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威尼斯双年展专访艺术家曹斐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1719   最后更新:2015/05/26 17:39:21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5-05-26 07:13:24

来源:凤凰艺术



2015年度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已于5月9日开幕,将持续至11月22日;中国艺术家徐冰、曹斐、邱志杰和季大纯应邀参加了主题为“全世界的未来”的主题展单元,作为四人中唯一一位女性艺术家,曹斐向全世界展示了她创作于2014年的影像作品《La Town》。


《La Town》是一部片长约40分钟的定格影片,全部由微缩的人物与场景模型组成。在这个与现实比例为1:87的世界里,曹斐试图描绘一座在未名空间里流徙的城市。在作品中,城市反复在虫洞中迁徙,逃避着记忆的捕捉,最后在一座博物馆的展览柜中,被封存、展出、遗忘。在《La Town》这部影像作品里,战争、贫穷、不平等、抗议等主题都有所呈现。艺术家曹斐用美学的方式来重新组织这些元素,她试图通过作品传递内心的想法:爱,才是未来!


正如曹斐所说:“在我的理解中,爱是一种“动能”,一种不断在运动的能量。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无穷,有些人性的东西是坚不可摧的,会一直延续。”“凤凰艺术”在军械库现场对曹斐进行了专访,先于访问实录呈现的,是其参加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的作品现场图片。


▲ 曹斐,《La Town》,2014,单屏录像,有声,41分58秒, 图片来自互联网。

▲影像作品《La Town》中的微缩模型

▲影像作品《La Town》截屏

▲影像作品《La Town》中的微缩模型

▲影像作品《La Town》截屏

▲“凤凰艺术” 在军械库展厅现场采访艺术家曹斐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以下对话中“凤凰艺术”简称为Q,曹斐简称为A:


Q:在看作品《La Town》的时候,留意到其中有对电影《广岛之恋》的援引,为什么会选择这部电影?记得你曾提到过这部作品是讲述末日城镇的故事。


A:那些关于“灵感从何而来”的问题,常常没有办法回答。在电影《广岛之恋》中,从1945年广岛原子弹投下的那一刻起,对那里的人和事而言,就是末日。同样,如果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矛盾都集中于一个城市,那对这座城市而言,也就是末日。广岛原子弹事件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而现在,我们有时可能会谈论第三次世界大战在什么时候爆发。正是因为今天各种局部问题之间的矛盾,比如国与国之间、国家内部、或者有关金融、资本、文化间的竞争等等,使如今我们谈到战争,会面临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


我的作品《La Town》呈现的就是当所有危机综合在一起时的最紧急时刻,它们高度集中在一个城镇的命运里。


这时你会发现,这里的“末日”,就像是collage,拼贴——将所有状况,拼贴、浓缩在同一时空。我不命名它任何具体的名字,它不是任何一个真实存在的城镇,却也意味着它可以是任何一个地方。它或许就是一个关于“现在”的象征和映射,借以反思当下。


影片里却也是在谈论“未来”的。这个“La Town”不知会在哪里出现,在哪里终结,我赋予它一个传说。如影片中的英文片头,它是从黑洞中掉出来的城市,它曾经出现于欧洲,于东南亚,最后消失于中亚的海面,以海市蜃楼的方式消失。


Q:这听上去像是寓言,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能的,而是时时刻刻都在逼近中。


A: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总策展人奥奎,在前言和访谈中都多次提到,他从未像现在那样对这个世界有那么多的不安全感。我想不只是他,很多个体都有这样的体会。比如在日常消费和日常市井生活中,那些紧急状态并不常见,但其实有很多潜藏的不安,比如说看到电视新闻关于世界动乱的报导,以及各种不平等和荒谬,甚至包括平常呼吸的空气,吃的食品等等,这些往往都被我们忽略了。随着生活的车轮不断向前,彷佛生活的轨迹只能线性地前进。以至于我们没有办法持续去关注、去顾及这些被忽略的紧急状态。


而在《La Town》里,战争、贫穷、不平等、抗议等你都会在其中看到。其实每个个体都可以察觉到这些,不只是艺术家。只不过艺术家的转换是通过观察,用美学的方式来重新组织这个世界。


Q:我记得影片结尾,人们从天空中像雨点般坠落,片中男声唱的歌词,有一句“欲望的漏斗”(the funnel of desire)。能谈谈这首片尾曲吗?


A:歌词里还有一句“我们生来就为了错过”。 那位《La Town》的法国配音演员,他自己也写诗作曲,他女朋友也是本片的法语配音演员。当这部片的配音在录音棚录制完时,我问他能不能以一首歌作结尾,来描述他的心情,随便唱什么都行。他没有看过《La Town》,因为我给他的只是他所念的台词部分。然后他很动情地唱了这首法语歌,我当时不知道他唱的是什么,问他为什么要唱这首歌。他说这首歌对他而言很有意义,因为这首歌是有故事的:在他前妻的父亲即将离世时,他赶到医院见了他最后一面,希望能让他在最后的时刻带走点什么,于是就在病床前写了这首歌,最后他的岳父在他的歌声里离开了人世。我听完他的讲述后,很感动,觉得他是真的领悟到了我想传达的意思。在那一刻,他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无能为力,哪怕是最普通的人。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失之交臂,就像中国人所认为的,生死去来本自然,但会怀着悲伤。


Q:这彷佛是人类命运与个体命运交织的一瞬间。


A:可以这么说。其实我的很多作品都很情感化的。我想,表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需要一些“爱情”的。虽然很多作品都流露出悲伤和悲观的情绪,但我相信,“爱”在这个悲观世界里面唯一可以感受到的,就是慈悲。无论是人类的大爱、或是情侣间的小爱,我不是在提倡博爱,不是小野洋子说的“我们要和平与爱”中的“爱”,而是指的某种真正能感知到的 “动能”。


有些观众看完《La Town》觉得很感动,有些觉得悲哀,有些看完了会哭。我自己有时剪片的时候也都会被感动。其实通过作品,我想将我对生存的疑惑与感动分享。我希望看完这部片的感受,是跟去了一个派对,或者看完一部荷里活电影不一样的。


就像《广岛之恋》这部电影,它的影像和对话经常在我脑海中出现,虽然这部电影拍于1959年。片中的女主角是法国人,她爱上了一位德国士兵,也就是爱上了自己祖国的敌人,但最后他死在了战场上,这是很苦涩的爱。后来当女主人公来到日本广岛拍摄一部关于和平题材的电影时,与片中的日本男主角发生了短暂的爱情。她想要接受却又不敢,男主角也无法让她离去,于是她很困惑。当她在广岛那种末日中拍摄时,她对生死的体悟加上刚经历了战争时期的爱恨……我想杜拉斯的文本体现的就是这样一种矛盾,对爱情的矛盾与对世界现状的矛盾交织在一起。


Q:我记得台词中有不少地方流露出爱。


A:我觉得,爱才是未来。我不想说什么“只有爱才能拯救人类”或者“爱才能让世界平等”。在我的理解中,爱是一种“动能”,一种不断在运动的能量。我也已经到了中年,会很珍惜这些东西。无论世界如何变幻无穷,有些人性的东西是坚不可摧的,会一直延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