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看世界的方式:杭州影像运动小传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0   浏览数:2516   最后更新:2015/05/16 17:39:00 by 毛边本
[楼主] 毛边本 2015-05-16 17:39:00

来源:华语视像艺术节  文:高世强 湛旭华

缘起西子


“杭州影像运动”缘起西子湖畔的杭州。因为张培力在影像艺术上的首先与持续实践和他在影像艺术教育上的开拓,杭州成为中国当代实验影像创作的发祥地。1996年,吴美纯和邱志杰策划了“现象/影像”中国录像艺术大展,这个展览进一步鼓励了以中国美院为首的一批艺术学生和教授在影像艺术上的创作,使得杭州兼具天时、地利、人和成为影像艺术创作的一个基地。

在一次艺术家的聚会中,高世强第一次提出了“杭州影像运动”的说法。聚会的艺术家很多都是刚从美院毕业或者还在读的穷学生,有感于杭州当时展览机会缺少(当时的展览和策展人几乎全部集中在北京),并且艺术家到外地展览时进行装置或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创作储存和运输成本过高,穷学生们难以承受,而大家全部都有影像创作的经验,高世强就提出在一段时间内以“抱团取暖”的形式,大家集中进行影像创作。一方面可以学习小组性质保持创作状态和密度,另一方面,大家互相义务帮助拍摄及表演还可以降低成本,展览时也可以做个潇洒的“光盘艺术家”,没有运输和安装成本。


艺术家“兄弟会”


参与杭州影像运动的艺术家全部是中国美院毕业生,在当时也都是朝夕相处的好友包括高世强、陈晓云、陆磊、倪柯耘、孙逊、吴俊勇、程然、陈伟、金闪,以及更为年轻的一帮朋友,如卢意、缪晓辉等。而高士明、邱志杰和杨福东则是这场运动的亲密朋友和主要支持者。这种“兄弟会”式的组织结构形成了许多良性的互动,例如程然在杨福东的《竹林七贤》漫长的拍摄中扮演的一个有精神伴侣的知识分子角色,在演员们不断的离开加入这个拍摄过程中通过参与目击了这部作品的产生。在频繁的交往、互助和交流中,这群艺术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相近的创作理念和共同的趣味。,在Art iT采访中孙逊谈到这种艺术家之间交流的重要性“…同其他艺术家分享想法是十分重要的,对我来说是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另一扇门。通常人们只拥有一扇眺望世界的门,透过这扇门仅看到一种风景。但是,如果你有很多好朋友,并且他们同你分享其看世界的方式,那么透过别人的门你会看到其他的景观。我认为大家一起看到多样的景观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员都是具美院背景或与美院关系密切的当代艺术创作者,因此,他们的创作,明显地具有当代艺术的特质而不同于传统的影像。他们主张以视觉化意象结构作品:与现在流行的非主流电影如各种纪录片和试验电影(包括地下电影)比,杭州影像运动的作品更具“美术”特质,注重视觉因素,脱离电影叙事,以‘意像’结构取代故事性结构,影展视觉化意象,更具当代艺术的特点。

后记


“杭州影像运动”活跃于2002-2006年前后,由于艺术家么们都具有共同或相近的趣味和气质,都主张诗性影像语言和亚叙事、半叙事或非叙事的方式,加上学习小组形式,使得在当时的创作中能够在一个具体方向上挖掘得比较深入和微妙,这使得当时全国范围内杭州的影像创作具有鲜明的面貌和整体特色。这个运动也是当时国内唯一以影像媒介作为基本创作媒体的地域性艺术运动,在当时颇有影响力。

除了互相鼓励,交流创作;艺术家还会轮流策展,学习小组性质地持续策划展览,驱动创作的频率和密度,使得一个兄弟会形式的松散结构,却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作出密度较大的创作。这场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后来分散于北京、上海和杭州,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当代实验影像创作中不容忽视的一批中坚力量。

高世强毕业于中国美院。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实验影像工作室,并担任空间影像研究所所长。1995年,高世强与陆磊、高士明组成了一个创作小组,展开了自称为“情境雕塑”的艺术实践。1996年,他们以录像装置作品《可见与不可见的生活》参加“第一届中国录像艺术展”。不久高世强赴上海攻读研究生,高世强、陈晓云、陆磊、吴俊勇、孙逊、倪柯耘等一起开启了杭州影像运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实验短片。自2007年至今,高世强进入了以电影为主的新创作期。作品包括梁祝故事的重新阐述《十八相送》,关于私人生活与历史记忆的《大桥》,针对共产主义运动史的一种解读《红》、《革命》、《青浜》,和人类学题材电影《地点上的时间》等。他参加过亚洲几乎所有最重要的双三年展,包括“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光州双年展”、“中国艺术三年展”等。高世强的创作通过摄影、装置和实验电影等艺术实践反映出日常生活个体体验的独特角度,以个人特色的影像叙事加入作品之中,成为阐释中国文化和历史的新方式。

革命 (2007)  高世强

《革命》是一台在楼顶上演的戏剧,一场关于革命的秀。当然,她是一个玩笑,但艺术家开了一个不轻松的玩笑: 从构思作品开始,艺术家就决定把戏剧场景设在楼顶,楼顶其实属于光线照不到的角落,是目光所不及的都市生活。城市那塑料外壳般光洁漂亮的面孔,只属于地上,以及,高楼大厦的内部。楼顶则是被人们遗弃的生活部分。

一群乞丐样的人却在这城市的上空,人们目光的背后,妄图搬演人类的生活,搬演历史。


于是,在楼顶的垃圾堆之间,充斥着人类历史上的大词:革命与改良、平等与专制、左派与右派、看不见的手、经济社会、金钱、交易……等等,假、大、空,重演着历史,却没有生活。伴随着楼下现实生活的声音——车声、人生、狗吠、建筑工地热火朝天的施工噪音,楼顶的好戏严肃而充满激情,现实世界的声音仿佛对这种煞有介事构成了嘲笑。

剧终人散时,艺术家安排了对演员十多分钟的采访。采访也是在楼顶,但却是属于楼下世界,属于具体生活的平凡和嗦屑。以利益作为话题向每个人的提问,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回答,有遮掩也有坦诚,同戏剧部分的高调空洞相比,正透视出人性的具体、丰富与精彩。

孙逊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孙逊是中国80后新媒体艺术家和丌格动画工作室创办人,擅长运用水墨、油画、色粉等绘画形式在各种媒材上创作手绘动画。在制作具有社会批判意义的动画作品领域为大众所熟知。他利用多种技术与媒介进行创作,包括水墨、色粉、木刻以及定格动画。常常围绕“魔术师”寓言式的角色,引证社会中存在的某种欺骗,不仅直指中国当代社会存在的现实,更触及至广泛的世界历史现状。孙逊也是“杭州新影像运动”的其中一位核心成员。

文字元年:战役(2005)   孙逊

《文字元年: 战役》是孙逊早期创作的一部黑白动画短片,动画中中国的象形文字被赋予生命形态,像士兵、动物和坦克一样打仗。

杨福东是中国当代最受国际瞩目的影像艺术家之一。其作品优美而伤感,古典文人画意境的构图与现代场景交错,以模糊历史感与现实性,拓宽了影像叙事的方式,反映着新一代年轻知识分子在富裕的物质生活与日益匮乏的精神世界之间的妥协。2004年杨福东入选“Hugo Boss当代艺术奖”,曾多次参加过卡塞尔文献展和威尼斯双年展。

夜将(2011)  杨福东


《夜将》是一部35毫米电影胶片拍摄转高清的影像作品,该作品展现了一种历史幻想,在战争中负伤的老将军孤身一人在黑暗中,与自身的人生之路起着冲突,三个幽灵般的人物是其内心感情和想法的象征,他不得不在消失还是继续战斗之间作出决定。艺术家将作品形容为“新现实主义”,而非历史和寓言的电影:“‘新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的剧院,这里上演着当代社会的现状。谁在现实中存在?古装的男爵还是现代打扮的鬼魂?古战场和其他历史事件反复出现,它们又属于哪里?过去,现在或是夜幕降临的未来?一旦难以从叙述中获得答案时 ,决断变得何其困难!天快黑了,将军必须决定究竟要消失/逃脱(死亡)或继续战斗,当然这也可能导致同样的死亡命运。意志支撑着将军的生命,我们又应该如何过自己 的人生?怎么看自身与新现实的历史事件,并继续寻找精神意义?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吴俊勇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是杭州影像运动的成员之一。早在就读张培力教授研究生时就开始了影像创作。吴俊勇的兴趣点一直聚焦于“身体和政治的混杂体”,几乎所有的图象都衍生和游离在生理学和社会学的交界地带。或者说其工作更象是在摆弄一个图象符号的魔方,在器官、肢体、俚语、记忆、符号等漂浮的染色体中发现和合成出某种不确切的“隐喻链接”。现实的荒诞,我更愿选择一种寓言手法,在现实和幻想的两极之间编织私人的黑色叙述:可能是一场狂欢的夜宴,是沉默的黑暗对聚光灯的戏瘧和嘲讽;或者,仅仅是个人恍惚中视网膜上漂浮的幻象世界。讲到他的作品,艺术家如是说“所谓的“独立”在中国的语境里意味着和官方主流腔调不一致的公共立场。随着社会公共空间的不断收缩和压制,愈来愈多呐喊回响于底层角落。对我来讲:在一个荒诞压抑的极权社会里,寓言可能是最好的排遣、保护和发出声音。” 2008年,吴俊勇开始了俚语词典的概念创作,对语言中的图像开发及构建图像系谱。

时间的胃(2011)  吴俊勇


《时间的胃》这部片子是关于1949年后中国历史的隐喻,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被谱写者。一切的革命和运动都在时间的胃里被消化为尘埃,时间的沙漏是一 个巨大的粉碎机。


今年的华语视像艺术节将为观众带来杭州影像运动艺术家杨福东、高世强、程然、吴俊勇、孙逊等的作品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