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 进行:流动的影像
发起人:小白小白  回复数:0   浏览数:1510   最后更新:2015/05/16 11:33:30 by 小白小白
[楼主] 小白小白 2015-05-16 11:33:30

来源:艺术界LEAP  文:武漠

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中环》(截屏),2001年,超8 毫米及35毫米转载于DVD,10分30秒

见证一个视觉文化博物馆的建筑伴随其收藏共同成长,总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即便博物馆实体还未竣工,但M+始终积极地推进着它在视觉艺术、设计与建筑、流动影像三方面的研究和收藏工作。2014年分别在中国香港和瑞典开幕的“构。建M+”和“对就是错”(此展还将于2016年巡回至香港)相继呈现了M+建筑设计和视觉艺术方面的重点藏品,香港巴塞尔博览会期间开幕的“流动的影像”紧随其后,策展人马容元在尝试重塑“移民潮”现象的同时,亦较为全面地整理了M+近年来在流动影像这一门类的收藏成果。

张培力,《同时播出》2000年,二十六频道录像装置,10至30分钟,M+希克藏品

借助香港这样一个拥有复杂移民历史的城市来探讨移民问题显得颇为适宜,“流动”一词也因而被赋予了双重含义,一方面,它代表了全球化背景下,人口迁移、劳工输出这样的物理流动,另一方面,它又象征着随之而来的文化、地缘政治、本土与外来经验之间的交错与冲突。在位于铜锣湾的MIDTOWN POP,两层展览场地展出了来自23位艺术家的绘画、摄影、影像及装置作品,它们大多与以上主题直接相关。进入展场的观众会首先被短片《中环》那语焉不详的粤语旁白所吸引,多米尼克·冈萨雷斯-弗尔斯特的镜头中,香港显现出阴沉忧郁的一面,永恒拍击维多利亚港的海水、漂浮不定的船只、岸边行人的背影,共同营造了浮生飘渺的梦幻感。二层同样位置,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与查思瑞的合作的录像装置《迪尔巴》与《中环》在意境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伤感的画面语言描述了名为di迪尔巴的孟加拉外劳羁绊于阿联酋的枯燥生活。

艾萨克·朱利安,《万重浪 (三屏幕版)》,2010年,三频道录像装置,49分41秒 图片来源:艺术家、伦敦Victoria Miro画廊、悉尼 Roslyn Oxley 9 画廊、圣保罗Galeria Nara Roesler画廊

在《中环》和《迪尔巴》中,人的形象如同鬼魅一般飘浮不定,无根的飘零状态弱化了他们置身于陌生环境下的存在价值。然而关于“移民”这一宏大社会叙事的书写并未遮蔽策展人对人性和人类情感的观照,这集中体现在艺术家与家园之间的情感联系—比如刁德谦的画作是对其成都大亨里祖居的重新想象,而王功新则把自己旅居纽约的记忆移植到北京家中(《布鲁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打井》)。此外,以日常生活的重复特征来对抗变幻莫测的世界对人性的消磨,亦是许多艺术家主动出击的方式。就像朱加的《门》记录了机械的开、关门动作;田中功起在《一即一切》中与寻常物件的刻意互动;又或是阚萱在北京地下通道中逆人潮而行,一边奔跑一边喊着自己的名字(《阚萱 哎!》)。

阚萱,《阚萱 哎!》,1999)年,单频道录像,1分22秒
图片来源:艺术家及GALLERIA CONTINUA,San Gimignano / Beijing / Les Moulins

位于牛棚艺术村的第二展场强化了艺术家渗透于创作中的普世情怀,这里展出两件久负盛名的大型影像装置:张培力的《同时播出》与艾萨克·朱利安的《万重浪》。前者由26台老式电视组成,同时播出千禧年之际世界各地的新闻片段,这是张培力首次使用现成影像,直接针对超越地缘的信息流动所带来的嘈杂现实;后者则从2004年英国莫克姆海湾中国海贝采集工人集体遇难事件出发,见证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传承和蜕变。展览之外,同时进行的专题电影放映将香港乃至全球的移民电影作为主体,既是策展人构思的出发点,又与展览相互补充。“流动的影像”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停留其中的展览,来自不同影像的声音充斥在展览空间,但声音的彼此干扰似乎并不影响观众沉浸在每件作品的独特语境里,此种布局手段模糊了展场和剧场的界限,延伸了“流动影像”的维度,亦不失为一种与公众建立对话的有效方式。

MIDTOWN POP、牛棚艺术村

2015.02.27~2015.04.26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