确实是总体的。《无论在哪儿,无论在哪儿,世界之外》这个展览对于帕雷诺来说本身即是一件作品。当我穿行于展览空间中时,我发现自己被沉浸在多元的声音中彼得鲁什卡钢琴配乐,机械运转的声音),图像(在屏幕上、画框中和影子里),以及文字(被写在可变换的数码标签上,《闪烁的标签/the Flickering Labels,2013》,或借由机器被读出),所有这些元素都如同是一场音乐会般彼此配合呼应。

菲利普·帕雷诺,闪烁的标签(the Flickering Labels),2013


如果说这场展览表现了一种艺术的综合,它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极具说服力的通感(Synesthesia,另一个由波德莱尔发展出的想法,指的是人类不同感官间的相互联通之处),空间中混凝土的潮湿,投影仪的温热或是秋冬冷峻的空气——帕雷诺可能并无意在东京宫中设置不同的气味,然而在观展的视觉进程里,这些气味都成为黑暗空间、展场地下室的气氛、游魂般的机械声音、高科技玩具移动的图像之间彼此交接和互相警惕的信号。同时产生于嗅觉上与头脑中的体验,这些效果展现了一个机械又冰冷的平行世界的预示一般的视野。帕雷诺在这次展览中亦唤起了"一种卡夫卡式的维度,有着偏执狂想一般的逻辑"。

诚然,如此仔细与浸入式的情景设置需要一些规则与结构。这场展览根据一条非常明确特定的路线被尽可能精确的组织和布置。四台演奏着的钢琴贯穿展览整个旅程,彼得鲁什卡的节奏控制着影像作品和装置作品《丹尼街》(Danny La Rue ,2013)中16件雕塑闪烁变化的频率。这种一致性也会一直延伸至观展者。我在观展时既为自己毫无计划的行动感到迷惑,同时又被这种状态迷住了,而这种状态也同时应验在我周遭的每个人身上,就好像是我们本就了解,或者说都被下过指示,知道如何在这宽广却又封闭的空间中移动一样。

菲利普·帕雷诺,丹尼街(Danny La Rue),2013


策划自己的回顾展就像是将自己的过去唤醒并让其再生一般,然而却是以鬼魂的形态:过去的艺术作品,过去的合作,以及没有被意识到的方案。帕雷诺在可演化的装置作品《褪至黑暗》(Fade to Black,2013)中,一系列萤光涂料印刷的图像被挂在白墙上,这些图像描述的是他仍未完成的一些方案;这些印刷品在需要光的照射后,其荧光图像才能在黑暗中变得可见;相反,在持续有光的情况下,萤光图像又会因失去光而消失。这件作品暗示的是面对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件时,一种混合的怀旧感伤,同时在面对这些目前还未发生的事件时,又怀有一种动人又坦诚的接受。帕雷诺的恶意讽刺是不同于波德莱尔的。他对作品情感的投入与忠诚(emotional attachment),与其他艺术同仁合作的重要性,被过去的魂魄纠缠的承认,对未来的忧虑,这些使得帕雷诺的作品中有一种独特的紊乱不快。帕雷诺邀请观众与艺术家允许鬼魂纠缠我们的现实存在,而不是因逃离(或否定)这个世界让鬼混的纠缠变得无休无止。当人们因整体景象感到惊讶时,一种孤独感也从各个角落浮现生根——甚至是很矛盾的说,这种孤独就产生在展览的观众处身于(众多)其他人当中之时。也许这就是一种理解21世纪版本的波德莱尔式愤怒(spleen)的方法。

菲利普·帕雷诺,褪至黑暗(Fade to Black),2013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