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艺术家的一间“书房”
发起人:蜡笔头  回复数:0   浏览数:1297   最后更新:2014/12/31 17:05:37 by 蜡笔头
[楼主] 蜡笔头 2014-12-31 17:05:37

来源:外滩画报  文:阡陌


书房本身就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边缘场所,既体现主人的癖好、知识和内心世界,又是家中可以接待外人、进行思想碰撞的社交空间。因此这个名为“书房”的展览虽然不是真正展示一间书房,却具备了书房的全部要素,可以被视为艺术家内心世界与艺术圈公共交往的一场对话。(图:展出的作品大多是张恩利直接从艺术家的家里拿来的)


这是一个沙龙性质的小型展览,在衡山路天平路口属于原法租界地块的 Jewelvary 艺术空间举办,颇有复兴旧上海情调的意味。“沙龙男主人”是张恩利,不久前他在这个空间里与波兰当代艺术家萨奈尔做了一个“混搭”展,现在他又召集起艺术圈中的 24 位好朋友,周铁海、刘建华、杨福东、石至莹、施勇、方巍、徐震、金锋等,把“书房”搬到了公共视野中。
在“书房”里,书桌上有张恩利《摊开的书》、周铁海的《玩具飞机》、高铭研用一本讲法国大革命的书的书页做的热气球装置《知识比空气轻》……左侧墙边靠着 10 把用精装本图书做把头的《拖把》,是郑焕的作品;对面墙上挂着两个装着黄色颜料的塑料袋,张恩利觉得特别原始而且适合这个展览,那是徐震的《向下》;还有一面墙上是施勇的数码照片《无题》,拍的是一个大书架。展厅中没有展签,参观者可以在入场时领取一份写有作品信息的展厅平面图,张恩利说,展品的摆放也是没有逻辑的,故意呈现出书房的随意性和杂乱感。布展中最重要的意图,是尽可能地把作品平铺在桌面上,这样就改变了通常在美术馆和画廊的观展方式。东西方绘画传统除了透视法不同之外,观看方式的差异也很重要,西方绘画悬于墙面,而视线与画面保持平行,而且不可触摸,造成一定的距离感和肃穆感;传统中国画则采用卷轴的方式,除了能挂在墙上,还能在书 房的案几上展开,可以触摸、翻阅,册页和扇面就更是随时可以把玩的物件。从平视到低头看的转变,实际上是削弱了艺术作品的公共性,增加了私密性,观众即便不理解某个作品的意图,也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奇怪的艺术家家里的一个奇怪的摆设。毕竟,如果没点异于常人的趣味,也很难成为艺术家吧!


郑焕 《拖把》

张恩利 《打开的书》

这些作品大多是张恩利直接从艺术家的家里拿来的,在作品的选择上,他的思路也是与布展方式匹配的。他称它们为“不重要的作品”。比如杨福东是做影像的,这次就展他随手画的水墨;周铁海是观念艺术家,这次就拿来他的一个现成装置,总之是呈现“老艺术家的小作品,年轻艺术家的新想法”。也就是说,在这个展览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些知名艺术家不为人知的侧面,这侧面可以被视为艺术家对新的创作方向的探索,可以是获得灵感的隐秘途径,也可以仅仅是严肃创作以外的即兴游戏。
书房本身就是介于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边缘场所,既体现主人的癖好、知识和内心世界,又是家中可以接待外人、进行思想碰撞的社交空间。因此这个名为“书房”的展览虽然不是真正展示一间书房,却具备了书房的全部要素,可以被视为艺术家内心世界与艺术圈公共交往的一场对话。如今此类非正式的、朋友合伙策划的小展览,在 Jewelvary 艺术空间周边的区域越来越多,它们发生在概念餐厅、复古小店和咖啡馆里,成为日常的一部分。也许除了那些新建的声势浩大的美术馆,当代艺术也在以不显眼的方式渗透人们的生活中。

返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