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朗西埃:女神的感知机制
发起人:之乎者也  回复数:0   浏览数:1947   最后更新:2015/03/20 09:40:47 by 之乎者也
[楼主] 之乎者也 2015-03-20 09:40:47

来源:艺术时代

席勒在《论人类的审美教育书简》第十五封信末尾,他让他自己和读者一同面对“自由的表象”的一个典范。这是一座被人叫作路多维希宫的朱诺的希腊雕像。这座雕像“自满自足”,“居住在她自身之中”,作为神性的体现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她如此“静息”,她远离一切利害关切和责任,远离一切目的或意愿。女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身上不带任何意志或目的的痕迹。显然,女神的特质也是这座雕像的特质。因而这座雕像悖论地呈现出了未被创造之物、呈现出了根本不可能是意愿对象的事物。换言之,它体现了非艺术作品之物的品质。(我们应该顺带地注意一下,“这是”或“这不是”一件艺术作品、“这是”或“这不是一只烟斗”之类的表述应该追溯到这个原初场景,如果我们想认真对待这些表述,而不只是将它们当作陈腐玩笑的话。)

与此相应,面对“自由表象”时体会到审美的自由游戏的观众,欣赏着一种极其独特的自治性。它不是征服了感觉的无秩序状态的自由理性所具有的自治性。它恰恰是对那种自治性的悬置。它是只与权力的回撤相关的一种自治性。“自由表象”立在我们面前,但我们的知识、目的和欲望都无法接近或触及它。主体无论如何都无法据有的这个形象却为主体许诺他可以据有一个新世界。女神和观看者、自由游戏与自由表象,全都被卷入了一种独特的感知机制之中,这种感知机制遮蔽了主动与被动、愿望与抵抗之间的对立。“艺术的自治性”与“政治的许诺”并不彼此对立。自治性乃是经验的自治性,而非艺术作品的自治性。换言之,艺术作品只有当其不是一件艺术作品时才能进入这一感知机制当中。

现在,这“不是一件艺术作品”立刻具有了全新的意涵。这座雕像的自由表象是不刻意地被视为艺术之物的表象。这就是说,它是这样一种生活形式的表象——在此生活形式中,艺术并非艺术。这座希腊雕像的“自足”其实是一种并未使自身分裂为不同活动领域的集体生活的“自足”,是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政治、生活与政治并未切断各自联系的共同体的“自足”。据说希腊人就过着这样的生活,其自足性就体现在这座雕像的自足之中。至于这座雕像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当时希腊人的生活状态则并非是问题关键。关键在于自治这个概念当中存在着的转换——因为自治与他治是联系在一起的。首先,自治与审美经验之对象的“不可用性”密切相关。进而自治性又被证明是艺术在其中无独立存在的生活的自治性——在生活中,艺术的生产实际上是生活的自我表现。在与某种异质性遭遇之后,“自由表象”便不复存在了。它不再是对形式和质料、主动与被动等对立两极的悬置,而是变成了人类精神的产物,这种人类精神力图将感觉表象的表层改造成为作为人类自身活动镜像的新感知机制。这就是席勒最后一封信中展开的情节:原始人逐渐学会了用审美的眼光审视自己的臂膀、工具和/或身体,逐渐学会了把表象唤起的愉悦从对象的功用当中分离出来。审美游戏因而变成了一种审美化的工作。“自由游戏”悬置了主动形式对被动材料的支配权力,许诺了一种人们闻所未闻的平等状态,但这一“自由游戏”的情节又变成了另外一种情节:形式征服质料;就像人类将世界改造成他自身的感知机制一样,人类的自我教育意味着摆脱物质性的人类解放。

因此,审美的原初场景所揭示的矛盾并不是艺术与政治、高级艺术与流行文化或艺术与生活审美化之间的对立。上述所有对立都是一个更基本矛盾的具体展现和转译。在艺术审美规则中,艺术当其乃是艺术之外的某物时才是艺术。它总是被“审美化了的”,这就是说,艺术是一种自治的生活形式。对艺术审美规则的关键性表述即:艺术是一种自治的生活形式。然而这一表述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到阐释:自治性高于生活,或者生活高于自治性——两种阐释方式可以相互对立,也可以相互交织。

它们的对立与交织源自三种主要情节间的相互关联。艺术可以变成生活。生活可以变成艺术。艺术和生活可以实现它们性质的互换。这三种情节构成了审美的三种面相,在三种时间性当中生效。根据“和”的逻辑,每一种面相都是一种审美的政治——或者我们应该称之为“元政治”——的变体,所谓审美的“元政治”即审美生产自身政治、为政治规划审美空间的再配置、将审美重构为政治问题或宣称审美本身即真正的政治的审美方式。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