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珏辉:感官媒介的灵异骑士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569   最后更新:2015/05/17 18:11:08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5-05-17 18:11:08

来源:半野艺舍

BAM项目全称半野艺术家地图项目,是一个持续关注并发现优秀青年艺术家的非盈利项目。BAM通过对持续创作的优秀青年艺术家进行深度访谈和实时跟踪,进行个案的整理和研究,开展交流/驻地/展览/论等各类艺术活动,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一个开放、自由、专业的平台。

媒体艺术家:吴珏辉


艺术家吴珏辉采访视频




艺术家采访印象

媒体艺术家:吴珏辉


吴珏辉,UFO媒体实验室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一直着力于探寻实验科学与媒体艺术之间的接口,关注生成关联的跨媒介创作理念与通过感官游戏来架设作品的互动机制其带领的UFO媒体实验室在与国内、国际上的神经工程、控制论、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研究机构密切合作下,创作主要涉及数字感官、生命科学、非物质剧场等。近年来他不断开展《器官计划/Organs Project》研究,先后完成“延时/USB器官”、“离线眼球/Wi-Fi器官”等项目,试图利用技术基因干涉与再造肉体感官,以体验装置的形式建立外在世界与内在感知之间的“感官接口”,体验“我”作为自我肉体“他者”的经验。

《响尾蛇》作品图片 机械装置

《响尾蛇》作品图片  机械装置


但凡见识过吴珏辉作品的观者,或许都会心生疑虑:他究竟是艺术家还是科技控?在他的作品中可以感知到科技的无处不在,那种充满创意但又极具克制的气质让你为止惊叹。神经工程、控制论、数字技术、计算机视觉等作为鲜明的创作方法贯穿在他的艺术创作脉络中,并参与到他对感官媒介的探索游戏中。

《离线眼球》在纽约图片

《离线眼球》互动图片


吴珏辉把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介语言的内向感知进行演化,肢解常规意义上的人体器官,反思肉体、感官在新媒体世界中的延伸形态,并在充满未来主义的创想中阐述艺术作为一种反物质对于科技的立场和姿态。他认为艺术可以利用技术以艺术的观念提出问题、生产意义并建构想象,满足人们对精神世界以及感知体验的探索。

《错造物》展览现场图片


在现实生活中,吴珏辉是一个满脑子随时蹦出令人称奇灵感的人,浑身散发着艺术家与科技男混合的令人着迷的气质,他充满浪漫但又冷静、理智,却笑言自己是一个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的人。对于新媒体艺术曾经出现“不互动即死”的标签式创作论他有非常清楚的自我判断。现今随着他创作思路和表达语言的不断成熟,在他的观念和行为中不再像以前那样纠结刻意的互动、设计与控制,而是放任灵感的散漫式工作,并对其中的“不稳定性”和意想不到的“趣味性”产生迷恋。


BAM项目 对话吴珏辉


BAM:你是一位一直在用新媒体创作的艺术家,你是如何理解新媒体的?

吴珏辉:我觉得新媒体的“新”更多的是在于它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它不能说现在就是这样的,可能更多的是接下来可能会那样,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玩的地方,一种不稳定性,甚至一种不靠谱性。因为犯错误才有可能带来新的机会,才会让人从看到问题的时候才会引起思考,如果都是已经没有问题了,那我觉得这个东西就停止思考了,所以你没有问题,那其实这个事就已经结束了。


BAM:你是UFO组织的发起人和艺术总监,能为我们说说UFO是什么吗?

吴珏辉:其实我们一开始都没法定义我们到底是谁,就UFO到底是什么,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很多人在问“你们到底想干什么”,一开始我们会说“我们什么都干”,一方面对这种东西的一种陌生感、好奇,加上一种内心的欲望或者说野心,对不对?所以你觉得什么都能干,只要是好玩的、有趣的,我们就应该去试。但是随着时间过来之后,你会发觉“能干”和“想干”是两回事情,能干不见得你想干,想干的事情也未必你现在就能干,所以这里面中间经常会有这种来回倒腾的事情发生,但是总的方向我们肯定对于UFO这样一个团队来说,因为首先UFO并不是等于我,我和它之间是没法划等号的,因为我代表的是我自己个人趣味的东西,而UFO应该是一个团队,大家寻找一种共同的方向和价值取向的东西,然后以这样的方式来推进媒体艺术在社会层面、在公共空间里面来发出声音。


BAM:新媒体从一开始诞生就非常强调和观众的互动性,现在你对“互动”这一特点如何理解?

吴珏辉:差不多2003年开始有好几年时间,对于互动这个东西是很狂热的一个时期,甚至有一个提法“不互动即死”,interactive a die或者interaction a die,欧洲当时有些这种提法。就像以前最早的时候“work a die”,不工作即死,不想即死这种概念。所以那时候觉得互动就变成新媒体的一个主打标签了,它其实根本就互动不起来,或者说它是互动了,但是这个互动很糟糕,它就比不过一个特别劣质的游戏,你没法玩儿这个游戏说白了,如果你把这个作品想象成是一种游戏的话,这个游戏做的太烂,从游戏背后的规则设定、逻辑到最后的游戏体验,一塌糊涂。


BAM:我们知道在本科是读设计专业的,而且你的作品给人的感觉是设计感极强,你认为在创作中设计专业的知识对你有帮助吗?

吴珏辉:我们可以说做作品就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而观众来看、来阅读你的作品,其实就像是一个解码的过程。所以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很互动的方式,你怎么编,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编,选择哪种语言,然后观众才有可能用什么样的方式解析你所有作品里面的含义,其实你可以理解成就是一种信息,有的人觉得你这个东西有设计感,或者说你背后看到里面有很多设计的考虑在里面,或者有人觉得你这个东西做的好细,活很细,但是也有人说你这个怎么做的这么糙,你原来还学设计的。这个从我以前做设计的时候,他们就完全两种不同的看法。

我其实有一个阶段是特别反对这种特别设计化的东西,可能因为之前是学设计,后来有一阶段就特别想把这个东西给抛掉,因为那个东西其实某些方面限制了我的这种自由的一个状态,就好像这个东西一出来就要变成那种要经过设计的感觉才给别人看。

但是后来我就不会这么去过于的纠结所谓设计还是不设计,我现在更多的还是想如果有必要设计的,那就往极致里做或者说我更可能是设计一种没有设计的这种感觉。换句话说,就是好像很糙,但是这个糙其实是经过考虑的、故意的,但是又是比较自然的,变成一种很糙的质感,这个和你“做不到,活干了”这种糙是两回事情。


BAM:你的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智慧和控制,那你在创作中的这些灵感都来自哪里?

吴珏辉:对我来说很多灵感都是莫名其妙来的,它不是说那种非常的体系化的,说我做研究与设计,然后好,最后就是慢慢就一路下来,做各种调查、分析。其实我虽然做设计,虽然工作中会有某些阶段会特别的需要那种好像很逻辑的思考东西,但其实我本身是一个特别所谓的,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的状态。


艺术家吴珏辉简介

新媒体艺术家:吴珏辉


1980年出生於杭州

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

UFO媒体实验室艺术总监

作为媒体艺术家,吴珏辉的创作轨迹呈现出跨界融合的多元面貌,触及互动艺术、生物艺术、媒体剧场等范畴。近年来,他着力探索艺术与科学、身体与媒体之间的“潜在接口”。自2010年始,吴珏辉发展出《器官计划》试图将流行科技作为外来基因,侵入与再造肉体感官,并于2013年获得TASML | Carroll Fletcher艺术家Eyebeam驻留奖;他于2014年开展的《错造物》系列利用综合媒介的造物过程来释放恋物欲,生成一系列无目的而存在的机械生命

吴珏辉曾多次参加国内外代表性的新媒体艺术展和艺术节,如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 (2011延展生命 / 2014齐物等观)、合成时代-媒体中国2008、纽约EYEBEAM 2014年度展、上海双年展、硅谷ZERO1双年展、瑞士SHIFT电子艺术节创想计划 (Creators Project)、上海电子艺术节等。

艺术家近期参加的展览

2015

LEAP labs “为未来而创作——想像不可想像之事”MOMENTUM,德国柏林

24’艺术计划:Naissance,今日美术馆,北京

第二届CAFAM未来展:创客创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

2014

从混沌开始,清影当代艺术空间,杭州

上海双年展城市馆之城市车间,K11,上海

物件语法 - 时间中的信息,艺术饭店,上海

齐物等观 - 国际新媒体艺术三年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无界幻想 - 来自东亚的媒体艺术,Charles B. Wang中心,Stony Brook大学,美国纽约Eyebeam 2014 年度展,Eyebeam艺术与技术中心,切尔西,美国纽约

2013

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西岸2013 – 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中国上海

SIMP 新谱计划 - 当代艺术项目,中国美术学院媒体城市研发中心,中国杭州

交互视像 – 2013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 国美馆,台中

单人间 - 当代艺术展,杭银隆西湖四季酒店,杭州

非物质剧场 - 新媒体表演系列, 杭州银隆西湖四季酒店 ,杭州

绿盒子 / 重绘形貌-媒体现实的空间当代艺术展,跨媒体媒体城市研发中心,杭州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