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里的精神病画家
发起人:香烟头  回复数:2   浏览数:1800   最后更新:2015/01/13 00:33:22 by 香烟头
[楼主] 香烟头 2015-01-13 00:28:32
[沙发:1楼] 香烟头 2015-01-13 00:31:13
作者:侯懿芸 蒲晓旭 邹艳 来源:法制晚报

法制晚报讯(记者 侯懿芸 蒲晓旭 邹艳)在南京福园小区,一群人的身份出现了看似矛盾的属性:他们是精神分裂、自闭和智障者;他们又是安静的画者,享有免费画材和午餐,并被称为“艺术家”。

这是国内首家由政府和民间共同资助、帮助精神障碍者回归社会的公益机构——南京天成艺术中心的真实写照。在创始人郭海平看来,精神病人的艺术创作完全发自内心,“这绝非慈善,他们本就是天生的艺术家”。

事实上,这一始于西方二战后的“原生艺术”理念,在中国才刚刚起步。艺术对精神障碍者而言,不仅是一种辅助药物的治疗,也是回归社会的重要途径。但在现实中,这仍是一个需要逾越偏见才能企及的梦。

《法制晚报》记者日前走近这群“艺术家”,试图了解他们和他们笔下不被外界所洞悉的内心世界。

精神分裂者:状态如同回到生病前

在这群“艺术家”中,吴涛是最勤奋的一位。

如果不是被精神疾病改变了命运,现年32岁的他或许是一名出色的厨师。但现实却是:20岁那年,他回家突然照起了镜子,一个劲地说自己长得帅。母亲杨定娟将他哄到医院,才知道儿子得了精神分裂症。

杨定娟说不出确切的病因,好在儿子的幻觉很快被药物控制。他一心想重返社会,24岁时终于进入一家西餐馆打工。当然,病史被他刻意隐瞒。

最初半年一切都很顺利,吴涛能在工作和休息间做出平衡,并背着同事按时服药。不想,后来餐厅将他外派,频繁加班很快使病情复发。

之后八年,吴涛的病情每隔4年就复发一次。同学、朋友开始疏远他:QQ加满了同学,却没人愿意和他聊天,就连同学会也把他落下。好不容易碰上一位肯来往的朋友,对方却从自己这学会制作比萨后就断了联络。

两度入住精神病院、16次电休克治疗,成了吴涛最深的记忆。这是一种用一定量电流通过人脑,导致全身抽搐的疗法,患者会在短期内失忆。

吴涛接受了电休克,记忆一片空白。或是出于恐惧,他在一张纸片上画下自己接受治疗时的样子——一个被捆在床上的小人。紧跟着,他又画出两只对扣在一起的乌龟,一生一死,“没有思考和引导,就是脑子里出现的图像,画了出来。”

当时,天成艺术中心正准备于2014年5月入驻福园小区,创始人郭海平给部分精神障碍家庭做了个有关原生艺术的讲座。杨定娟想起儿子热衷画画,便带他去试试。

从此,吴涛成为了天成艺术中心的“艺术家”。有着12年照顾病人经验的杨定娟,也被吸纳为中心两名全职志愿者之一。此后每个工作日,吴涛都会到艺术中心,与其他精神障碍者一起绘画、说笑并按时服药。

“我甚至觉得精神分裂对我来说是种幸运。”吴涛说,他从未想过自己还能搞创作,但疾病保留了他最原始的敏感,而这恰恰是艺术创作所需。

在郭海平看来,吴涛的创作水准每个月都会上一个台阶。吴涛也告诉郭海平,他感觉自己的状态如同回到了生病前。

智障者母亲:“画室能普及就好了”

因绘画而感觉良好的还有39岁的刘燕。她在一年前被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工作,丢了;两段婚姻,也散了。靠着每月1500元低保和残疾补助,她与10岁的儿子相依为命。很长一段时间,刘燕眼里的天空总是黄黄的,透着一股濒临死亡的绝望。

几乎与吴涛是在同一时间,她也得到了天成艺术中心进入社区的消息,并赶到那里,随手画下一对被包裹在心形茧中的蚕宝宝,“蚕很苦啊,一辈子被包裹在茧里。”

这正是刘燕病症的写照:她总是不受控制地对某个异形形象空想,想到失眠,想到一周吃不下饭,体重骤减。

绘画释放了内心的压抑,刘燕也逐渐在与其他“艺术家”的说笑中倍感愉悦。为防止这种氛围被自己破坏,她甚至会在每次绘画前多服半粒药,尽管药物会伤害肝肾。

“我现在病情比较稳定,还有种回归社会的感觉。”刘燕说,现在每次出门前她还会打扮一下。

智障、自闭和癫痫,是除精神分裂者之外,天成艺术中心另外的三大群体。

17岁智障者赵凯当属艺术中心最富激情的“艺术家”。每当画至兴起时,他总会情不自禁地哼唱,并晃动身体。

赵凯是因为母亲怀孕时感染病毒而智残的。赵凯八岁时就进入特殊附小,按说如今已经接受完了9年义务教育,可现实却是他仍在七年级就读。在吴霞看来,儿子即便毕业了也无事可做,倒不如待在学校。

赵凯十岁时只有常人两三岁的智商,会数数,却认不了几个汉字。每天放学后,在外游荡的他会忍不住去翻垃圾桶。就连坐公交,也没人肯与他挨着。其母吴霞甚至叮嘱在另一所学校读书的女儿,不要跟旁人说起哥哥的情况,免得遭人歧视。

让吴霞始终不能理解的是,每当天气转阴,儿子就会异常暴躁,甚至捂着耳朵大吼,与同学吵架。更奇怪的是,儿子总会在早晨起床时学几声狼叫。

除继续在学校读书之外,赵凯每周会去艺术中心两次。吴霞起初还担心他会乱发脾气,后来才知道,儿子是这里脾气最好的。无论与谁说话,他总是先憨憨一笑。

吴霞诧异于儿子画画后的改变:以前在家吃饭时,赵凯总是第一个坐上桌。如今他总说“你们先吃,我再画会”,而这一画就是两三个小时。

“这样的画室每个小区都能普及就好了。”吴霞说,自己没有稳定工作,想给儿子在外找个托管机构,经济又成问题,工作室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她唯一遗憾的是,工作室距自己家太远,要骑电瓶车40分钟。

也正是在这里,吴霞首次接触“原生艺术”:原来儿子乱七八糟的画也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看到有些画,心里还是很舒服的”。

自闭者母亲:“或许他们的世界更精彩”

当吴霞诧异于儿子的改变时,张良也正欣喜于自闭症儿子的进步。

她的儿子徐立,在4岁时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单看外表,现年20岁的他似乎只有十五六岁。他极少与人主动说话,偶尔回话,也不直视对方,内容则不超三五个字。

其实,他有强烈的交往意愿,比如曾在地铁里向一位妇女主动介绍自己。对方不予理睬,于是他朝对方吹了口气,妇女惊慌报警。

张良发现儿子的线条画得很有味道,于是请一个专业老师教素描,结果只教了一个月。对方说:“我会画的东西,教不会他;他能画的东西,我也画不出来。”

张良当时并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直到她两年后认识了郭海平。郭告诉她,“这样的孩子不能教,也不需要教,因为他们心里就有画。”那是张良第一次听说原生艺术。

徐立此后以“艺术家”的身份,进入郭海平的艺术中心。两年过去,徐立的情绪一直处于平稳上升的态势。有次丈夫将儿子的画作拿给她看,她激动地差点蹦起来,“还能画得这么好看啊,也许还真的是——艺术家”。

事实上,对于儿子被郭称为“艺术家”,她起初觉得过于拔高。直到后来看到许多被高价出售的原生艺术品才明白,这其实给了儿子一个心灵放飞的舞台。作为母亲,她并不奢求儿子成为艺术家,只希望绘画能让儿子开心并康复。

在张良看来,艺术中心将精神障碍、自闭和智障群体平等对待,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人文精神。如果能让社会消除歧视和误解,并喜欢他们的作品,则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

“或许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为精彩,只是不被外界所了解。”张良说。

社区绘画半年多 精神病人从未生乱

将一群精神分裂症、自闭症、智障和癫痫病患者聚在小区,会不会生乱?

南京建邺区福园小区的居民早已对此习以为常。他们知道,这群人进入小区里的天成艺术中心工作室画画至今已有八个多月,从未生事。

但在入驻之初,南京莫愁湖街道办见习副主任吴锋的心一直悬着,不敢将精神病人进小区的消息告诉居民。他警告工作室负责人郭海平,一旦出事,就要撤离。

彼时,南京建邺区残联出资,福园小区拿出三间房作为工作室,供天成艺术中心接待建邺区内各类相对稳定、且有绘画意愿的精神障碍、智障等群体,并为他们免费提供纸笔、服务和午餐。此外,工作室还计划与他们签订协议,帮他们将画作推向艺术品市场,创造营收。

场地有限,35个名额很快报满。

吴锋一个月后再次查看,却被眼前一幕震撼到:约50平米的画室里,坐满了专心画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闭青年和智障儿。与之交谈,对方谈吐平和而礼貌,看不出任何癫狂和暴力的倾向。

在与“艺术家”们相处之初,辅导员汪洋一直小心翼翼,但相处久了,就发现他们都很单纯,彼此尊重,相处愉快。而一位精神障碍者甚至与其他“艺术家”约定,“为了这份事业,我们千万不能出事”。

东南大学医学人文系博士、健康心理学老师陶卓立,多次带学生前往工作室参观。在他看来,艺术为精神障碍者提供了宣泄渠道,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式。

“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抚慰他们的精神,在有利于康复的同时,帮他们实现经济自主,最终回归社会。”吴锋说,相较于莫愁湖街道就有2200名精神障碍者来说,工作室接纳能力有限,街道将协调提供更大的场地。

艺术家探访精神病院 被病人画作震撼

在获得官方资助前,52岁的郭海平已努力了八年。

八年前,作为南京当代艺术家,郭海平在精神病院为病人开设了一间临时画室,以此进行艺术试验。三个月下来,病人的一系列画作,让他想到同样精神分裂的画家梵高:“精神病人经常会对神秘力量特别敏感,但这种感知并不被现实认同,他们需要特别的土壤。”

事实上,法国艺术家杜布菲二战后首创了“原生艺术”概念。他认为未受艺术熏陶的精神病患者和社会边缘人士等自发创作的艺术都可纳入原生艺术行列。他们的创作不受任何古典或流行艺术的干扰,完全发自内心。

在很多西方国家,公众在原生艺术馆、画廊欣赏原生艺术已是常态。以1.2亿美元创下全球单幅艺术品拍卖最高纪录的油画《呐喊》,就是挪威精神病艺术家蒙克的作品。

但原生艺术在国内仍属模糊的概念。

2010年,郭海平在南京创办了国内首家关注原生艺术的原形艺术中心,即天成艺术中心的前身。但那时艺术中心并无批量自我造血能力,仅靠汤一民等朋友赞助艰难维系。

直到2014年,郭海平因“致力于让世界看到中国精神病人艺术,以消除公众对精神病人的偏见……”,而被评为“感动南京”2013年度人物后,南京建邺区精神文明办和残联表示愿意支持他的项目。资金、场地问题迎刃而解。

郭海平希望工作室能在国内逐步推广。而他的终极理想,是在中国建造一所原生艺术博物馆,让公众认识、尊重和欣赏原生艺术。

卫生部一项调查显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居首位,全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约1600万人。卫生部原部长陈竺曾表示,精神卫生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救助水平也偏低。

虽然《精神卫生法》于2013年5月实施,并致力于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回归社会。但依然存在很多现实操作难题,精神病院人满为患,患者符合条件也难以出院的问题时有发生。

但郭海平也对社会对精神病人的歧视感到无奈:“他们找工作说不说自己有精神病史?说了,没人敢要;不说,又不会获得必要的照顾,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每个人都有弱点,凭什么他们的不能暴露?”郭海平问。

记者/侯懿芸 蒲晓旭 邹艳

如果您有更多新闻线索,请拨打法制晚报热线电话:010-52165216
[板凳:2楼] 香烟头 2015-01-13 00:33:22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