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洋:想象中的共同体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827   最后更新:2015/05/05 22:39:18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5-05-05 22:39:18

来源:新浪微博  文:@尤洋

各阶层感到困惑的时刻总希望找个主心骨。总理在两会的政府报告就像一剂强心针,详细指明了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的方针。随后几家右倾媒体纷纷发表社论或专题文章,评论到实现这个目标十分艰难,近年来的经济增长减速实际上已经印证了陷阱的存在。

简而言之,发展中国家一方面逐步失去相对于落后国家的低廉劳动力竞争,另一方面也无法短期在高新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比肩,保持经济增长速度的关键在于实现结构性经济转型。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传统制造业和农业比重下降,与之对应的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首当其中的即是电商、信息和文创这些不需要过多实体资源的新型产业。

几乎和两会同期,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再掀热潮和亚投行成立两个事件虽然在经济体规模上不可比肩,但在行业实践拓展的意义上都似乎敏捷地响应着总理报告。按照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所述,工业时代来临后,提高生产力和经济效益随着社会发展,必须实现更为精密的分工和协作。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协作意味着生产消费行为必须突破不同行政区域间的界限,发展地域更为广泛和节点更为复杂的产业链条。对于艺术市场而言,超级画廊、国际艺术家和收藏家的系统已经形成,本着商业逐利的天性,经纪人们必须开拓新的消费市场和作品来源,艺术博览会自然而然地站到了这些区域界线的前沿位置。艺术创作也在分工协作的深化过程中被转义,无论是近年来被全球范围关注的北京刘还是上海徐,抑或更早的张洹和昆斯,甚至是更年轻一代的赵要和徐渠,艺术家身份属性在功能上愈发多元,其艺术实践的持续燃料依靠于通过工人或助手的协作完成作品(艺术家牢牢站在把控主导的角色),通过交易平台实现销售。虽然包括美术馆和收藏家在内的整个产业链依然是围绕服务艺术家这个核心目的而展开,但艺术家自身也从产业链的源点被转移到特定的节点位置,这也导致了艺术权利逐渐从评论家群体移向买家群体的现象出现,令人警惕。

今年两会期间,随着各地政府官员到访UCCA的企业家背景身份的人大代表们明显增多,接待工作中所收到的问题也更加实际化。在文化产业的营销系统还未能准确定位所谓城市中产阶级属性时,各地文化地产的兴起就自然而然了。通过旧城区或老厂房的改造,以文化项目实现土地增值和营造新一轮的商业消费环境,对于政府还是开放商而言都是迫切的需求。但就目前而言,在这一轮热潮中对于文化地产的理解大多是文化加地产的速成品和套路,有待探讨的是对文化地缘属性的梳理和挖掘,从而形成针对本地市场的消费心理,这也是今天众多城市逐步同质化的本因所在。

于是出现了很多想象中的共同体,不仅体现在资方和文化项目的联姻,也体现在一个预设但有待验证的消费共同体上。中国自步入真正意义的现代化以来,缺少的是具备不同层次的城市文化,各个领域的文化产品在营销中被一律扁平化。以电影行业而言,北京每年增加大量数字的屏幕,但我们并没有看到这些影院间形成不同的文化属性,非商业性的影片依然在放映场地和放映权利中苦苦挣扎。这一困境在电视节目、剧场、Live House等领域中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城市的消费主体是一群被高度训练过的,强调感官愉悦的市民。从投资者还是观众的角度,对艺术的期待同样集中于图像层面。在专业人员困乏的美术馆领域,随着文化地产的风行,各地新美术馆策划的项目被导向注重作品的图像功能和锻炼普世审美意识。然而艺术在今天的自由表达正是讨论多样性,当代艺术已经不足以图像来承载这一实践动机,哪怕是对最强调视觉性的艺术家而言,视觉也只是实践工具,而并非实践目的。而美术馆作为今天的城市公共空间,本应将观众带入对于政治身份、知识生产、审美关系等各社会学领域的排演和模拟。这些期待和艺术的社会意义之间的偏差和悖论,导致了艺术功能在公众层面的异化和缺失。想象终究会被演化为现实,但彼刻的共同体恐怕已然面目全非,但值得庆幸的是不管产业发展成败按照何种标准来评估,文化总是按照其自然的属性,以承载社会关系为本质意义,在今天复杂多变的局势中保持着自我体验和再生产。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