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中的必然 —关于“十墨”
发起人:王勇隐墨  回复数:0   浏览数:1310   最后更新:2015/03/26 12:30:41 by 王勇隐墨
[楼主] 王勇隐墨 2015-03-26 12:30:41

20133月,受朋友之约参加编写“中国当代艺术文献” 在梳理“新水墨”这个版块时,出现了难题,因为在那个时段里,从传统国画到实验水墨,在很多画展中,都加上“新水墨”,到底谁才代表真正的新呢?为此,我查阅大量关于“新水墨”的评论文章,也多次与抨论家,艺术家交流,但争议很大...

的确,这是一个层次多样,标准多元,边界模糊,审美断裂的时代,如何定义真正意义上的新,难度很大。

两个多月时间我都在思考,对比...最后我把所有的可能聚焦到了这些人身上。他们把关注自然,社会,生命,人性...的问题变成了直接参与,从而形成了个案突破,把艺术创作地目的更加纯粹化了!

经过一段时间交流后,20135月中旬邀请李广明先生共同主持召开“首届宋庄新水墨研讨会”,参会人员除批评家,策展人等外,就是以后成立的以“十墨”为主的艺术家。

20136月,于立先生再次邀请大家在一号地果园,召开了“新水墨”研讨会。

20137月,黄岩先生邀请大家参加由他策划的“第二届林州国际友好和平艺术节”。

20138月,王轶琼先生提议“墨”的个案分析,在李广明工作室研究确定,“十墨”成立。同时开始了他通过微信对“十墨”个案的梳理、互动写作与“微微信神”的报告...

201310月,由我策划的“十墨十分”系列户外艺术活动开始,在此次活动后,老赫宣布,《十墨》画册启动!

一年后,当“新京派流变艺术”、“十墨十分”、“微微信神”...重回上上国际美术馆时,虽然有争议、质疑、赞美声不断,但却在艺术界一石激起干层浪,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焦点与话题。

历史,就在这看似一次次的偶然中发生了!

艺术何以为新?--新,就是为了打破过去固有的教条式的样式化。

十墨从出现那天起,就一直伴随着各种声音...,这些应该是好事,也属正常,因为这种新,从前没有过,所以会让很多人不适应。

“十墨”,无论从水墨出发,从“胎记”出发,非笔非墨,其最可贵之处在于重新建构新艺术可能性,他们以人文、自然、社会、生活等与艺术的自我参与感悟中得到启发...在这个层次多样,标准多元,审美断裂的缝隙中找到了独立的自己。在这个不鼓励冒险创造的社会体制下,敢于放下,敢于逆反...,这本身也需要艺术家的勇气与担当!

另外,“十墨”艺术家主动放下“笔”...拒绝人为痕迹太重的绘画创作方式,是为了给自然更大的空间,这也恰恰符合这个时代的精神诉求,在自然遭受人类后工业的创伤后,关于生态、资源、环境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中国...如何还自然与自然,这才是该反思反省的,这是“十墨十分”系列户外艺术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

总之,“十墨”的裂变才刚刚开始。

田军

20146

注:本文摘自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十墨SHIMO》P24-25


十墨,中国当代艺术的关键词和艺术事件! 十墨,从水墨出发! 十墨艺术家: 冰墨-李广明,炒墨-李纯子,炁墨-于立,烟墨-王轶琼,射墨-邵岩,锈墨-吕宗平, 隐墨-王勇,香墨-孙华卫,砸墨-吴国全, 涂墨-黄岩


王勇隐墨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