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中国实验短片的类别分析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2640   最后更新:2015/06/12 11:54:50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5-06-12 11:54:50

来源:蜜蜂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针对展览、项目所写的文章,涉及诸多中国当代艺术事件,或以旁观者、或以亲历者的身份道出自己的观点看法,涵括多方面知识,内容庞杂;其二是关于当代艺术家的文章,梳理研究了艺术家的工作;其三是作者有感而发的随笔文字,往往于率性自然间窥得作者的情绪与思想。

书中随文附有大量的照片,还原了策展、事件发生时的情境,使读者仿若身临其境,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
作者简介
李振华,曾担任上海电子艺术节的客座策展人及总规划人。参与了2003年在德国卡斯鲁尔市科技媒体艺术中心(ZKM)举办的讲座,参与策划了在沃克艺术中心的“浪潮”项目。曾担任“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项目的制作人,以及2008南京三年展的联合策展人。
好书节选
中国实验短片的类别分析
从1996年开始的中国录像艺术展览,邱志杰、吴美纯在杭州组织的大型录像艺术“现象·影像”展,呈现了录像艺术从1988年开始到1996年之间的发展过程和成果。其中大量的艺术家如张培力、颜磊、邱志杰、王功新、汪建伟、朱加等成为新媒体运动的前奏。1999年在网络繁荣的催生下产生了大批的媒体艺术家,他们不再像以前的艺术家一样,只做平面的和静态的艺术作品,如油画、版画、雕塑、摄影等,或是单屏录像。技术在时间上的转换是迅速的,人们开始习惯于接收电子邮件和不断更新的电脑配置,以达到最好的操作和播放效果,这一发展可以说是民间通过技术革新产生的。在经历了2000年网络泡沫破裂后的中国,面对这个新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巨大成功与失败,开始了更加理性的发展,正在技术趋于成熟的时候,也带来了艺术家创作手段上的完善。其中有些动态的作品,受到来自不同领域艺术家或者个人、公司的整体影响,以及大众社会对当代艺术的直接影响。艺术家的身份也发生了彻底的转变,如之前的录像艺术家大部分是从事平面创作的,有着良好的美术基础,如张培力80年代的绘画,或是90年代初期邱志杰的版画等,而在2000年以后出现的大部分作品,除了杨福东、乌尔善等人还有着美术基础,间接地接受了电影美学的影响以外,大部分艺术家或者作品更多的是来自非美术基础的艺术家、设计师、导演等,作品的风格更加接近电影、动画、综合类别等,而不是当代艺术中的(标准)录像艺术,整个变化呈现出多样化,这让人非常振奋,就其中几个凸显类型说明如下:
1
互动影像
2002

八股歌《News Dance》彩色/3分钟/DV/2002

八股歌作为互动影像的代表,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借助于当今网络发展的互动性的特点,他们通过不断研制作品中的技术方向来改变作品本身的意义。如他们的作品《新闻联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通过随机抓取《新闻联播》电视节目,他们通过实验将一个视频转化为声音(舞曲)系统,这一作品影响了后来产生的音视频类型,是这一领域的前奏。

作品中出现的新闻联播的人物,一方面代表着政府的新闻媒体形象,另一个方面是对自1976年以后的过去的一种回顾,这种穿插着政治意义、群体回忆的视觉素材,被八股歌改成无需语言的舞曲,其表情在停顿与重复之中充满了幽默,而音乐在解构了文字的意义之后成为现场的主体,当然他们是要强调这种声音和影像在关系上的倒置,但是在这个习惯了视觉文化的社会进程中,必然被赋予更多的意义。他们的网站更是如同一个充满了娱乐装置的虚拟游戏机,在上面可以通过不同的改变视觉因素的方法,改变声音效果,一个不可见的与可见的视觉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构成了他们创作互动作品的基础。
2
政治拼贴
2002

曹恺《1969之夏》彩色/7分钟/DV/2002

曹恺的作品《1969之夏》在完成的初期就和他对历史与政治的一种追忆有关,这对所有出生在60—70年代的人都是一种虚幻的回忆,虽然“文化大革命”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对即使是90年代出生的人也依旧产生着影响:一方面是对过去中国的这个文化运动的再发现,一方面是对国外在同一时间的历史产生的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的反思,这两方面构成了这部经典的短片作品,通篇贯穿的是Bryan Adams的《1969年之夏》(summer of 69),正是1969年夏天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上如火如荼的演出现场,中国也正经历着一个如火如荼的“文化革命”的热潮。作品之中的“领袖”被赋予更当代的意义:一种是政治上的,通过毛的挥手所表达的领袖的意志;一种是商业上的流行文化的,通过不可见的演唱者所激励的观众的狂热场面。这种并置的关系和剪辑手法,将同一个时代的重要事件一一展示,具有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对整个70年代的反思,他的作品在简短的7分钟之内把人从现在的社会拉回到一个激情澎湃的历史时期,显然在全球化意识之下产生的对历史中全球的变迁,艺术家通过影像的手段在追述自我价值的同时对当代社会的发展根源,作了非常彻底的讽刺和批判。
3
记录实验
2004

郑云瀚《跟我唱》黑白/3分钟/DV/2004

郑云翰的作品《跟我唱》是一部反映东北矿工生活的MV,通过歌曲《我们工人有力量》阐述了工人这个阶层从过去到现在社会地位与生活情况的变化。影片中有大量真实的场景,记录片风格非常明显,从矿山的全景到矿工面部的特写、劳作的场面,黑白的画面与冷硬的剪辑、特效形成其特有的风格。艺术家对家乡的记忆与在北京的都市生活产生了强烈的对比,通过对一首曾经在60年代风靡全国的著名歌曲进行的视觉再创作,通过歌曲中隐喻的社会变化,影射当代社会中工人的遭遇,从艺术家的视角和对当代文化的理解呈现了一部不同于一般影像作品的意义、价值和思考。利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将真实、权利、价值、身份等几个重要的社会元素,通过MV的方法呈现出来。
4
中国文人影像
2001

杨福东《后房,嘿!天亮了》黑白/13分钟/
35毫米胶片/2001

杨福东《后房,嘿!天亮了》这个作品被广泛推崇和传播的13分钟长短的影片,是通过传统的媒介35毫米胶片拍摄的,在美学上传承了中国山水、人物画的风骨,淡淡的黑白影像,人物的静态动作和姿态,几乎没有任何对白的人物关系构成了影片。只有姿势、动作和音乐的短片,通篇没有对话,静态的如绘画,动态的如摄影,在影片中被混淆,有着默片的联想空间。作品在怪诞、无聊、乖张的动作之中展现了一个奇异的中国现实社会景象,其中出现的场景大多来自杭州和上海的园林和城市,同时影片充满了内在传统文人气质:柔弱、高傲、狂放、空虚,暗合其之前的创作《陌生天堂》(1997—2002)和之后的《竹林七贤》(2003—2007)系列。
5
地理人文
2003
欧宁&曹斐的作品《三元里》仿佛地理考古的作品,通过四个变换的主要视觉景别和电子音乐的舞曲节奏、律动,呈现了潜藏在中国经济变迁中的广东珠三角地区的历史人文更迭。以三元里的历史背景展开的新旧城市发展中的变迁,人物在其中的走动和动作,并不具有任何暗示,如同自画像般的静默和坚毅。不同阶层的人物的人文轨迹却保持了自我真实的状态:无论是大街上的年轻人,还是庙堂上的老年人,依旧保持着任何大的经济变迁中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方式。在这里很难有任何历史的痕迹与线索,本地人和外地人这个代表着文化差异的现象也随着建设被消解。传承来自于开场的戏剧和人们生活空间中的民俗。作品实验地将影像视觉因素和电子音乐相结合,视频开始脱离语言,并呈现出节奏感。另外就是作品在起点引述的人文地理因素一直是作品通过视角贯穿的主题,呈现了丰富的城市发展中的地缘现象。
6
商业另类
2003

张丹、陈曼《Danam》彩色/1分钟/DV/2003

张丹和陈曼的作品《Danam》是集合了图片摄影、录像、平面设计、三维设计等几个重要的设计元素制作完成的1分钟短片。作品并没有很强的指向性,与上述几类作品不同的地方是这类作品只强调制作给视觉带来的冲击力,属于纯视觉的范围并带有广告的特性。但又区别于传统的广告,这类影像往往有一些不能被大众接受的视觉元素,如裸露的、暴力的视觉画面。但是个人化色彩、剪辑方面的特殊效果和时尚风格使这类短片成为更多年轻人追寻的方向。
7
动画短片
2001
周啸虎的作品《美丽的云团》通过动画人物,创作了一个悲情空间。动画人物创作恰当地表述了艺术家的思考与担忧,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个新的类别,这种将三维动画与记录采样结合的短片类型创造了一个或者多个进深的视觉空间,将动画中观众与观众的视觉重叠,自然地将观众设置成为被观看、窥视的视角,其中剪接遵循音乐和情节的引导,强制地叙述了一个艺术家的思维逻辑与担忧。
8
其他

邱志杰《乒乓》彩色/22分钟/DV/1997

还有很多短片在上述类别之外或者属于模糊类别的实验短片,包括邱志杰《乒乓》、乌尔善《开火》和石青《磨西镇》等。

乌尔善《开火》彩色/5分钟/DV/2002

注:这里涉及的短片并不包括如录像艺术这样的大类别,因为在90年代初期开始的录像艺术也分类为单屏录像、多屏录像和录像装置,这些分类方法和以上的分类方法有所不同:一个是题材分类,一个是物理性(媒材)分类。从题材上录像艺术还是更偏重于当代艺术的观念,录像通过移动的画面,在这里录像是一种创作的手段和媒介,而从1996年之后发展起来的短片却有着与电影更加接近的方式,或者说更加的跨媒介。其中受到社会技术和审美的影响比较严重,对艺术的解读被更广泛地延伸到社会学、地缘、广告、历史等范畴,而且形式还在不断地增加。通过当代艺术借助当代媒介的展出方式,在这个方面上的分类也可以被纳入录像艺术中单屏录像的范畴。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