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评选结果出炉
发起人:号外号外  回复数:0   浏览数:2071   最后更新:2015/06/12 09:34:15 by 号外号外
[楼主] 号外号外 2015-06-12 09:34:15

来源:烟囱.PSA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5青年策展人计划”优胜方案于2015年6月10日出炉。它们是(以票数排列):

1、姚梦溪、张涵露《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

2、陈陈陈、林书传《亚自由》

3、张未、袁文珊《时间病:控制时间的都被时间控制》

本届“青策计划”评委会由部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栗宪庭、张永和、克里斯•德尔康、丁乙、侯瀚如、冯原、李旭、高士明、龚彦),以及3位特邀评委(费大为、阮庆岳、项苙苹)组成。

“2015青策计划”共收到有效稿件41份,经第一轮初选产生入围方案6份。6月10日评选现场,评委们通过与6位/组入围者的面谈,以投票的形式选出最终三位/组策展人/团队,他们将获得来自PSA的展览经费、学术和宣传出版支持,并于2015年12月在PSA实现各自的展览方案。

评选现场

评选面谈环节:(获胜者)姚梦溪、张涵露《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

评选面谈环节:(获胜者) 陈陈陈、林书传 《亚自由》

评选面谈环节:(获胜者)张未、袁文珊《时间病:控制时间的都被时间控制》


评委们关于本届方案的若干感想

栗宪庭:有些年轻人的知识很多是从书中得来的,而不是从艺术和文化现实中所感受到的。这导致他们的策划不够活生生,使得策展理念和作品之间显得有些距离。

克里斯•德尔康: 之所以选择《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是因为这个项目重新定义了公众的角色;而《亚自由》项目则重新定义了当代艺术的身份。

冯原:《时间病:控制时间的都被时间控制》与《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通过了对于观念的挪用和改变,使得展场时间与社会时间之间,产生了对撞性。

丁乙:一个展览不仅是理论上的表现,它还有视觉的部分跟将展览的意图通过展场的骨干让观众感性地体验到的过程,这是年轻策展人应该更加注意的部分。

高士明:《INTER-NET+》虽然没有获胜,但它所探讨的的确是当下中国艺术家的现实。这个现实让他们作为常人的生活和作为艺术家的身份的工作之间形成了一种有趣的暧昧关系。

阮庆岳:对于日趋形式僵硬且过于目的先行的展览形式,《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提出更深刻的日常性策展模式,强化展览自身与外界知识及现实的衍生关系。

费大为:美术馆提供的是一个理智性的对话环境。我希望所入围的三个策划能够跟美术馆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互动,在实现过程中不断地升华。

“2014青年策展人计划”回顾

2014年11月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彦为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获胜团队颁奖:

陈韵 - 《定海桥:对历史的艺术实践》

蒲鸿、王飞 - 《小跃进》

开放问题研究所(刘畑、李晟曌)、宋振熙、卢睿洋 - 《大地备忘录》


“青年策展人计划”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常年年度项目,旨在为全球华裔青年策展人提供表演的舞台。2014年,首届“青年策展人计划”优胜方案与第十届上海双年展同期开幕,青年策展人群体的现状和成长收获了更大辐射范围的瞩目。


然而,“2014青策计划”在过程中也不免遭遇了一些难题,如对空间的把控和应变能力、作品维护预计不足、新媒体作品技术的稳定性、展览持续发酵的可能性等。“2015青策计划”将从幕后到幕前给予青年策展人们更多指导和建议,同时优化操作细节,让“青策计划”更好地成为有志者们实现梦想的舞台。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感谢学术委员会以及各领域学者对青年策展人的支持,整个投稿和评选过程见证了成长中的策展人的思维激荡,相信获胜团队将以最大的力量落实并继续深入发酵这些弥足珍贵的指导!




2015年PSA“青年策展人计划”入围终选名单


1
、(获胜)姚梦溪、张涵露《展览的噩梦(下):双向剧场》

2、(获胜)陈陈陈、林书传《亚自由》

3、(获胜)张未、袁文珊《时间病:控制时间的都被时间控制》

4、陈立、瞿畅、曾文琪《空间回声》

5汪单,陈昱,曹明远INTER-NET+

6李泊岩,张思锐《断层线》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