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系研究生的毕业展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657   最后更新:2015/07/01 20:47:29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5-07-01 20:47:29

来源:瑞象馆

文 / 刘张铂泷  

图片由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系毕业生本人提供


当毕业展布置完毕开幕之后,出国读书的三年生涯也终于划上了句号。还是先从我们专业的名字来介绍吧,每次被问及的时候都要稍微解释一下,我们系的全称是“摄影,录像及相关媒体”(Photography, Video and Related Media),并不是单纯的摄影系。当然,最开始我也以为所谓“摄影,录像”只是拍照片的拍照片,拍视频的拍视频,后来慢慢发现,摄影和录像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静态与动态影像通常是结合使用的手段。再说“相关媒体”,这个概念其实就很广泛了,行为艺术,网络艺术,装置艺术,或者传统的雕塑、绘画,都可以叫相关媒体。因此,在我们这样一个系里面做什么样形式的作品都是允许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限制。从近两年学生的作品来看,混合媒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摄影和录像是多数人进入这个系的初衷,但当走出这个系的时候,多数人的创作都不再只是专注于一种媒介手段。这个月的展评我就自卖自夸地介绍一下我们系的毕业展,来看看所谓的“摄影系”里面的学生都在做什么。

Quinn Tivey, pet my hair and tell me im pretty


第一个介绍的作品是Quinn Tivey的“pet my hair and tell me im pretty”。作品的标题来自一张selfie的标题。如果不熟悉selfie这个词的话,容我解释一下:这个近两年流行起来的词特指用手机或者网络摄像头(webcam)拍摄后上传到社交网络上的自拍照。Tivey的整个作品就是围绕selfie展开的。在2014年的时候,他建立了一个名叫0x25.tumblr.com的博客,这个博客由一个电脑程序运行,大约每15分钟从网络上随机选出一张selfie,然后将这张照片的所有像素打乱重排,形成一张类似于电视机雪花屏的图片,所有形成的这些抽象图片就成为了博客的内容。这个自动运行的博客如今有超过40000张图片,在浏览的时候不停下滑近乎无穷。selfie的流行是社交网络文化的一个必然结果,人们通过自拍上传的方式在网络上建立起自己的身份,但是当所有人都开始这样做的时候,个人身份就被淹没在了无法区分的海量信息之中。Tivey的博客就揭露了这种身份建立的无效,当图像变为抽象的之后观者无法进行识别,还原成了最接近网络图像的原始形态——像素的拼合。

Quinn Tivey, detail crop square


在具备了这些抽象图片的素材之后,Tivey在其中选择了一些,将它们制作成了三维的物品,他称之为3D光栅(3D lenticular)。他将不同明暗程度的像素进行区分,分别打印在光栅上,然后再将几张光栅叠加起来,以灯箱的形式照明,这样一来在观看的时候就产生了3D的效果。灯箱以胡桃木做装裱,尺寸接近传统肖像画作品的大小(约60×90厘米),以此在象征意义上将其制作成一幅肖像作品。当站在这些3D光栅前的时候会产生一种浸入式的感受,尤其是在黑暗的房间中,3D像素会使人有眩晕的感觉,这是只有亲临现场才能有的体验,诞生自网络的产品变为了非网络物品,原本被淹没在海量信息中的selfie以抽象形态在物理空间中重生。除此之外,Tivey还对其他人在网络上转发0x25博客上的抽象图片进行了追踪,将转发的页面截图打印出来,用半透明的亚克力覆盖在上面,将其中一些位置镂空,成为一幅有选择性的图片组合。通过选择、转发、制作这样一系列的行为,图像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和实际的物理空间中流动起来,在不同的语境和环境中不停产生新的意义。

Júlia Standovár, Hungry Hungarians


第二个要介绍的是一个相对传统的摄影作品,Júlia Standovár的“Hungry Hungarians”。还是先从标题说起,Standovár是一个来自匈牙利的姑娘,作品的标题可以直译为“饥饿的匈牙利人”,这个标题是一个双关语,饥饿(Hungry)与匈牙利(Hungary)谐音。作品的最终呈现形式是一本摄影书,整本书的内容一共由5部分组成:黑白的匈牙利女人肖像,Standovár对这些女人进行文字采访的手稿,家庭照片,与家庭照片相关的文字,以及文字中提及的食物菜谱。表面上看这本书像是一本家庭自制食谱,实际上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抗议手册,表达了对匈牙利政治的不满。因此,标题所说的“饥饿”既可以理解为对于食物的饥饿,也可以理解为对匈牙利政治权力的饥饿。Standovár认为,自2010年Fidesz在匈牙利掌权以来,政府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控制人民的生活,正在形成一种非自由的民主政体,这使得她对于政府十分失望,因此试图通过这本书表达对于政府的不满。

Júlia Standovár, Hungry Hungarians


这个项目始自一系列黑白女性肖像以及对她们所进行的采访。这些女性全部为匈牙利人。肖像中的女人或手持一种匈牙利的传统食物——腌黄瓜——或将之摆放在面前。这只腌黄瓜带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是一种文化象征,其次它是对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再者它是贯穿这本食谱的原材料之一。在采访中,Standovár询问了拍摄对象对于国内政治的看法以及她们最喜欢的一道匈牙利菜肴,并且她邀请所有人就这道菜肴以及她所关注的话题写下一段文字,这些话题涉及公共教育、反犹太运动、移民、对艺术界的控制等等。在文字的旁边,会配以其中提到的她们最喜欢的这一道菜肴的图片。这本书在设计上的有趣之处在于,书本身是从中间对折的,因此当读者第一次翻开的时候首先看到的是充满家庭温馨气息的菜肴照片和肖像中的人物对菜肴的介绍。当读者把对折的书完全展开后将看到里面的人物肖像以及采访手稿,人物肖像的冰冷气息配合对政治的控诉与食谱和家庭照片的温馨组合形成鲜明对比。

Gustavo Murillo, Synthetic Eyes


第三个介绍的是一个录像作品,Gustavo Murillo的“Synthetic Eyes”。这个作品来自Murillo对电脑视觉(Computer Vision)的反思。计算机视觉基于一种反馈机制,原始数据输入系统后进行处理,输出的数据同时反馈成为原始数据,进行下一轮的处理。这种反馈机制使得计算机视觉能够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达到“理解”图像,从而产生有意义的数据的目的。Murillo与一所大学的实验室合作,使用实验室开发的电脑视觉程序拍摄录像,试图为观众展现电脑视觉“眼”中的世界。在这里给“眼”打上双引号是因为电脑视觉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视觉,而是使用将图像转换为数据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达到认知外部世界的目的。这一过程实际是不可见的,但是Murillo将不可见的过程转换成了可见的录像,给观者带来一种认识电脑视觉的可能性。他选择的拍摄地点是位于纽约布朗克斯区的植物园,在不同的季节他沿着相同的道路进行拍摄,从而让电脑视觉能够对相同场所的不同样貌进行记录,从而完成处理、反馈这一过程。

Gustavo Murillo, Synthetic Eyes


在Murillo的录像中我们看到的只是一条条代表着电脑视觉识别外部世界的方式的抽象白色线条,并且最终的视觉呈现并不是电脑视觉的处理过程。实际上他的作品试图揭示一个更深的问题:我们眼前的图像只是一个巨大运转机器的最终结果,相对于这个图像来说,不可见的机器运转机制才是更需要关注的。这与媒体的运转方式是类似的,一张最终印在报纸上的图片并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产生图片的机制。在展览的最终呈现上,Murillo也有意选择了一种不适于人眼观看的方式,三屏录像同时播放,表现出对同一现实进行处理的多层次信息,由此观者在观看的同时也体验着电脑视觉处理与反馈信息这一运行机制。技术的发展和异化给我们提出了伦理上的问题:是谁在观看?以及为什么要观看?

Taner Besen, Belief


最后介绍的这个作品是来自Taner Besen的“Belief”。Besen的作品想法最初源自对土耳其政治现状的讨论,他将政府官员喻为“泰坦”(Titan),他们将自己塑造成神一般的巨人让人民崇拜。为此他建立了一个网站,记录在他研究土耳其政治现状中的想法。在某个时刻,他突然发现自己做网站的这种宣传方式变得与他所说的“泰坦”并无二致,因此他放弃了这种做法,决定以更抽象的方式来展现他对于这个系统的思考,也就是“Belief”这部12分钟长的电影。虽说他将这个作品称为电影,但其实“电影”只是作品中借用的概念。电影中的主角是一个坐在房间/机械(room/machine)中的男人,他在向观众阐明他们正在观看的是一部电影。这个男人宣称拯救世界就要掌控图像的传播。他呼吁观众以革命的方式推翻控制他们的力量。在电影播放的过程中,这台机械突然出现了故障,男人的面容变成了许多人脸的叠加,现实开始出现裂痕,电影空间与现实空间的界限开始打破。下一个画面中,现场观众的影像出现在了屏幕上,男人正站在舞台上继续他的演讲。革命是唯一自由的时刻,当一个系统建立起来时,它也就与它所责难的被取代的系统毫无差别了。电影中的男人成为了他本身反对的事物。

Taner Besen, Belief


Besen的电影是一场专为剧场空间制作的放映,他的目的是给观众提供一次在物理空间上与控制系统面对面的经验。在Besen看来,这台机械将剧场视作对于它的权威的威胁,因为剧场在放映之前就已经将自己的规则施加在了观众身上,这也是为何它试图将电影中的房间与剧场融为一体,将剧场纳入自己的控制领域。


从我这四位的同学的作品中,可以大致看出我们这样一个“摄影系”都在做些什么。对网络时代摄影媒介属性的思考,以摄影书阐释自己的政治诉求,模拟电脑视觉引申出对技术发展的忧虑,以图像打破屏幕与剧场空间的界限,每一个话题都真切地表达与当下发生的关系,每一个都不纠缠于对摄影、录像这些媒介的使用。从摄影发展到“摄影及录像”再到“摄影,录像及相关媒体”,从这个系的名称变迁也能看出摄影在当代艺术中走过的脚步,媒介不再是首要考虑的因素,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想法才是创作的最终驱动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