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向上+560×11.7
发起人:陆小果  回复数:0   浏览数:1423   最后更新:2015/02/16 15:12:31 by 陆小果
[楼主] 陆小果 2015-02-16 15:12:31

来源:画刊杂志  文:王凯梅

《枯山水》  徐文恺  海棉 金属  2014年

《漂浮的山》(局部)   亚历山大.乔利  综合材质 2014年

《持续的玩具》(局部)  阿哈尔德. 费尔纳居 尺寸各异  2001年

《抱怨的合唱团》  特里尔沃. 卡雷勒侬等  视频截图 2005-2013年

《十》  尼古拉.哥德巴赫   视频截图  高清影像  2006年


  在美术馆长达1200公尺向上螺旋延伸的坡道展厅加上560平方米乘以11.7米高的核心筒主体展厅里,观众留下了笑声,发出了质疑,体验到诡异,沉溺到冥想和诗意的画面和作品当中。

    2010年,中国向世界输出了一个宏伟壮观的上海世博会,预言未来发展的各国国家馆建筑沿着上海起源的黄浦江两岸排列出去,在世博会的100多天中将明天城市的蓝图带入人们的视野;2010年后,上海进入了“后世博时代”,政府甚至成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来面对世博会之后的上海。世博场馆的转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内在转型的一个缩影。后工业时代建筑博物馆的热潮如同向上海艺术田野上施加的催化剂,在世博会留下的浩大场地上迅速繁衍:中国馆改造成“中华艺术宫”,世博会有了自己的博物馆,徐汇滨江向西岸艺术区进发……2014年岁末,上海再添一家新的美术馆,昔日的法国国家馆被改造成为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

    一场“用艺术语言对宇宙本性的探讨”的展览“多重宇宙”为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揭开了帷幕。展览总策划艾民将“多重宇宙”的提法归结到霍金理论用“巧合”解释的世界生成的不确定性,数百万个宇宙与我们太阳系平行共存的可能性的存在。如此浩瀚的话题切中了世博会和法国馆所代表的未来主义理想,再加上开幕正值《星际穿越》这样的好莱坞大片以通俗文化的感召力将第五空间、时间旅行之类的词汇迅速向大众普及。一时间,未来似乎从来没有过这样真实地在眼前发生着,却又被放在距离我们生活最遥远的宇宙星空的大背景下如此虚拟地闪耀着。法国馆自身流动的网络线条将现实与想象,微观与宏观,科学的探索与艺术的诗性统统笼入在这个以认知宇宙为出发点的艺术展览上,在混沌、复杂与含糊不清的“存在”与“共存”中通过艺术的表达打开认知的多种可能性。“多重宇宙”作为一个坚持做艺术公益的民营企业在上海第二家美术馆的开馆大展,在面对苍天感慨自身的浪漫情怀中不可置疑地置放了种种关于艺术的理想和野心。

   这样的宏大理想首先在展览的阵势上得到充分表现。展览共展出来自中国、法国、美国、日本、芬兰、瑞士、荷兰、德国、西班牙、挪威、巴勒斯坦、中国香港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52位艺术家、7个艺术小组及2个委托创作项目的近百件作品,形式囊括了绘画、装置、录像、声音及摄影等多个艺术门类。如此国际性、跨界性的展览仿佛在回应着星际穿越般的艺术理想,而进入展馆的第一件作品更是把这种宏观想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了。日本重要的声音艺术家池田亮司为美术馆特别制作的声音视频装置《雷达(上海)》将展馆中央区域的核心筒空间整个约12米高24米长的墙面全部打满,如同一块黑色的磁石以撼人的气势将观看者吸引过来。艺术家通过对星云图像的数字处理生成的宛如宇宙星空的深邃的黑暗不时被雷达扫描,在明灭变换中切割成刹那间的明与亮,黑暗特有的魔幻和雷达偶发的白光直接生成一种刺激感官的兴奋;而同时,机器单一的电子噪音横扫过黑暗的星空引起的空寂缥缈的外星之声,在高精度的音响重复密集的回荡中变得触手可及,人类对宇宙的感知变成了一种声音和视觉的直接体验和共振。池田的作品用完美的虚境呼应着人类对宇宙的着迷,它赋有诗意令人沉迷却又那样无边无际远离世俗。从池田制造的星际旅行返回人间,迎面碰上的是周啸虎的电视机装置作品《侦探计划》,10名侦探被分别分配到跟踪下一个目标的任务,且互相不知晓这样的布局。于是在一个连环的电视机阵地里,我们看到一个接一个私人侦探在公共场合被跟踪和跟踪别人的图像。跟踪在这里变成了一个我们生活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寓言,在知与不知的迷途中映射出我们对自身了解的渴望,而艺术正是帮助我们走进自身感受的重要途径。相比池田作品的浩大精密可望而不可及,周啸虎的作品却用简易直白的方式让人类探索自身疑惑的旅行变得扑朔迷离。

    美术馆缓缓上升的坡道将观看的体验融入一种行走的愉悦中。一路走来两边墙上挂满了各种大小不一的屏幕,演示着一个纷杂的艺术家的小世界:飞机、墓地、天空、鸡蛋……廖文峰把艺术作为生活的介入意图幽默地回应着世博会标语似的“艺术让生活更美好”的感受;亚力山大·乔利(Alexandre Joly)的作品《漂浮的山》用金色的扬声器叠加出山的形状,而细弱的鸟鸣和自然之声会从扬声器中发出,只有细心的观众才能听到;徐文恺用电脑软件挖掘数据的无限可能,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中,这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艺术家以屏幕做载体,用数据化的程序语言呈现视觉体验,并且将制作的过程从屏幕的二维延伸到3D打印的立体实物。在“多重宇宙”的展览上,他的作品《枯山水》是用电脑软件制作出来的山水图,又用3D打印输出,用一些海绵胶的材质制作出微缩的山水意境。中国古画的山水意境在电脑程序的催促下更像是科幻影片中的一个背景。其实这样的作品叫什么名字像什么样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艺术家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演绎了山水的意境,这其中的自由性正体现了“多重宇宙”试图为我们打开的存在与共存的多种可能性。

    走过中国艺术家沈瑞筠从一间广州市拆迁了的老房子里移来的地砖,体会着一个变迁中的社会繁荣与灭亡的矛盾状态;走过现居法国的艺术家阿哈尔德·费尔纳居(Harald Fernagu)用旧金属物件拼接出来的200辆小卡车和坦克车玩具,意识到国际冲突和矛盾或许真的就是用更大的玩具玩弄的一场权力游戏。“多重宇宙”如同将一些散落在社会当下的思考相互串联在这个用意识探索宇宙的展览上,在这个充满用艺术作品作为细微粒子组成的世界里,宇宙、未来、历史、感知的各种想象无疑又落回到我们同这个世界的联系中,无论是回望历史,还是面对当下,冥想未来。

    郭熙的作品《打字员之死》虚拟出一个日满时期的汉奸人物的个人历史,再用伪造的实物和维基百科将其身份真实化,让历史人物的个人命运和选择的评判标准变得模糊起来;虚拟也是展览中另外一件作品《阿桑奇先生的快递》使用的方法,艺术家卡门·韦斯科普夫和朵马格·斯莫里尤(Carmen Weisskopf,Domagoj Smoljo)将一个邮寄给处在外交危机中的争端人物的包裹在邮递中的行程用针眼摄影机记录下来。屏幕上不断出现的包裹跟踪情况的更新带着商业大片的紧张气氛,让这出艺术家的试验混淆在真实和虚构的临界状态;哈尔德·杰拉尔(Khaled Jarrar)的影像《我,一个士兵》从一个鸟瞰的视野拍摄一个整齐划一的军营集体行进的情景,似乎在回应郭熙作品中系统体制内个人选择的无望;就如尼古拉·哥德巴赫(Niklas Goldbach)用不断出现的自己的形象演绎现代社会的无名性,各种尼古拉出演的不同身份的现代人眼神中没有交流,同处一床却形同路人,尴尬成了这个社会的通感。同样是对世间的感受,江宏庆的作品选择了诗意的影像语言,梦呓般地重组一段旅途和邂逅。《密封的桥》带着对法国新浪潮电影大师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的致敬,精致地发挥着黑白电影的视觉魅力,像一首超越了叙事的短诗,值得随机中的回味。相比起来,来自芬兰的艺术家特里尔沃·卡雷勒依(Tellero Kalleinen)和奥利维·科克塔-卡雷勒依(Oliver Kochta-Kalleinen)组建的“抱怨合唱团”则把生活的真实感受直接用歌声表达。抱怨可能是最能让人类联合起来的一个永恒主题,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下的人们抱怨的内容多少有些不同,在对天气、交通、啤酒价格等等普遍的生活细节之下是否也孕育着整体制度的不满?“抱怨合唱团”调动起民众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而唱歌这种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又将抱怨的社会意义包裹进娱乐嬉笑中,可以看作是一种艺术介入生活的巧妙方式。展览中最为诡异的艺术体验应该是杨振中的作品《请坐》,这件专门为M21制作的智能定向沙发在有人坐上之后会沿着展馆的斜坡下滑。放置沙发的空间被红色的帷幔包围着,好像随时随地会有唱歌的侏儒从帷幔后面出来。David Lynch的Twin Peaks中的梦幻情景在展厅墙上挂着的杨飞云的绘画作品《宋庆龄》的注视下生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应该是对展览强调的观者的感受与参与所做的最切题的回应。

   展览“多重宇宙”抓住了作品相互之间的关联,就如展览标题所描绘的震动旋上的基本粒子矩形,艺术的创造力是牵动整个矩形震动的原创力。在这个围绕着建筑的核心筒缓缓上升的艺术体验中,展览提示着每一个进入者“我们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的古老真理。抛去展览导言中提及的宏观的宇宙意念在霍金的时间箭头旋转中生出的玄秘,这是一个质朴清晰的艺术展览。在美术馆长达1200米向上螺旋延伸的坡道展厅加上560平方米乘以11.7米高的核心筒主体展厅里,观众在这里留下了笑声,发出了质疑,体验到诡异,沉溺到冥想和诗意的画面和作品当中。宇宙是什么?在泰戈尔的世界中,宇宙是花是瀑布是裸体的孩子是路过的飞鸟,“世界犹如一个过客,停留了一会儿,向我点点头便走过去了。”返回原点是因为宇宙本来就是我们自身和世界本身。


注:

展览名称:多重宇宙

展览地点: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4.11.22-2015.02.01

本文图片由上海21世纪民生美术馆提供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