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建宇:文学对我的创作帮助很大
发起人:毛边本  回复数:2   浏览数:1536   最后更新:2015/03/19 15:19:10 by guest
[楼主] 毛边本 2015-03-06 22:35:49

来源:外滩画报  文:廖晨琳

“这些年我反复阅读的有罗伯-格里耶谈文学的书和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卡尔维诺谈到文学的品质,譬如轻,都可以运用到绘画的品质里,对创作特别有帮助。”


艺术家段建宇微博、微信名都是“雪糕我又来了”。这名字最开始由女儿袁千文所起,叫“雪糕我来了”。后来,段建宇因为在微博上跟人争论杨幂的事而烦,想消号,重新注册成了现在的名字。艺术圈的一些朋友会亲切地称她为“雪糕老师”。
段建宇在华南师大美术学院油画系任教,上油画创作、综合材料等课程,家也在华南师范大学内,装修属于黑白灰的简约风格。她的书柜由 42 个白色格子组成,占据客厅一面墙。书柜上端几层的书大多是她读广州美院时,在博尔赫斯书店购得,其中不乏阿兰·罗伯-格里耶、让-菲利普·图森的作品,如《重现的镜子》、《罗伯-格里耶作品选集》等,也有“午夜文丛”系列。她家里的书多跟文学、艺术理论有关,像沈语冰的《杜尚之后的康德》、丹托的《艺术的终结》等等。担心书柜被压坏,段建宇把大部分画册放置在了小洲村的工作室里。她每天都要去工作室,上班期间则下午去。
书柜中一个格子上的银漆面手电筒倒是挺引人注意,讲起这个手电筒,段建宇问我世界末日是什么时候?“2012 年!”女儿在房间里大喊,原来她也在悄悄听我们对话。段建宇本来一点都不相信世界末日,但那段时间,艺术家曹斐天天在微信朋友圈晒世界末日要添置的装备,她买了个逃生手电筒,段建宇也买了一个。书架上滑稽的小件中还包括段建宇女儿的作品,其中有一个是女儿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给艺术家标明身份的贴纸,贴在了从奥斯陆性用品商店买的女人乳房削笔刀上,此外,女儿还画了特别多的纸钱。

书柜中一个格子既有段建宇为“2012 年世界末日”添置的逃生手电筒,也有女儿的作品—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展览给艺术家标明身份的贴纸,贴在了从奥斯陆性用品商店买的女人乳房削笔刀上

书柜对面的钢琴上,立了一幅瑞士艺术家米瑞安·坎(Miriam Cahn)的人像油画,段建宇去年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购得。从 2013 年 11 月左右起,她也开始了收藏。艺术家团体双飞艺术中心的杨峻岭办了一个“中国最好拍卖网”,段建宇加入了相关的一个艺术家群,群里面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作品放拍。“我既买过也卖过,看了谁的都想买,像游戏一样,上瘾了。” 不过她的收藏都是随意的,不是特别专业,朋友之间的作品,价格 1-2 万元的,自己能承受的,都可以。廖国核、梁硕等人的作品都纳入了她的收藏中。

2013 年底,段建宇开始了适量的收藏。这是瑞士艺术家米瑞安·坎的人像油画,购于去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


B=《外滩画报》        
D=段建宇

B:最近在读什么书?
D:沈语冰《杜尚之后的康德》、《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一书中的巴黎》;鲁明军的《视觉认知与艺术史》,关于认知机制和绘画之间的关系,以前中国翻译得不多,这两三年才出来,包括他自己对艺术的认识也夹杂在里面。前段时间我还看了维他命艺术空间出的《镜花园》,最近还在方所买了周梦蝶的诗《刹那》、辛波斯卡《我曾这样寂寞生活》。
B:近年来你的阅读有什么变化吗?
D:高中时爱读卡夫卡,大学时候不太看理论,只相信自己的感觉,现在觉得文学理论、艺术理论都很重要。微信流行以后,一小时不刷我都忍不住,上面有很多好的文章及好书推荐,我会理一理,大多在网上买。
B:你觉得绘画和阅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阅读对你创作的启发如何体现?
D:文学对我帮助很大,但有的人还是觉得文学和视觉是两个东西,比如格林伯格说要求艺术的纯粹性,艺术本体的东西,但过了那个阶段,需要吸收很多生活的元素。当代绘画里面的纯粹性特别复杂,但如果只有纯粹艺术本体会显得很苍白。绘画和小说的叙事性是不一样的,要转换很多视觉符号,只要艺术家注意这一点就好了,不像过去主旋律绘画表达一个故事,当代艺术没那么简单。这些年我反复阅读的有罗伯-格里耶谈文学的书和卡尔维诺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卡尔维诺谈到文学的品质,譬如轻,都可以运用到绘画的品质里,对创作特别有帮助。
B:艺术家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并不容易,你是什么时候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的?
D:读书时虽然画风桀骜不驯,但还是模仿别人较多。毕业以后四五年才找到有自己角度和品质的东西,是得靠生活经验和创作实践的积累,年龄增长以后理解艺术的变化,幸运的话还是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
2001 年做了《生活指南》这种小文本性的作品以后,然后是《艺术鸡》、《姐姐》等系列,我开始找到感觉。我的绘画有很多线索,通过这一条画到另外一条,画这个系列之前并没有想到另外一个系列,然后慢慢地建构,把思路打开,就像建一个房子一样,比较自由,不局限于题材和风格。不画到这,你感觉不到另外一个东西也在召唤你,错综复杂地交错。
B:现在一般会参加怎样的展览?
D:国内有很多群展,对方一般提前两个月告诉我,但我一般都会拒绝,有的展览如果是纯为了卖画,学术上并非特别有意思的,就没必要参加了。刚毕业,作品能卖我就很高兴了,现在卖画也相对容易,对我来说不是太重要,更担心的是买家随便拿去拍卖,所以我对买画的人很挑剔。有的人不一定很理解你的东西,听说好卖就买,我未必卖给这些人。而且,我一直警惕自己不要有成功的感觉。

鲁明军 《视觉认知与艺术史》
此书不是社会学解释式的,不是图证式的,不是媒介语言分析式的,它从认知机制的角度,分析了它与知识、技术、文化等各领域的关系,很有意思。

德·迪弗 《杜尚之后的康德》
这本书大大丰富了我对杜尚和一般前卫艺术的理解。很过瘾,很满足好奇心,观点很独特。尽管有些章节读起来比较费脑子,但它真的是引人入胜。

奥利维埃·罗兰 《猎狮人》
马奈是美术史里绕不开的一个节点。此部小说的有趣在于它不是常见的美术史里的马奈,奥利维埃·罗兰用真实和想象的交织,勾勒了另一个活生生的马奈。

彭剑斌《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
彭剑斌这本集子里,《爸爸》、《还乡》等,写得真好。我看着年轻人的小说,再看到天天在媒体炫耀粉丝的中年作家们,心想:你们完了。

[沙发:1楼] guest 2015-03-19 13:02:19
瞅你那张脸
[板凳:2楼] guest 2015-03-19 15:19:10
90年代范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