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艺术是个什么鬼?——由跨媒热引发的现象观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1   浏览数:2521   最后更新:2015/06/13 13:43:38 by guest
[楼主] 小白小白 2015-06-13 09:53:44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邹萍

       2015年5月28日晚,北京故宫,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巅峰之夜正在举行,当晚揭晓了三项大奖。其中,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由林科获得,年度艺术家大奖由张培力获得。

  这两人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的师生。

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家大奖获得者张培力

第九届AAC艺术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获得者林科

  第二天晚,杭州转塘,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体育场,国美2015年毕业展高大上的开幕式正在进行,高潮项目之一是许江院长致辞,忽然,他从辞藻华丽的论述中看似脱离般点名表扬了一个人:跨媒体学院的博士毕业生汤南南及他的影像作品《铸浪为山》。

  随后,《铸浪为山》便出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大屏幕上并滚动播出。

  很多人都说,当晚的人生赢家是跨媒体学院。

  而位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则有个到2015年已经十一岁的实验艺术学院,创办之初万分艰难,甚至遭遇了一些人拼了命的阻扰,直到靳尚谊先生发话说“要改革就不要怕乱,先办起来,出现问题再说。”才得以推进。

 命名之争和招安之说

  国美的“跨媒体学院”、央美的“实验艺术学院”再加上川美的“新媒体艺术系”,目前国内几大知名艺术学院对当代艺术的关照已经至少产生了三种命名,2015年6月5日,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青生、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吕胜中和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教授邱志杰等人曾经在某论坛上争论过“当代艺术”纳入学院系统后究竟应该叫什么,各有各的理由,也没讨论出结果。

  “‘实验艺术'似乎在标志一种独特的艺术,难道油画系和国画系就没有‘实验'吗?其实各个学科都有其实验和传承的部分,单纯拿出某种东西叫‘实验艺术'我不是特别认可,但是今天它只是个名称而已,不重要,指向的东西才重要,它指向的就是当代艺术。”在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院长高士明眼里,所有学科门类都存在着“实验”,“实验”应该是一种自我批评与自我颠覆的方法而非门类。

  “跨媒体、新媒体只能说是‘实验艺术'所用的语言形式或工作方法之一。”央美吕胜中的观点如此,而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则认为“实验艺术”不能等同“当代艺术”:“‘当代艺术'是一个泛指的概念,正在发生的所有作品都应该叫‘当代艺术',‘实验艺术'可能更多强调的是创作的前沿性、实验性和研究性。”

  命名似乎很混乱,不过就全国范围而言,“实验艺术”之名占多数,2015年教育部还正式颁发了“实验艺术”的专业批文,看起来,“实验艺术”似乎是正宫。

  只不过这个正宫之名一直伴随着另外一个词:招安。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院”成立时便引来当代艺术家被“招安”的质疑,2011年当代实验艺术委员会成立,又使“招安”一说再次兴起,再到2014年,全国美展设立实验艺术版块,“招安”之说又尘嚣日上。

  对此,吕胜中淡定表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的艺术家们大都以欧美准则做艺术,有的直接去了外国,以中国身份的独特性进入西方主流,那是不是也算被‘招安'?中国的问题很多,如果选择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工作,或者当一个艺术家,重要的是要在很多限制中开辟自在的空间。比如,体制内的大学要办‘实验艺术'专业,带有官方性质的中国美协要成立‘实验艺术'专业委员会,这终究不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如果能够对中国的文化艺术与教育有益,不管个人‘安'与‘不安',做了又有何妨?”张杰则明确表示这不是招安:“当代艺术虽然有强烈的批判性,但我个人认为它与学院教育或政府对艺术的价值取向有时候并不矛盾,当代艺术的探索性、实验性和学院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系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高士明同样不太考虑“招安”这个说法,因为“学院其实也是一种媒介,当代艺术并不是以非官方和反政府作为它的属性,其实很多时候它面对的现实更复杂,学院的优势是它的持久性,江湖的自由反而有它的虚假性。”

“实验艺术”迅捷的发展之路

  时间倒回三十多年前,1978年,中国开始全面实施改革开放,从“文革”梦中惊醒的艺术教育领域一直努力摆脱艺术创作的陈旧模式,期望获得与时代同行的正确途径。从星星画展、八五新潮、中国现代艺术展等,再到2000年上海双年展,中国的当代艺术走过了本土-国外-本土的节奏,官方态度的缓和使当代艺术在国内迅速成长壮大,直至2015年6月,艾未未个展忽然间在北京遍地开花。

2015年6月5日实验艺术委员会首届学术论坛(西安美术学院)现场

  这三十多年间,中国社会大步向前,与社会关联十分紧密的当代艺术以潜力股的态势持续走高,特别是近五年,在中国大地快速取得高度的社会认知。对此现象,有人敏锐感知并及时采取行动,“2010年我们遇到了世博会,接触以后,大家感觉到社会层面里视觉文化、技术媒体、视觉生产的认知改变了。于是我们决定将所有当代艺术和展示视觉创新的东西凝聚在一起,重新建立一个学院。”高士明回忆起那时的“触动”,语调已趋向平和。2010年9月12日,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挂牌成立,并被美国《亚太艺术杂志》评为“亚洲最值得期待的当代艺术教育机构”。

  接下来,2011年,中国实验艺术委员会成立。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主任谭平认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必然,必将扮演重要角色。”

  2014年,实验艺术历史性进入全国美展,首次以独立展区的形式为大众呈现了中国实验艺术生态面貌。随后,实验艺术专业被教育部公布为新增艺术专业,意味着实验艺术正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教学中。

  2015年6月5日,“2015·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首届学术论坛”在西安美术学院举办,全国各大美院实验艺术相关负责人齐聚,深入探讨了实验艺术与教育的关系,试图在当代艺术以实验艺术为名进入学院时,找到某种方向和定位。

艺术学院各自的应对

  全国八大美院中,央美与国美对当代艺术的关照甚早,但二者气质不一,央美的实验艺术学院正式挂牌不到一年,却拥有十一年的运作经验,其从造型学院脱胎而出,具有严谨的正统血脉,而国美则更具批判自我的勇气,2010年跨媒体学院成立,五年后就完成了一次大的系部调整,问及这一调整频率,高士明乐呵呵表示:“还会有,因为我们是生产愿景的机构,‘变'是唯一的常态。”

  其他美院则在立足自身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建立与当代艺术的不同关联,努力区别,认真生长。

中央美术学院:十一年的实验艺术研究院

  中美从2004年开始筹备实验艺术专业,2005年正式成立实验艺术工作室,挂靠于油画系。2007年工作室改制为造型学院之下的实验艺术系,2013年开始为实验艺术学院(筹),2014年9月正式挂牌。“实验艺术在央美已走过十一年历程,使命与责任重大,步履艰难而周折。初始阶段,人们普遍对它是一种矜持或质疑的态度,要获得广泛的认同并不是那么容易。一开始做这个事情时,学术委员会作为议题讨论了一天,有部分人担心它的出现有可能搞乱原有的教学结构,几乎拼命的阻挠。到了下午还是靳尚谊先生讲了话,说要改革就不要怕乱,先办起来,出现问题再说。有质疑才可以把事情做的更严谨,我们就是在不断地听闻质疑、自我质疑之中成长起来的。后来我在校园内遇到靳先生,有两次他都主动和我说:听说你那一块做的很好啊,很红火啊。这更让我觉得美院办学一贯当随时代的立场与敞亮的学术襟怀。其实,叫个学院或叫个系的名称原本并不重要,社会上之所以看重,是因为这标志了实验艺术在学校整体专业结构中的明确定位,它是当代专业艺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吕胜中在实验艺术委员会首届学术论坛上如此描述这十年。

  2015年,央美实验艺术专业面向社会招收本科生,采取单独招生方式。实验艺术学院采取导师工作室制,设置十二个工作室,长期建设的目标是面向全部的学历与学位层次。

中国美术学院:无墙的学院-跨媒体学院

  “我们对当代艺术并不满意,其实都希望改变这个游戏。跨媒体学院刚成立时就有两个自我界定:没有学院派的学院和没有围墙的学院。所以我们有非常多的工作都是超越了当代艺术的圈子。”高士明对跨媒的定位其实很高。

  中国美术学院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和介入布局甚早。早在1980年,国美的媒体艺术探索即成为中国新兴媒体艺术史的先声。2003年到2007年一系列系科的创建,不断推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同时也不断地为当代艺术教育开启新的篇章。

  “其实我都不太愿意说是国内第一,但确实这件事只有我们做。2003年的时候,张培力老师主持的国内第一个新媒体艺术系成立,同时1995年创办的综合艺术系和综合绘画系改组成了综合艺术系,另外一个是我创办的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当时是比较明确的要孵化中国第一个策展专业,用的概念是‘展示文化',一开始它就有扩展艺术界视野的打算。2003年时这2个系和1个研究中心正式成立,2010年时就合并成为跨媒体学院。其实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在艺术人文学院已经成立了策展系,后来我把策展系的主要内容归并到跨媒体学院,在这个过程中就形成了跨媒体学院5个工作室和3个研究所的格局,其中策展专业当时改组成当代艺术和社会思想研究所,这个改组和跨媒体学院整个大的思路是连在一起的。”谈起五年前学院的创办历程,国美跨媒体学院院长高士明表情冷静,但声音依旧可辨青春豪气。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结构分布一览表(2015年6月前)

  从2015年开始,跨媒将现有的五个工作室重组为三个系科:1.实验艺术系(Experimental Art Department),立足当代艺术系统,以观念带动实验,以艺术开发媒介,打造跨媒体学院的“新艺术”板块;2.媒介展演系(Media Scenography Department),面向会展文化和社会各界表演平台,以体验式空间、叙事性环境、表演性媒介,建构跨媒介展演公共平台,打造跨媒体学院的“超艺术”前沿;3.开放媒体系(Open Media Department),投身开源交互的网络环境,开发全媒体时代的创造性能量,拓展跨媒体学院的“后艺术”疆域。

  同时,学院将增设“总体艺术研究所”和“网络社会研究所”,建立三个系科、五个研究所的院内教研结构,为下一步推行研究院所制打下良好基础,以“专业系科+院内研究所+院外中心”形成三重系统,打造“内外打通”、“多层联动”的“产-学-研-用”互通互动机制,培养具有媒体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当代艺术家和媒介构作者。

西安美术学院:2015年三月拿到实验艺术专业批文

  近五年,西安美术学院以影视动画、公共艺术等为核心,与当代艺术建立连接。2009年4月,学院成立影视动画系,2011年成立实验影像工作室,招收本系本科生。2013年设实验影像研究方向硕士点,2014年更名“实验艺术研究”,招收硕士。“今年三月份,我院拿到教育部批准招收‘实验艺术专业'的批文,也是继去年央美获得实验艺术专业后,全国第二家美术院校申请到此专业。”西安美术学院科办/研究生处处长武小川还表示:“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成立实验艺术系,但今年下半年,学校一定会确定到底如何来发展实验艺术等相关的新兴专业。”

  武小川有五年系主任的经验,对于西安美院如何形成自己的面貌,如何应对当代艺术迅猛的发展,有着自己清晰的判断和定位,“和其他学院相比,我们之前取得的一些成绩,会慢慢汇集成西美的某种特色,我一点不担心这个问题,西安有着天然的强大的历史背景,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有着朴素扎实的艺术态度,以此为根基努力尝试当代的转化,它一直就是我们根本性基因,同时,这里面也体现着一定的容纳能力、吸收能力与化合能力。”

  然而,相对央美、国美的先行者角色和上下联动的态势,西美显得颇为保守,不仅缺乏大的史观构建和自上而下的快速响应与推进,而且即使是自下而上的努力,现在也多停留在工作坊、实验艺术的具体课程等方面的尝试,“现在我们已经形成了共识,要大力推进这个事情。学校希望稳扎稳打,但对于推动这些事情的教师来说,还是比较着急的。”

  天津美术学院:拥有独立校区的实验艺术学院

  天美也拥有独立的实验艺术学院,其前身是现代学院,成立于2002年,已有十三年历史,2014年正式更名为实验艺术学院,拥有天津美院唯一的独立校区。目前共有美术学、设计学、戏剧与影视学三个学科专业,有影像艺术系、移动媒体艺术系、动画艺术系、综合艺术系、摄影艺术系五个专业方向,招收本科和硕士。

  本科三年级会选派十名左右学生到法国进修一年,研究生院还有一个交换计划。五个系的实验教学观念基本上一致,学院当代艺术教育面对的中心问题依然是如何在学院开展当代艺术的实验教学计划。

  天津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综合艺术系主任曲健雄则在实验艺术委员会首届学术论坛上客观表示:“当代艺术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先出于西方,早年很多知名当代艺术家虽出身国内学院,但他们的艺术观念和语言却是反学院的,首先被西方认同,再于国内异军突起。”

四川美术学院:颇具活力的新媒体艺术系

  川美一直强调比较宽松的教学教育环境,在当代艺术领域也一直比较活跃。川美的新媒体艺术系成立于2010年,它是以高科技数字化媒介为主要创作方法进行教学的系科,下设新媒体艺术、图片摄影和影视摄影三个专业方向,分五个工作室,招收本科和硕士。还拥有一个1300平方米的新媒体艺术展示中心,硬件设施齐备、专业特色鲜明。

身处西南,川美一直重视当地的文脉传承,但也十分留意对外界资源的运用。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在实验艺术委员会首届学术论坛上曾简要说起川美新媒体艺术系成立的过程:“我们筹建新媒体艺术系时,比较尊重油画系八十年代办的实验班和持续到2000年以来的实验教学,所以后来把其从油画系中脱离出来成立一个新的系科,同时也参考了国际上新媒体院校和系科设置。2015年第一届新媒体系毕业生毕业,整体水平比较高。”提及川美在当代艺术教育领域的特性,张杰表示:“我们一方面重视国际化,一方面重视本土化。但我们资源有限,老师也不多,所以重点突出新媒体系在数字媒体、高科技领域里做的工作。”如川美新媒体系70%的课程由外聘老师(国际国内)上,通过与国内美术馆的合作、举办国际论坛和国际展览等系统性的交流,加上持续的文字出版工作来突出川美对待当代艺术的个性与选择。

  对于川美自身的地域劣势,张杰十分清醒,但他认为:“每个地方条件不一样。央美的地缘优势和国际资源我们很难相比,可能这是每个地方院校要考虑的,就是怎么把限制转换为创造,把被动变为主动。”

[沙发:1楼] guest 2015-06-13 13:43:38
张培力同志节不保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