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霈回来了:当代艺术需要大众化吗?
发起人:橡皮擦  回复数:0   浏览数:1281   最后更新:2015/02/10 10:50:41 by 橡皮擦
[楼主] 橡皮擦 2015-02-10 10:50:41

来源:新浪微博


嗯,首先是“邸坏舅”发了篇文章《中国的当代艺术,究竟离普通民众有多远?》,然后,@葛霈回来了 回应了一篇。

So,先来看“邸坏舅”的推文吧——


中国的当代艺术,究竟离普通民众有多远?

学习艺术很多年了,脑海里会时常冒出这个问题。“看不懂,真看不懂。”这样的疑问总是会出现在观者的嘴里,甚至是我自己的脑海里。

我想这也是困惑很多人的问题,包括大部分艺术院校毕业的学生甚至是艺术院校的教师(只不过他们不愿意承认,或者他们压根还停留在古典审美趣味上呢)。我也接触过一些做摇滚乐队的,竟然也有很多不能接受噪音音乐的,可是噪音音乐是现代艺术的范畴呀!

我总是想简单的说要站在艺术史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的含义,可是中国的普通民众有多少学习过艺术史呢?

就中国的现实体制下的教育可能性几乎为零可能。更可笑的是艺术院校里的大部分教师也是不懂装懂满嘴胡比比,当然那些农民土鳖艺术家就更别理他们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当代艺术家我们要怎么办呢?怎么做作品呢?偶尔看了一篇艺术家宋志鹏的观察文章再次追问中国当代艺术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当代艺术,中国懂你不容易》

当代艺术,大体时间上指的是二战后尤其是1960年后兴起的以波普艺术为代表的各种不讲究艺术形式、不讲究艺术媒介,比现代艺术更加光怪陆离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形态,一度也被称为后现代艺术,虽然学界并没有就当代艺术的定义达成一致意见(很可能永远也达不成,当代艺术本身就是拒绝被定义的),但当代艺术在美学旨趣、价值诉求、艺术语言、作品形态、构成材质上与传统艺术的巨大迥异却是有目共睹尽人皆知的。

进入90年代以后,当代艺术在媒体上的曝光率急剧增高,同时借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全面推行、中西交流文化资讯的大量涌入和外国资本的炒作式介入,中国的当代艺术终于在一片混沌中迅速被加温成文化沸点:各大艺术区纷纷建立,各种主义和代表人物粉墨登场,作品拍卖价格也是一再让人咂舌吐血……

但时至2011年的今日,无论中国当代艺术的雷声是多么地震耳欲聋,但它的雨点却几乎从未落到现实的地面上来:一波又一波去798、草场地、宋庄等当代艺术区参观的游人,究竟是“慕名”而去看形式上的热闹和离奇,还是真的去欣赏当代艺术,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


中国的当代艺术,究竟与普通民众有多远,上次的尤仑斯林德伯格作品展给了我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2011年4月1号,尤仑斯艺术中心为国际知名时尚摄影大师林德伯格做了一个作品展,跟林德伯格同时在尤仑斯艺术中心展出的还有两个艺术家,一个叫孔令楠,一个叫汪建伟,孔令楠展出了一些用特殊技法绘制的油画,效果犹如夜晚的霓虹灯,展览的名字叫《只有她的身体》,而汪建伟则做了一个名叫《黄灯》的录像装置艺术作品,显然,这两个作品应该是当代艺术作品。

孔令楠绘画作品:

汪建伟的《黄灯》展览现场:

我在这里并不想探讨和评价孔令楠或汪建伟的作品,我要说的是:我去的展览现场的那天,只是尤仑斯针对各大媒体记者朋友的一个预展,来现场观摩大多是各大艺术网站、艺术杂志的记者们。但令我惊奇的是:面对孔令楠和汪建伟的当代艺术作品,这些衣着光鲜外表时尚的嘉宾和媒体记者,居然也露出《皇帝的新装》里那些莫名不解的围观群众的疑惑表情,大家纷纷围在尤仑斯专门的讲解员周围细心地聆听着,努力地理解着……

这给人的感觉是:如果没有看策展前言、如果没有专业人士耐心讲解,如果没有现场发放的说明书一样的小册子,这些艺术网站艺术杂志的记者们也是搞不懂创作者的真实意图和作品内涵的。事后搜索一下互联网,发现各家网站和杂志对此次展览的介绍和解读,都如出一辙出奇地一致:料想都是从尤仑斯发放的小册子和新闻通稿里直接复制粘贴过来的。在相关媒体的报道上,我们几乎看不到任何新鲜的见解,更看不到任何富有洞见性的批评。


如果,连我们专业的艺术杂志和艺术网站的记者们,在解读当代艺术现象和当代艺术作品时都相当吃力,那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中国的普通民众对当代艺术将是多么的不了解!而倍加讽刺的是,当代艺术区别于现代艺术、古典艺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声称要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广泛参与各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性别、权利的议题,声嘶力竭地呐喊让生活变成艺术,与社会充分互动……但参观当代艺术区的滚滚人流脸上和眼睛里的巨大困惑不解,似乎狠狠扇了这些口号一巴掌!我们是如此积极地围观当代艺术,但仅仅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围观,但围观本身有任何实质意义么?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为什么当代艺术在中国吆喝了近20年,却依然如此曲高和寡不为人知呢?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反思这个问题:一是在当代中国,我们的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足够真诚和贴切么?二是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广大民众是否具备欣赏当代艺术作品的能力?


关于第一个方面,强烈的艺术创作冲动必然来源于广阔的社会现实生活的刺激启发,尤其是当代艺术创作,抛弃了对古典艺术写实性和叙事性的追求,放逐了更多的宗教的道德的教化目的,在创作手段上拼贴挪用百无禁忌,在作品形态上装置录像行为表演变幻无穷,它更加强调艺术家内心感受和艺术个性的表达,更加注重个人主观观念的创造性阐述,因此,当代艺术必然与政治、环境、权力、身体、性别、女权……等等公共议题密切相关,一切不关注当下社会现实、不关心人类生存境遇、不关注个体命运的当代艺术,都是一些伪当代艺术。


不得不承认: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经济蓬勃发展、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化进程和GDP增长举世瞩目,一夜之间商品社会就席卷而来,任何一类产品都有几十上百种选择……我们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几百年的发展积累,而社会短时间内的沧桑剧变必然引发广泛而深刻的精神危机,比如传统价值观的没落导致的道德和安全感的丧失;贫富差距的急速扩大和消费主义的汹涌大潮导致全社会的拜金主义和生存焦虑普遍泛滥……


但是,纵观我们中国的当代艺术,它们的议题似乎都与中国的社会现实没有太大关系,那些所谓的当代艺术家们,他们不仅从形式上热衷于模仿西方的那一套,就连精神实质也在老掉重弹地探讨西方的种种

精神危机,可是,我们中国目前的深层次精神危机跟西方是大不相同的,你对着萝卜诉说白菜的痛苦,这不是对牛弹琴缘木求鱼么?


对于西方来说,当代艺术于二战后兴起,兴起的社会背景是战后经济迅速恢复,物质生活普遍丰裕,消费主义盛行,而先前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等现代艺术流派,不仅穷尽了所有可能的的艺术形式,而且越来越精英化越来越与现实生活脱节,那么这个时候,当代艺术才粉墨登场,作为一种对现代艺术的反叛和革新,主张消弭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主张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因此才有杜尚的小便器和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梦露以及之后的观念艺术大行为艺术装置艺术。


西方的精神危机是一种基督教信仰动摇后的生命意义的虚无,是法兰克福学派对于长期的科学至上主义和理性至上主义的工具理性和人被异化的批判,是种族歧视、同性恋歧视,性别歧视受害人的呐喊。这些都跟我们中国的精神危机有着巨大的不同,虽然我们现在也可以深深感受到一些孤独、人际关系的冷漠,但这远不是我们中国精神危机的根本,我们本来就没有类似于基督教那样的全民的宗教信仰,所以上帝死了对我们影响不大,工具理性和人的异化我们可以说感受颇深但毕竟我们才现代化了几年?


我们最现实的精神危机和社会危机是:政治上对于中低层政府官员或公务员的极度不信任,经济上感受到的巨大的收入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压力,文化上的各级传媒机器歌功颂德统一口径的虚伪乏味,精神上的孤独压抑和普遍的相互间的不信任。农民土地被抢占,青年学生难就业,出名靠无耻,上位靠关系,读书无用论风行,见义勇为被报复……所以,从艺术创作的层面上讲,中国的当代艺术创作并未紧扣中国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深层次精神危机,所以它无法让广大民众产生内心共鸣。


而从公民对当代艺术的品鉴能力上讲,情况更加糟糕:且不论一般百姓,就算是所谓的天之骄子大学生,又有几个在小学、初中、高中受过系统的艺术教育的?就算是大学里的艺术生,又是怎么考进去的呢?大都是从高一高二开始突击素描,然后作为艺术特长生考进大学艺术系的。总而言之,我们的大学生,要么就是压根没有接受过艺术教育,要么就是接受的是纯粹的技术性教育,比如小学里的简笔画、高中时期的素描,就算你千辛万苦侥幸踏进了大学艺术院校,但无论是学广告还是学设计,无论是学油画还是学国画,学的也仅仅是软件操作和绘画技术,零星半点的人文艺术修养课程都没有。对历史对哲学对艺术对心理都漠不关心,上没有直接的丰富的生活经历,下没有间接的文学艺术修为,技法再精湛也无异于一个娴熟的工匠,绞尽脑汁挤出来的所谓创意也是无病呻吟、自我梦呓、小情小调的伪先锋伪实验之作。


也许我们的大学生都知道梵高、都听过印象派、都崇拜毕加索、都见过抽象画,但真正的艺术素养并不在于知道画家的名字,见过画的样子,而是在于能把一个画家、一幅作品的诞生有意识地与特定的时代背景、社会经济状况,乃至地理气候、文艺思潮等等联系起来综合衡量,借此培养自己一种多元的、多维的、相互联系的、富有创见性的思考世界和理解人生的能力。然而,这是我们目前的应试教育绝不可能达成的培养目标。

所以,最后的情况就是:我们的当代艺术家们精于形式却时常跑题,我们的普通民众则乐于围观但只图热闹……



以下是@葛霈回来了 的回应——


当代艺术需要大众化吗?


首先,标题里头三个字就可以去掉。普通民众看不懂当代艺术,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一般的洋人也不懂。其次,用“懂”这个词来描述观众和艺术的关系也是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充满现代主义的精英主义意味的词,言下之意就是作者中心主义,对作品的解读只有进入作者的语境才是正解,也就是所谓“懂”。这和后现代主义之后提倡的艺术民主化、语境多元化的目标是相悖的。当代艺术不怕观众不懂,而是怕观众不参与、不思考、无动于衷。当然,这里面也会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作品不够好,不能引起观众的思考;二是观众太懒惰,不愿意多思考。艺术民主化,一方面是要打破艺术家和观众两分的界限,消解作者的话语中心;另一方面也要求观众积极地参与到艺术生产中,而不是消极地做个旁观者。这实际上对观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艺术史知识背景的观众将更容易进入当代艺术的语境。其实,这个要求也不算过分,你就算是看足球赛,还需要了解一下规则,不然连越位都不懂,凭什么看当代艺术就可以不做一点功课就指望坐享其成呢?再者,指望当代艺术能够大众化普及化也是不现实的,先锋艺术注定是小众的。它虽然有对大众开放和民主的态度,但它缺乏吸引大众的要素——审美趣味,这是先锋必然付出的代价。当一百年前现代主义艺术正先锋的时候,大众也接受不了印象派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只有当它不再先锋,它才可能作为一种审美趣味沉淀到大众文化中,到今天至少小资和文青都不反感抽象艺术了,起码表面上得表示欣赏。当代艺术作为正在发生的艺术,正是生机勃勃的时候,不被大众接受也是正常的,能有一个比较前卫的小众群体欣赏,就聊以解怀了。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