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手记:唉,不幸言中
发起人:点蚊香  回复数:1   浏览数:792   最后更新:2015/02/16 11:18:38 by guest
[楼主] 点蚊香 2015-02-15 21:19:18

文:杨天帅  来源:Hi艺术

我不擅长做调查报道。像“踢爆”这些事,我自问是无能力的。偶有一次,做起来也笨手笨脚,战战兢兢。

惊,不是惊被寻仇,更是惊错怪好人“踢错爆”,让好人含冤被屈。被屈者固然痛不欲生,但作为屈人者,自己也是受尽道德折磨。

然而另一方面有时也惊不得那么多,做传媒就是要监察政府与社会,有证据有推论就好应该报道出来,最多留个余地,让读者自行判断。
话虽如此,报道出来却又担忧会否真的错怪好人。如此反复思量,纠结难解。

去年五月,我发表了一篇报道,质疑有人为私人利益,争取竞投政府的“中区警署活化计划”。该计划得马会与政府合力注资21亿元执行,希望把古迹活化成文物及当代艺术空间。去年公开招募民间营运机构,吸引得几个团体竞投,其中一家叫“艺术及古迹资料研究有限公司”(Arts in Heritage Research, AHR),为非牟利团体,自称“对可持续的艺术发展及古迹保育抱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并期望透过培养有潜质的艺术家,一同实践我们的愿景”。

AHR成立后,随即大洒金钱,“忽然文化”起来,大力资助坊间展览、讲座、文化节,并透过创办人已有的网络──他们分别是地产商和艺术商人、公关──占据传媒报道版面。一时间,许多艺术计划banner上都找得到他们的logo。AHR成为艺术界一时热话。

然而当时艺术界已有耳语质疑,这家所谓非牟利机构的成立,并非想做实事,完全是为投标中区警署度身订造。理由如下:

第一,AHR在传出“中区警署活化计划”招标的消息后才成立,此前未曾举办任何艺术活动。

第二, 招标要求是“举办文物及当代艺术节目”,而 AHR 的名字正正就叫“艺术及古迹资料研究有限公司”。若真完全无关,会否太过巧合?

马会及政府明言,这计划将于首三年内给予成功投标者近亿元资助。亿元绝非小数目,对穷鬼艺术界就更加宝贵,假若 AHR 真的是为了这笔利益而“忽然文化”,就算不予制止,都应该加以揭露,令公众知道,他们在报章杂志看到AHR所谓诸多善举,“大力推动文化发展”背后,其实另有所图。

但话又说回来,到底是不是真的另有所图呢?这很难说。打电话向AHR创办人求证,创办人当然连番否认。谁也不会傻到直认不讳吧,但否认也不代表什么,事实如何,学花哥话斋,只有他肚里面条虫才知道。

思前想后,还是报道。虽无真凭实据,但把质疑全部提出来也好,任由读者自己判断。

报道之后,那位曾经同我好声好气、声称志气满满为港服务的创办人,就再也没有理会过我。

这报道在评审团审理招标事宜的时候刊登,大概会对AHR的分数有负面影响吧。但或许AHR真的是在为香港文化服务呢?或许是我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到底自己是否真的做了正确的事,内心也有点不安份。

终于在去年九月,评审团公布结果:流标。所有投标者中,只有AHR的计划书合格,但最终仍然落标。背后原因团队不作公布,但有消息指,评审团是顾虑到AHR有地产商背景,故最终作罢。

然而我仍关心AHR的成立,是否真的只为竞投“中区警署活化计划”。很简单,只要看它在流标后是否仍有出力做事就知道了。而我看到的,是该公司网站似乎从去年九月──结果公布的那一个月──开始,已没有再更新。右方monthly highlight一栏,最新就是去年九月的活动。放在封面的推介活动SKETCH HONGKONG@WANCHAI,日期竟是2014年2014月2014日,错得不伦不类。其实已经错了好几个礼拜,但管理人仿佛也无意修改,任由它继续错。

AHR的facebook最新一个post,亦已是去年7月的事。它的fan page封面,依然贴着联合举办去年法国五月活动的消息。今年法国五月都快来了。

当然,招标结果公布前大锣大鼓,一公布后寂静如死,也不能证明AHR只为投标而成立。毕竟──我不是他肚里面条虫。但我还是庆幸自己当初有报道这宗新闻,因为最少里面的内容是值得公众知道的。然后,我又有点失望。或者说我宁愿看见,AHR继续更新,继续落力资助香港文化艺术活动,大跌眼镜的是我。那样的话,世界看起来好像比较不那么险恶。
[沙发:1楼] guest 2015-02-16 11:18:38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