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翼十二年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3   浏览数:1900   最后更新:2015/05/09 22:23:39 by guest
[楼主] 橡皮擦 2015-05-06 17:18:41

来源:艺术世界  文:巢佳幸

耿建翌,《没用了——耿建翌个展》,2005 ,没顶公司|图片提供


要谈上海的艺术生态,一定不可绕开的是这家著名的非盈利艺术机构——“比翼艺术中心”(BizArt Art Center)。比翼的英文名字“BizArt”饶有意味,代表着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尽管它结束在 2010 年,如今在徐震炙手可热的没顶公司名下论坛 art-ba-ba 里,仍可以找到两条双关有多义的帖子:


“10 年前的 9 月 13 日,比翼艺术中心正式乔迁新址并在郑国谷、艺术文献仓库以及戴汉志的共同策划下举办了第一场展览《多维在上海》。本月,没顶艺术空间(MadeIn Art Space)——比翼艺术中心的新身——为受到 MadeIn 赞助的新兴艺术家们举办了一场名为《献给所有赚钱的人》的展览。”


“从 2010 年 9 月起,比翼艺术中心变更为没顶艺术空间,归并到艺术家徐震的没顶文化有限公司旗下。"比翼艺术中心"的名字和财产依然归 Davide Quadrio(又名:乐大豆)所有,没顶公司则接管其位于莫干山路 50 号的场地及其组织机构。比翼艺术中心的前任董事们将全心投入到新的独立活动中:Arthub 亚洲以及没顶。”


这是比翼艺术中心创立人之一乐大豆于 2010 年 9 月在 art-ba-ba 论坛留下的两段信息。想必艺术圈中的“老人”,多少听闻过这段存在于徐震和乐大豆之间,说不清彼此、道不明孰是孰非的纷争。此后,乐大豆携着他的“Arthub 亚洲”——基于上海而在香港注册的非盈利机构,致力于建立当代艺术创作和传播平台——进入了新身份。乐大豆期间居住泰国数年,从 2012 起又重新回归到上海艺术圈的视野中。


其实,比翼艺术中心具体开始的时间是在 1998 年末左右,第一个固定展览场地在淮海西路 610 号内的厂房内。比翼曾经的重要合作者、现任没顶公司的股东之一金莉萍坦言:“真的很难抽时间去回忆,比翼已经做过了多少个展览,约莫快 200 个吧!最高峰的时候一个月可以做 20 个活动和展览。”从上海另一个最早的非盈利艺术机构东大名创库(DDM Warehouse)主人郑为民,一手建立的数据库 ARTLINKART 中,可以清晰地找到比翼艺术中心 12 年内实现的 198 个项目或展览。比翼艺术中心俨然是一流国际性画廊的艺术家输送站。


比翼艺术中心和艺术发生的连接,亦成为艺术家群体之深刻交情。据乐大豆回忆,当时比翼的成员们和艺术家们真的很虔诚,也很吃得了苦。作品布展的施工都依靠双手实现,而中心对方案的要求门槛相当之苛刻,忙绿却不随意,始终站在对望国际的高标准上。如今回看比翼,其业已成为有所成就的艺术家们记忆中重要的生产动力,在这个自营并多为自我组织的空间里,比翼的艺术总监徐震和同时代的艺术家们找到乐观看世界的角度和走向世界的雄心。


对于比翼艺术中心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事件,至今看来还是 2004 年,中心从淮海路搬到莫干山路的 M50 创意园,比翼开始有了可以施展的宽敞空间,新空间有 600 平方米之大。通过开始几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展览更趋向正规,和国外艺术界的交流也更多了。此时,中国当代艺术家恰好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而比翼艺术中心的战略开始调整得更加明确和具有针对性。中心的展览更多选择个展形式,艺术家在此更加有体量地展示了创作脉络和语言。而其组织的展览和发生的事件也和画廊之间愈发相互促进加深。

未知博物馆,《当我们谈论艺术时,我们在谈论什么?》,2010,未知博物馆|图片提供


比翼艺术中心最后的一个艺术项目,当属以邱黯雄为中心的“未知博物馆”个展,一缕缕植物和混杂在内的具备了日常生活物品外表的“作品”和艺术家们一同容纳在展览空间里。“这是个不是展览的展览,不是聚会的聚会,不是工作室的工作室,不是酒吧的酒吧……”——在一个犹如不知名状地办公室或实验室的自由状态里,未知博物馆的成员们谈着基础知识在创作中的意义。


2010 年 9 月比翼艺术中心正式结束,变更为没顶艺术空间,属于徐震的没顶公司旗下。可实际上,根据金莉萍的叙述,比翼的结束在 2009 便发生端倪。中心关闭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包含发起者乐大豆和艺术总监徐震之间的纷争,或纠结着的财务问题等等复杂问题。而金莉萍最近用简单却清晰的解释告诉我,“比翼虽然从实际意义上来讲是非盈利的,但是从未得到任何持续性的资助和支持,这给我们的日常运作带来很大的财务上的阻碍。” 更名为没顶艺术空间的比翼艺术中心只举办了“献给麻妮妹客——李明,林科,杨俊岭 3 人联展”,“弦外之音——伊利沙白格鲁布尔个展”两个展览,之后便零碎地闲置和重启。

周啸虎,《传闻——周啸虎个展》,2007,没顶公司|图片提供


当徐震的没顶公司搬入 M50 桃浦艺术园之后,我还依稀记得,没顶艺术空间在 2012 年到 2013 年间,发生的一些片段。那时的没顶艺术空间仅仅是存在于没顶公司工作场所前的一部分展示区域,他们的一系列艺术活动随着没顶公司吃住同行的生产而进行,也跟随着桃浦艺术园大约持续两年的“未来的节日”艺术项目而展开,空间也会在相应的联合开幕日开启。记忆深刻的展览只有没顶公司的个展“震动”,而之后其他项目便少有记忆了。


与比翼艺术中心的结束有着相似命运,东大名创库在 2012 年也走到了终点。这家曾为很多非盈利艺术项目和独立策展人提供了舞台的上海艺术机构,遭遇了与红坊创意园区的空间租赁纠纷。最终创办人郑为民选择了结束他于 2000 年创办的这家非盈利空间实体。而幸运的是 2007 年于上海创立的“非艺术中心”,它在 Wolfgang Droste 先生及夫人姜异女士的资助下,存留至今,操作上延续了国外非盈利机构的稳定赞助形式。

东大名创库


通过对上海几家艺术空间境遇的观察,或许至今未变的是,非盈利艺术中心在国内几乎依靠三个必要因素:稳定的资金、运营者的个人意志、某个时期内生态环境的需求度。像“非艺术中心”这样能得到稳定外部赞助的机构,它们可以借用相似的西方国家非盈利艺术机构模式,运用国际纯粹文化交流的方式去介绍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个体,然而,如此一来其与外部(社会文化)环境的紧密度也相对随意闲散。


对于一个具有强烈个人意志的空间运营者来说,面临的结果几乎只有两种:如果不是在外部环境中寻觅到对艺术家个体与新环境的连结,保持始终旺盛的活力与沟通欲望;那么就是要在繁杂的劳务和无情感回报的叹息中,对完全的非盈利模式产生怀疑。而其实最重要的是,当艺术体系的层次和艺术机构的数量都处在简陋和稀缺阶段的时候,作为艺术生产力的艺术家会对非盈利艺术空间这个“中间平台”抱有强烈需求,观众、评论、冲突、生产,是其活起来的良性动力。

比翼艺术中心


对比翼艺术中心的终结或许并不必惋惜,金丽萍给出的一个理由是,“相较于十年前,今天国内的艺术机构(画廊、美术馆、艺术中心)越来越多,艺术家有更多的平台可以展示自我,所以比翼也是时候功成身退。” 比翼艺术中心曾经关照过的人(艺术家)在更加宽大的框架下生产艺术,空间的解散并未导致人的脱离,可以说比翼正分散在中国主力的艺术生产圈中。


文章为节选,本文版权所有,部分图片来自 ARTLINK。

[沙发:1楼] guest 2015-05-06 19:01:04
曾经的梦工厂
[板凳:2楼] guest 2015-05-06 20:16:58
05年我曾经在那里参展,徐震确实是一位非常严格的策展人,也是一个非常公正和客观的人。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展览。
[地板:3楼] guest 2015-05-09 22:23:39
徐震确实是一位非常严格的策展人,也是一个非常公正和客观的人。非常有意义的一次展览。+1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