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词造句:缪晓春的语法与语言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0   浏览数:863   最后更新:2015/04/17 09:51:50 by clclcl
[楼主] clclcl 2015-04-17 09:51:50

来源:艺术界LEAP  作者:赖非

“缪晓春:遣词造句”, 展览现场, 2015年, 上海阿拉里奥画廊
全文图片由阿拉里奥提供

缪晓春在上海阿拉里奥画廊的最新个展“遣词造句”主要展出了艺术家近几年的绘画作品。缪晓春以其数字影像作品为人熟知。他从2010年开始专注于将电脑的3D技术转换至平面绘画。展览名称“遣词造句”是艺术家对其画面构成方式的指涉,也可看作艺术家在数码技术与手工绘画两种语法之间的转译。

这次展览中的绘画作品如《死亡胜利》(2015)、《迷离》(2015)、《星期天的早餐》(2013)、《洗礼》(2013)等画面中的形象均来自艺术家以往的数字影像作品。之前影像作品中的静态画面,经过电脑重新分析、建模、运算和编辑后,生成三维的矢量图像,再输出至刻字机,然后艺术家将刻字机切割打印出的平面图形粘贴至画布,再逐一撕下、用丙烯上色。艺术家称这样的创作方式为“算法绘画”。这一过程无疑是耗时耗力的,艺术家的手工劳动更像是一种程序化的执行——画面的构图以及颜色的选择基本上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在画布上艺术家的手赋予了这些数码属性的图像有机的纹理。

《死亡的胜利》,2015年
亚麻布面丙烯,800 x 800 厘米

跨越画廊空间上下两层展示的《死亡胜利》长宽各8米、由64块画布组成,是艺术家目前最大的绘画作品。《死亡胜利》与荷兰艺术家彼得·布鲁盖尔16世纪的名画同名。缪晓春在其2008至2010年间创作的影像作品《从头再来》中将布鲁盖尔的画面用数码语言重新演绎:油画中的的场景变成一个电影拍摄的片场,而艺术家自己的3D模拟形象同时出演演员、导演、录像师、场记,死亡场景被无数个“我”重新拍摄和观赏。新作中,《从头再来》里的这一画面又被转译回了绘画媒介,并被冠以原画同样的名称——《死亡胜利》。两个《死亡胜利》之间可以看到艺术家的创作语法在数字影像和绘画之间的转换,及其对于绘画传统本身的致敬。

《星期天的野餐》,2013年
亚麻布面丙烯,300 x 400 厘米

近些年以影像、新媒体或装置等注重过程的实践闻名的艺术家重新回归架上的不在少数。缪晓春的绘画更像是其数字影像实践的延续或是衍生。虽然艺术家这次个展的最初预设是只展出绘画,但“遣词造句”囊括的唯一一件影像作品《无始无终》(2012)为阅读缪晓春的绘画提供了有效的参照,也在视觉上打破了绘画作品较为单一的平面效果。展览呈现了艺术家从电脑算法到个人语法之间的缜密转换,但或许对于这种语法的信心以及对于绘画媒介的信仰尚不能等同于对绘画语言本身的自信。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