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陈箴: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
发起人:叮当猫  回复数:3   浏览数:4951   最后更新:2015/06/06 10:40:38 by guest
[楼主] 叮当猫 2015-05-29 21:28:24

来源:凤凰艺术  作者:陈若轻

2015年5月29日,传奇华裔艺术家陈箴(1955-2000)的全新展览--“陈箴: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在上海外滩美术馆(RAM)开幕。时值上海外滩美术馆建馆五周年之际,此次展览由上海外滩美术馆组织,国际策展人侯瀚如策划,并由艺术家夫人、长期生活工作伴侣徐敏担任艺术顾问。

陈箴被广泛认为是过去20年最为重要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的灵感来源于他的个人生平,以及往返于上海与巴黎的经历——前者是陈箴的文化根基,后者则是艺术家长期工作及栖身之处,以及艺术家对跨文化的当代社会议题所作的回应。

展览现场

图注:展览现场

“融超经验”是陈箴作品很重要的一个理念。所谓的“融超”即“融合”“超越”,即文化上的多元性和能量聚合。90年代是陈箴创作的高峰期,他频密地往返上海和巴黎,期间的很多作品是作为他对上海成为全新国际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的回应。本次展览作品的重点即是为反映社会面临的各种剧变。

二楼展厅作品《净化室》所探讨的是消费社会在文化上所带来的问题,在三楼展厅中的作品《兑换处》将观众引导到更加具体的对于金钱关系的思考。接下来的作品《禅园》和《水晶体内景观》则是更加具有内向性,是陈箴对于身体与内心的反思。四楼展厅中所呈现的《日咒》、《无题》、《早产》将观众带入了更加深刻的阅读关系,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化之间的碰撞。城市的过度发展、社会的分化、环境的恶化等城市病,在陈箴90年代对上海的研究中已经很深入的被提出过,并用非常有创意和动人的语言表达出来。

除此之外,此次展览不仅包括壮观的装置作品,还呈现了非常细微的研究的材料,这种研究的过程本身也是陈箴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应该被视为完整的艺术作品。在五楼展厅,呈现了有关于上海社会调查的细节,这些调查力图把上海文化的变化从多角度的关系里去加以阐释。

重要作品

图注:《净化室》,2000-2015,拾得物、泥土,850 x 1100 x 450 cm, 图片由Sebastiano Pelli拍摄

图注:《净化室》作品局部

从1991年到2000年之间,陈箴创作了一系列与泥土有关的作品。《净化室》就是这一主题创作系列的收官之作。他用自然的方法积聚土壤,让它渐渐覆盖物品。在中医与民间中一直有“泥浴”“泥埋”“泥衣”“泥敷”等治疗疾病的办法,用泥对物品世界进行清洗、消毒。泥对陈箴而言代表着:入土为净。艺术家用泥这一元素,相信它可以净化世界,定格瞬间,寄予未来,在那里,时间似乎凝固了。陈箴营造的环境中,所有的物品全部被泥覆盖并风化。此次上海外滩美术馆重新制作了这件作品。在二楼展厅,《净化室》以庄严肃穆的状态呈现在观众眼前。

图注:《日咒》,1996,木头、金属、中式马桶、电线、电子配件、音响系统,230 x 700 x 350 cm

图注:《日咒》作品局部

大型装置作品《兑换处》及《日咒》揭示了艺术家对上海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也渗入了艺术家对他周遭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评论。

101只上海旧马桶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乐器装置。部分马桶被改装成“喇叭箱”,播放刷洗马桶时的声音。它的中央部分是一个集合了现代信息交换物的“垃圾世界”。刷马桶的声音从电视、收音机里录下的“混合人声”,二者彼此交替。

中国人对马桶有着普遍的传统观念:丑陋,或者寄予着传宗接代的愿望。这内在的双关语意与陈箴的艺术创作所希望反应的内在价值非常接近。在西方的语境下,这种旧式马桶被迅速淘汰,因此它与“西方”“现代化”“新陈代谢”之类的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此件作品对当代物质社会、信息社会的内在弊端,以及潜在危机进行了“宗教唱诗般”的嘲弄。

图注:《兑换处》(局部),1996-2004,木头、金属、水、硬币、玻璃灯,290x367x423 cm

《兑换处》这件作品的主体由一座老式公共厕所构成。1980年代(前)的上海,公厕普遍存在与人们日常生活空间。一面墙将男女隔开,独特的隔离方式只确保阻挡观看,然而各种对话、嘈杂声混合其中。这类公共厕所的特点是“上隔离、下互通”“能感不能见”“一冲大家净”。

作品将这种特点转化为“兑换处”,即做交易,明不见,暗处见,使得“钱”的社会含义与厕所的隐意得以充分对比与混淆。

图注:《禅园》(局部),2000,大理石、铁、塑料植物、木头、沙子、石子、灯,175 x 340 x 300 cm

陈箴对人类境遇的关注充分表现在展览之中--作品《禅园》和《水晶体内景观》由精致的雪花石雕塑和水晶做成,通过艺术家对他个人健康情况的反思,折射了其身处的动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

《禅园》是一个艺术计划的模型,它主要反思中、西医两种视角的对比和融合。对于人体、治疗方法,以及人的生理与精神状态,东西方的易学文化有着各种不同的解读和实践。模型呈现了一个八角形互相连通的空间。在它的中间,各种内脏器官形状的大理石灯,错落有致、相互交叉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人体内部的“风景”,又像是漂浮在空中的云朵。通过这个作品,陈箴展示了中医“气”的连贯性与西医中“局部疗法”的重叠,构成了一个精神与肉体的对话。

图注:《水晶体内景观》,2000,水晶、铁架、玻璃,95 x 70 x 190 cm,图片由Private Collection拍摄

《水晶体内景观》用水晶玻璃制成11个人体主要内脏器官,展示在一张特制的体检床上,构成了一幅晶莹剔透的“水晶体内风景图“。一方面它将人们所处的外部环境直接反射到内部,揭示了社会与人体,内因与外因的互通作用。另外,也表现出生命的价值观及其脆弱性。陈箴再笔记中写道:”得了病就已经晚了,最好是不要得病,这就是我的药方。”

图注:《早产》,1999,金属、自行车内胎、玩具车、自行车零件、黑色丙烯颜料,约2000 cm 长,直径150cm ,尺寸可变

《早产》的构思源于1990年代陈箴回到中国的一次旅行,他见到一条口号:“2000年有1亿中国人将拥有自己的汽车,欢迎到中国来参与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这种从自行车到汽车的“早产”是艺术家眼中对未来灾难的隐喻。

新闻发布会

图注:新闻发布会现场,左起:外滩美术馆馆长Larys Frogier,陈箴夫人、艺术顾问徐敏女士,策展人侯瀚如

策展人侯瀚如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陈箴对社会问题有着非常敏锐的把握,他能够捕捉到世界变化的重要课题和内容,并且以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让人们了解到这种变化。他和同代其他艺术家很不一样的一点就是,他会非常直接的探讨最前沿最敏感的问题,包括资本主义,地缘政治,技术进步等。例如侯瀚如1998年在以色列和陈箴一起做的大型作品《绝唱》,该作品把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作为起点,讨论人和人之间分享激情与和平的愿望,探讨如何解决暴力和矛盾。直至今日,这件作品到今天还是一件标志性、纪念碑一般的作品。陈箴善于用哲学思维去思考世界,他的思想来自真实的个人感受。陈箴先生因健康原因,从年轻时代起一直为生命延续而努力、抗争,这使得他作品的力度是超人的。这种抗争的能量使得他将对个人身体的状况的思考演化到对世界状况的思考。作为一个艺术家,他透过哲学的思考和艺术的创作,致力于为改善现实世界、未来世界提供一些配方。

当当代艺术越来越变成一种有钱人的玩具的时候,陈箴的工作,让人们反思为什么要做当代艺术。当艺术变得越来越变得像消费品的时代,陈箴的作品提醒人们艺术创作的过程性应当被重视。

艺术家陈箴简介

陈箴,1955年生于中国上海的一个医学世家,2000年病逝于法国巴黎。1970年代,陈箴曾在上海工艺美术学院学习,之后在上海戏剧学院专攻舞台设计。1986年去往巴黎后,他先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深造,之后进入巴黎高等造型艺术研究院并任教于此。在他的艺术创作生涯中,他多次获得国际殊荣,在世界范围内举办过近百次个展和群展,在国际艺术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1990年,陈箴首次展出了他的装置系列。此后,结合他的个人经历和对艺术的看法,陈箴的作品主要基于三个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的阶段:文化大革命,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他在西方世界的经历。他的作品探讨了人类、自然和物品之间的关系,人类间的误解和沟通障碍,最后回归于医学和治疗。同时,他对全球范围内的建筑和城市化进程也有强烈的兴趣。

策展人侯瀚如简介

侯瀚如是一位策展人和艺术批评家。1963年生在广州,1981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1988年硕士毕业。1990年后移居巴黎。目前生活在巴黎,旧金山和罗马。现任意大利国立二十一世纪当代艺术博物馆(MAXXI)艺术总监。他同时也是欧洲、亚洲以及美国很多艺术基金会的委员和评委,是全球知名独立策展人。在威尼斯双年展这个世界最大的艺术舞台上,侯瀚如曾有过三次引人注目的表现:1999年,他策划了威尼斯双年展的法国馆;2003年,又作为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的策展人之一,策划了《紧急地带》单元,2007年中国馆策展人。三次皆是在国际艺术界口碑极佳的大手笔。在2000年的上海双年展,他也是策展人之一。

从1997年到2000年,由他联合策划的《运动中的城市》,调动了全球140多位艺术家,建筑师和其他创作者,先后巡回到世界7个城市,引起国际艺术和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关于上海外滩美术馆

美术馆位于上海外滩地段历史悠久的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建筑内,建筑由国际知名建筑师大卫·奇普菲尔德于2010年修复,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以及具上海特色的中式装饰元素,旨在将上海作为中国及全球城市的语境下激发有力的共鸣以及活跃的对话。

上海外滩美术馆将于今年庆祝五周年纪念,藉此回顾过往的优秀展览及活动;确立美术馆于中国当代艺术圈的独特定位;展望继续发展具原创性的展览、教育及研究活动,并推进美术馆与社区互动的社会使命。“陈箴: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是上海外滩美术馆五周年庆祝的活动之一。

成立五年来,上海外滩美术馆致力于呼应和反应本土及国际热点议题,策展、教育项目,以及对著名及新晋中国及国际艺术家的研究和展示都围绕这一中心。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团队具备设计、制作及策展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也挑选并企划最高水准的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外滩美术馆每年举办3场展览,深度探索、实践艺术家最具雄心的艺术项目,以展览从未示人的新作为主,并以独特的上海及精品美术馆视角将展览呈献于观众眼前。

附注:展览信息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市黄浦区虎丘路20号)

时间:2015年5月30日至10月7日

[沙发:1楼] guest 2015-05-30 18:05:38

来源:TANC艺术新闻中文版

 

 

陈箴,《净化室》,2000年-2015年


上海。由侯瀚如策展,陈箴夫人及工作伴侣徐敏担任艺术顾问的陈箴个展——“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今日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这是继2006年上海美术馆举办“陈箴艺术展”之后,时隔9年,陈箴作品再次以个展的形式在上海呈现。上海外滩美术馆馆长拉瑞斯·弗洛乔(Larys Frogier)在接受《艺术新闻/中文版》采访时表示,他希望通过这次展览使中国的,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观众“重新发现和理解陈箴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性”。

展览现场。悬挂在空中的是陈箴作品《早产》(1999年),其下为《日咒》(1996年),前景为按照陈箴手稿创作的《无题》(局部)

展览现场

 

陈箴,《禅园》,2000年

 

陈箴,《水晶体内景观》,2000年


策展人侯瀚如用陈箴《社会调查——上海》系列中的一句话作为展览的主题。“‘不用去纽约和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这句话我觉得很好玩,本来是广告语,挺幼稚的,但反映了陈箴经常思考的问题——什么才是国际化,”侯瀚如说。1997年,陈箴在上海地铁的广告上发现了这句话,并把这句话拍了下来作为一组照片——地铁广告、舞娘、高楼等——的标题标注在旁边。这组照片,与其它几组抓住了90年代上海城市生活中矛盾冲突的照片,被放大贴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六层的玻璃幕墙上。

陈箴,《社会调查——上海1》,1997年

 

陈箴,《社会调查——上海2》,1998年,照片


侯瀚如认为,陈箴“把自己的身体状态不但看成个人的病症,更看作社会某种病态的映射,觉得艺术家应该像医生一样”。不过,陈箴并不是希望通过艺术改造社会,而是希望用批判的视野看待社会。侯瀚如以“上海调查”的一组照片为例解释道:“比如三代不同的建筑,从老的弄堂,到中间的社会主义工人宿舍,再到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高楼,反映了历史的变化。而变化中蕴含着新的问题,如记忆的遗失、文化遗产的遗失、社会的新的分化等等,(陈箴)从建筑城市的变化引入对社会的细微观察。”

陈箴,《日咒》,1996年


除了摄影作品,此次展出的装置作品也与上海的城市文化、社会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咒》中使用的上海的旧马桶,是陈箴在上海老房子拆迁之际搜罗了运到法国的。展览中,巨大的编钟交替发出“水清洗马桶”和广播中的“混合人声”。他抓住了马桶“需要清洗的特质”,把它们和工业社会中“能发声”的电视机、收音机等并置在一起,用水的自然的力量来“净化”消费社会的“污浊”思想。《兑换处》作品的主体则直接由上海的老式公共厕所构成,并以此隐喻“换钱”的金融系统。厕所“上隔离、下互通”的特点似乎与“换钱处”明不见、暗处见的特质有异曲同工之处。而由充气的黑色自行车内胎编织而成的“早产”的巨龙,则来自陈箴对9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反思。拉瑞斯·弗洛乔介绍道:“‘上海’渗透在展览的各处,在每个作品当中。”

陈箴,《无题》手稿

展览现场中的《无题》


除了重新演绎观众已经较为熟悉的作品,此次展览还特意实现了一件陈箴的“未完成作品”。在外滩美术馆的要求下,徐敏对陈箴未完成作品的制作可能性进行了评估,并最终选择了陈箴手稿中的作品《无题》进行了复原。《无题》由两条看似相撞,又似相接的木船构成,表达了陈箴对中西方之间矛盾、多变关系的看法。谈及为何选择这件作品进行复原,徐敏介绍道,“陈箴大概有30件作品都是未实现的作品,不是每件作品都具备实现的条件,要看这件作品的信息是不是完全,能否清楚地展示给我们。如果在材质、尺寸、结构上模糊,或者不可能,我们是不会实现的。像这次外滩美术馆说想实现一件作品,那我要看哪件有实现的价值和可能性。”

本次展览中展出了陈箴的创作手稿


包括《无题》的手稿在内,之前少见的陈箴创作手稿也在外滩美术馆的五层展出。这些手稿与陈箴的肖像画、摄影拼贴等研究性作品一起,为观众了解陈箴的创作过程和艺术观点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陈箴就像一个考古学家,他反复重叠各种象征、意义、影像,结合了来自科学的难以预料的材料,和来自大众文化的难以预料的语言,”拉瑞斯·弗洛乔说,“很小的手稿和画和很大的装置相比,是截然相反的两极,但是却同样动人,体现了他对艺术的真诚态度。”撰文/潘雨希


 

展览信息:

陈箴: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

上海外滩美术馆 | 2015年5月30日-10月7日

[板凳:2楼] guest 2015-06-04 10:04:02

来源:艺术世界

 

马桶、自行车、茅厕……如何变得国际化?

 

陈箴: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

策展人:侯瀚如

展期:5 月 30 日 - 10 月 7 日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

地址:上海 虎丘路 20 号


陈箴被广泛认为是过去 20 年最为重要的中国艺术家之一。他的灵感来源于他的个人生平,以及往返于上海与巴黎的经历——前者是陈箴的文化根基,后者则是艺术家长期工作及栖身之处,以及艺术家对跨文化的当代社会议题所作的回应。


展览重点讲述艺术家在 1990 年代多次往返上海经历,反映当时社会面临的各种剧变。陈箴频密地回到上海,并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作为他对上海成为全新国际城市过程中所产生的变化的回应。


大型装置《兑换处》及《日咒》揭示了艺术家对上海城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注,也渗入了艺术家对他周遭环境变化所作出的评论。《禅园》和《水晶体内景观》由精致的雪花石雕塑和水晶做成,通过艺术家对个人健康情况的反思,折射了其身处的动荡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艺术家用收集来的各种物件,通过艺术转换的手法,组装成一件件具表现力的场地特定艺术品。除传统物件,如中式马桶和钱币之外,陈箴也将科技和网络技术带入创作当中,以传统文化融合创新科技,展现当今世界的面貌。展览的构思及策划考虑到建筑本身及美术馆的策展环境,如由自行车内胎组成的大型装置作品《早产》,蛇形盘踞在美术馆上层展厅的空间。


此次展览由上海外滩美术馆组织,著名策展人侯瀚如策划,并由陈箴的夫人、长期生活工作伴侣徐敏担任艺术顾问。展览呈献了多个大型装置作品,及极为珍贵的艺术家手稿和笔记。同时,展览也是上海外滩美术馆五周年庆祝的活动之一。


展览现场

 

 

《净化室》,拾得物、泥土,2000-2015

 

 

《兑换处》,木头、金属、水、硬币、玻璃、灯,1996-2004

 

《禅园》,大理石、铁、塑料植物、木头、沙子、石子、灯,2000

《水晶体内景观》,水晶、铁架、玻璃,2000

 

 

《日咒》,木头、金属、中式马桶、电线、电子配件、音响系统,1996

 

《早产》,金属、自行车内胎、玩具车、自行车零件、黑色丙烯颜料,1999

《社会调查——上海 1》,47 幅带边框的照片和文件、木头、有机玻璃,1997

 

《震教徒农庄日记》,木头、玻璃、印度墨、铅笔、蜡笔、钢笔、纸、纸板、照片,1996-1997

[地板:3楼] guest 2015-06-06 10:40:38
后殖民艺术代表艺术家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