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虹:奥地利艺术体制运作印象
发起人:牧羊人  回复数:0   浏览数:2239   最后更新:2007/03/23 14:36:03 by
[楼主] 牧羊人 2007-03-23 14:36:03
徐虹:奥地利艺术体制运作印象
  徐虹   雅昌艺术网专稿   2007-03-22 09:41:29


  2006年初,中国美术馆安排我们赴奥地利,进行为期两个半月的艺术考察。在奥地利期间除了看博物馆之外,到多位艺术家工作室作艺术交流,对奥地利艺术的“生态环境”得到一些直接的印象。
  访问的是奥地利政府计划购买其作品的几位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司代表政府收藏的艺术品种类各异,雕塑、绘画、摄影都有,主要在现当代艺术范围内,包括流行的观念艺术。陪同我去的金玲女士介绍,奥地利总理府的艺术司,每年有一定的艺术基金,用于购买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定位在有艺术造诣的、但并不全是博物馆和美术馆已经关注的,也不一定是在市场上走红的艺术家的作品。运作过程是,每年艺术司发出信息,画家们送交材料,由艺术司组织专家委员会讨论和挑选,然后再由艺术司的专家去画家那里商谈具体作品和价格,并且进一步了解作品的有关信息,比如创作构想、材料特点等。
  我随艺术司的席玛女士去了三个艺术家工作室,一个是中年女雕塑家,作品为现代主义风格,表现“弹性的、可变化的、动态的空间”;一个十分年轻的女艺术家,主要做摄影作品,关注于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特定环境之间的关系;另一位是做观念艺术的青年男性艺术家,材料主要为摄影、动物标本,作品还有文字介绍、图标等……我们去时,席玛代表政府购买了类似的几张“设计图”。政府艺术司在美术领域关心的侧重于当代艺术,尤其关注新的艺术思潮和倾向。
  从奥地利总理府艺术司处得知,欧盟对成员国每年的文化艺术经费支出比例有一定的要求。奥地利投入艺术事业的资金来自三方面:一是联邦政府,二是州政府,三是区和县政府。在此之外还有第四方面,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企业和私人的赞助,他们常常会投入大量的资金赞助文化艺术,而大企业从各自的需要考虑往往愿意承担赞助较大的文化项目,如歌剧节、萨尔茨堡艺术节等。这当然与公众的文化素养有关,但也归因于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给与这种投资的鼓励和支持。
  我所采访的艺术家,有的住在政府提供的工作室里进行创作,并由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有的住在自己租的工作室里,政府要么提供补贴,要么就收购一部分作品;也有政府提供海外交流机会,并支持一定比例的费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艺术家给以支持。
  最值得注意的是,画廊每十年要换一批艺术家,在于推出和扶持新人。我曾经问一位搞观念艺术的年轻人,因为她的作品关注社会和政治结构问题,表示对主流政治的不信任,对种族和性别问题的担忧等。但问到对奥地利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政策,比如对艺术支持的力度等,她表示比较满意,认为政府给年轻人创造了不少机会。从我所看到和了解到的情况是,对于成名的艺术家已经由美术馆和博物馆以及死人收藏家和大机构的关注,奥地利政府在文化策略更愿意考虑新人和新作品。
  我们参加了艺术家在他们工作室举办的“聚会”,类似于我们的画展“开幕式”,但远为自由随意。艺术家们与观众在轻音乐中在摆有各种饮料和食品的长桌周围喝酒谈话,绝不会看到像我们的开幕式那样“隆重”的仪式和讲话。这样的聚会在维也纳很普遍,每到周末,往往有几十处同时开放,艺术爱好者们可以一家家的窜来穿去,一直到天亮。
  奥地利的美术馆运行机制也值得我们借鉴。以奥地利路德维希美术馆为例。奥地利路德维希美术馆定位为当代美术馆,主要收集和陈列20世纪以来的美术作品,包括路德维希捐赠的美术作品,当代部分有大量的影像作品,主要为行为艺术。
  奥地利路德维希美术馆是由10人组成一个委员会,其中有董事会成员、专家、文化部官员组成监督机构,由此推荐和委派美术馆馆长管理美术馆的业务。路德维希馆只有一名馆长和一名副馆长,副馆长由馆长聘请,主要负责学术展览的策划和进行学术把关,因为柯普馆长出身画家和工艺美术家,在学校教学多年,在展览布置和设计上有独到之处。而福克斯副馆长是美术史和理论方面的专家,两人互补。有时馆长不在,就由福克斯代理馆长的工作,如代他出席开幕式和一些会议。
  路德维希美术馆的业务可分为四大块:收藏、展览学术、公共关系和市场、内部日常运作。
  第一部分主要为收藏部,有几个工作组块合成,收藏保管、技术修复室、摄影工作室、档案资料室。内容从艺术品的收藏分类、登记、修复、保管以及藏品的借出借入的联系、运输保险、藏品和全馆工作业务摄影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等,这些工作由正副主任在内的11名员工承担,其中库房管理两人、资料档案一人半人(半人为形象设计),技术鉴定和修复5人,摄影2人其中一人还兼负责美术馆的形象设计工作。
  第二部分为学术活动和展览策划的组合。主要有展览策划,内容包括学术研讨和学术项目的提出和组织学术活动。展览策划部有人员10名。6名为展览策划人(柯普馆长自己也策划展览,实际上美术馆的策展人为7人),都是不同学术背景的美术史和理论专家,4名为展览助理,负责实施展览,包括布展、撤展,联系运输和布、撤展的公司(撤展和布展全外包)。当代美术馆除了20世纪美术史的长期陈列以外,每年策划展览8到9个,其中有馆外全部策划好的展览,也有国际交流混合策划的展览,策展人一般一年策展一个,要求是“全套”,如学术方案制定,选择作品,组织学术研讨活动,组织编辑画册,以及布展等,还要求展览开幕前向全馆职工讲解此展览的学术策划思想以及相应的内容,要求全馆人员能抽空听讲。除了策展以外,每年每人可以提出学术课题和项目的研究计划,计划必须和美术馆的业务挂钩,馆长审定后可以到大学和研究单位进行学术研究,馆里给与一定的研究经费。
  编辑室只有一个半人,一个为全职编辑,另一人担任半天工作,另一半做其他的工作。他们承担全部的画册编辑和印制工作。
  图书馆是单独成立的部门,面向社会,主要服务美术馆的研究和全体人员。馆外人士子能在图书馆阅览,馆内人员才能借书,到期有管理人员索还。图书的来源分为社会赠送和购买,每年购买图书和清除不必要的资料,都由管理人员定。
  当代美术馆的公共教育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门,起到连接观众和美术馆展览的桥梁作用。他们的日常工作是为成年观众提供语音导览服务,观众可以预定。他们不时收集观众的意见,了解他们对美术馆的要求和建议,组织讲解员和安排讲座方式(讲解员由办公室负责联系,每次付给劳务费)。据公共教育部主任介绍,每年最大的组织观众群是中小学生,也有的学校将博物馆学习内容组合进学校教育中计划中,去年有12000组次。一般为15人一组,由一名讲解员带领,方式是先让小观众们感悟作品,然后在讲解员启发下围坐一起,谈自己的观感,内容有为何对这些作品感兴趣或者不感兴趣,具体在什么方面等。方式除了看展览和有讲解员启发交流外,还有到公共教育部门设置的工作室动手画画,将看到的或受到启发的内容,由自己的兴趣去创作。整个活动的时间最长3小时,就是可以进行绘画实践的那种方式,最短为一个半小时,也就是光讲解不组织讨论。收费为三种,一个半小时的每人为4欧元;2小时的每人为6欧元,提供讲解和讨论;3小时为每人8欧元,提供实习和操作的工作室发给一些操作的材料。而向成人组团提供讲解的方式,收取的费用会更多。公共教育部每年馆里拨有一定的经费,包括工作室的装修和布置,以及给操作者购置的材料费等,但是收取的费用都上交给美术馆。
  公共关系部门是一个对美术馆的生存和发展起重要作用的部门,肩负着美术馆与社会的桥梁作用,以吸收社会资金,争取各界的支持。这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包括广告、新闻媒体、赞助和大型活动。其中赞助这块也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固定每年由一个组织,比如每年,美术馆协会向美术馆提供的资金200万欧元。这个团体原来由馆长亲自挂帅,经常打电话保持感情上的联络,现在有公共关系不能的两名女性负责这项工作。以上款项是无偿提供的资金。接着是有偿赞助,有各种方式和各种项目,也由公共关系部负责。每年在这块工作上的考核是两项,一是资金数目,除基数以外的增加部分个人可以按一定比例提取。二是每年新增加的赞助商名单和资金。大型活动指的是为美术馆的项目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比如项目发布会,项目招商会等,一般都伴随酒会和印制漂亮的项目宣传品,一些小礼品等。新闻媒体和广告这一部分要以观众参观进美术馆看展览的人次来考察业绩,当然也有公共关系部对观众和社会进行的调查系数来验证,为此,公共关系部每季度还要编印一份形似我们的报纸,内容似展览预告那样的“杂志”,但对特展的介绍上显然要详细和深入。公共关系部连主任有6名员工。业务经费较多,占全馆年经费的10%(全馆年经费730万欧元加基金资助得200万欧元共930万欧元,还有具体的国家项目拨款,每年合人民币一个亿)。
  当代美术馆的的日常运作和保卫人员以及小商品销售等工作,由10名员工负责,其中不少人是“兼活”,半天这部门,半天另外部门,他们也可以在必要时聘请馆外人员,比如保安。其中,财务4人,小商品2人,电脑部门2人,电工和水暖工等2人,另外5人负责保安,但人员只有10名。
  虽然对奥地利艺术管理和美术馆的管理只是匆匆一瞥的观察和浮浅的理解,但我的感触还是很深。首先是政府对文化艺术的重视,不只是体现在口号和文件中,更体现在实质性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上,并有负责人的文化官员组织社会资源,进行落实。政府在对奥地利的当代艺术的发展过程有自觉的责任意识,这种意识不是体现在限制和防范上,更多体现在创造条件,进行交流方面,似乎交流越多,艺术家视野更宽,艺术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艺术的高下优劣自然就有其淘选平衡的机制和规律,比如媒体和艺术批评,以及来自社会观众的声音等,这种方式很象中国道家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治理理想。政府的作用是更好地维护这种良性和健康的文化艺术环境,并提供条件。所以,看起来政府不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