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的艺术:为谁做又改变了什么
发起人:愣头青  回复数:0   浏览数:1983   最后更新:2015/05/22 18:08:34 by 愣头青
[楼主] 愣头青 2015-05-22 18:08:34

作者:潇然  来源:雅昌艺术网

图注:苹果社区的居民在雕塑前玩耍

“社区”和“艺术”这两个词,都有或广义或狭义的范围,因此“社区艺术”相应也有内涵不同的定义。根据维基百科的解释,社区艺术(Community Art)最早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在欧美发起的一场社会运动,更多指涉的是扎根于社区的“当代艺术的项目”,它们用艺术的方式关照现实,与社区互动,产生了颇多既有创造力又具社会关怀的作品。

图注:苹果社区里的雕塑作品

图注:朱青生教授在琨廷实验空间里讲述什么是当代艺术

如今中国,正壮大的中产阶级对艺术的需求越来越多,无论是理解力还是消费能力。在许多社区,我们能看到静静摆放的雕塑,或者与艺术相关的儿童培训机构,还有许多民营美术馆,也开始在城市里生长起来。一些住宅项目,甚至专门将原来用于楼底商的空间,开辟做为实验艺术的展场,普及实验艺术。正如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在“创意发动——琨廷实验艺术计划”开幕式上所说:“计划中,有27个展厅共一万余平的空间用来展示当代实验艺术,提供了新的可能,创造了什么是艺术的新理解,居住的空间是家,是生活方式,艺术可以开拓更好的生活模式。”

这也正是社区艺术的要义,它需要融入社区生活,与之互动,发生关系。雅昌艺术网记者找到北京城两个有趣的实验艺术项目,它们以各自的方式与社区发生关系,默默生长在人流不息的城中村,抑或难以察觉的胡同深处。

艺术不是越曲高和寡就越好,也不是越离开普通人,就越显得高深。

艺术不是越曲高和寡就越好,也不是越离开普通人,就越显得高深。

图注:东辛店村的日常

圆梦公寓:当艺术照进城中村

青年艺术家宋兮和杨欣嘉无意间走到东辛店村口的时候,一下子觉得“味道”对了,这正是他们想要的地方,就在京密路旁边,离繁华的798艺术区只有两站地,草场地、费家村等艺术家工作室聚集处也不远。

他们在这里租了一间公寓,把它叫做“圆梦公寓,”通过宣传招来了一批艺术家,可以选择住一天,也可以住一周,基于所处环境,进行以生活、创作、展示、交流为一体的综合实践。“要表达的问题、创作过程,甚至观众,都在这个现场里,”杨欣嘉说。

图注:宋兮(左)与杨欣嘉(右),“圆梦公寓”在他们身后的海润公寓招牌里面,拖着行李箱的流动人员,是这里租房的主力军。

图注:进“圆梦公寓”要经过的通道,两边墙面写满了各种小广告。

宋兮一直觉得,艺术家在工作室里的创作有其边界,不如走出工作室,与现实“短兵相接”。而设施简陋的群租房里的艺术项目,之所以突出“圆梦”的名字,也揭示了梦想不仅美好,现实中更残酷而脆弱,有一种不真实的痛感:“太多人被潜规则,被媒体制造的假象所蒙蔽,那么多选秀节目,梦想是美好但又虚浮的,多少人能有那样的机会呢。”

这是一个“被抛弃的城中村”,鲜有艺术家在此驻足,连手机都经常打不通。本地人口一千多,外来人口却高达三万,早高峰时,每五分钟就有一拨人从这里流向京城的各个角落,一辆公交车可以瞬间清空等待的人群,但不久村口又被熙熙攘攘的人群填满。

图注:艺术家在“圆梦公寓”驻留的同时,宋兮和杨欣嘉也住在不远处电线丛生的二层阁楼上。这里条件比公寓差很多,街对面就是垃圾堆,气味刺鼻。

胡乱搭设的电线,散发经久不息气味的垃圾堆,那些拆拆建建被称为“公寓”的地方,便是外来人口夜里安睡的居所。房东只管收租,并不管一年里一个房间会换几个租户——这里充满了“临时性”。

宋兮和杨欣嘉最初在地下室里嗅到了可以创造艺术作品的味道,但地下室太极端,在环绕北京的城中村里,可以看到现代化进程中,在激烈变革的时代里,充满临时性的现场。“人口流动、户籍管理、产业结构、医疗、教育、治安,它折射出底层生态、社会结构、制度设计等深层问题,我们把它抛给现场与艺术家,不同人面对这些矛盾和冲突会有不同的反应,也带来了艺术更多的可能性。”

从2014年11月到2015年2月,“圆梦公寓”项目持续了整整三个月,产生了许多与嵌入东辛店村气息的作品。

图注:开门并允许邓大非(左)入内的邻居住客

图注:《东辛应现录》卧轨部分章节

元旦前夕,艺术家邓大非拎着水果和零食,挨家挨户敲门拜年,只有三家开门接纳,房东还警告了他——扰民。东辛店村旁有铁轨经过,艺术家耶苏驻留期间曾有住户卧轨自杀,他便把这绘制成神话故事《东辛应现录》的一部分。还有一位颇有文艺气息的警察,在这里摆起拳击擂台……每周末,“圆梦公寓”还有“开放日”,邀请附近感兴趣的居民一起交流感受。

图注:三个月过后,“圆梦公寓”再也没有从前的痕迹

今天,项目结束已经三个月,雅昌艺术网记者和宋兮、杨欣嘉再回到东辛店村,熟悉的小饭馆老板热情招呼他们:“出差回来啦!”他们并不知道两位的艺术家身份,曾经租过的公寓,也不再有“梦想”的痕迹,留下的,是人情。

图注:箭厂胡同较附近的五道营、雍和宫安静很多

箭厂空间:艺术家和胡同的化学反应

箭厂胡同是一个不易被发现的小胡同,安安静静地呆在北京北二环内,虽然五百米以内就是热闹的五道营胡同和安定门、雍和宫地铁站,附近有一家专卖外国食品的小商店,艺术家王卫和Renia开设的箭厂空间就在这胡同里。不留心的话,很容易错过那扇透明的玻璃门,也看不见里面展示的艺术作品。这里原来是一间小商铺,经改造后有10平米的展出空间,有时候放装置,有时候只有一面展墙和一幅画。

图注:正在空间内展出的刘茵《Publica》

2008年刚开设空间的合伙人一共有四个,现在就剩他们俩。相应的,这个在街边的门面房租金,也从每月1800元,涨到每月3000元,还是房东的“友情价”。

开设这个空间的初衷,是艺术家们希望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让经过这里的行人从街面上进行观看,是一个关于艺术和现实的双向测试,看看艺术家和胡同能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798、草场地离市区太远,我们就想把现场装置和一些艺术项目放在居民的家门口。胡同里的一切,也是这个空间作品的组成部分,而不只是周边环境。”

图注:胡同里的居民早已习惯了这个空间的存在

王卫和Renia有空间临时的营业执照,资金来自朋友和一些基金会赞助,选择艺术家也全凭机缘和偶然性,展览不会有开幕式,静悄悄地就开始了。

在这里,所有展示的作品并不出售。但附近做生意的大妈们可不这么想。

——我不相信他们倒贴钱租这个门面啥也不干,每天晚上开灯电费都不知道多少,这东西肯定赚钱,不赚钱谁干呢?

——这个东西我不懂,也没觉得对我生意有什么好的,不好的影响。还不如关心下进菜的价格。

图注:曾经展出的刘茵另一件《Publica》系列作品

图注:2009年展出的艺术家阚萱作品《轻》

谁也不知道人们到底关心不关心这些展览,但不时有人问,哎,什么时候换换作品啊?——目的已经达到,东西还是影响到了社区。

不时经过胡同的外国人,对作品更感兴趣,胡同里竟然还有这样的空间展示艺术作品。这大概也是北京的魅力所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