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理查兹:他让我们所知道的黑暗不稀奇
发起人:clclcl  回复数:1   浏览数:1187   最后更新:2015/01/06 12:41:22 by guest
[楼主] clclcl 2014-12-24 10:39:15

来源:艺术世界 文、采访/杨圆圆


今年五月,詹姆斯·理查兹(James Richards,出生于1983年)在北京的魔金石空间举办了他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以扰之名”(Of Disturbance)。在展览开幕的前一天,我们获知这位刚刚三十出头的年轻艺术家被特纳奖(Turner Prize)提名的消息。理查兹的肖像是我在展览开幕当天在画廊门口给他拍的,面对镜头,这个不善言辞的大男孩显得有点局促,甚至不知道要把手里的啤酒放到哪儿。

本文标题取自于笔者在整理采访的下午,脑子中突然闪过的一句中文歌词。歌曲本身与詹姆斯·理查兹的作品本身毫无关联,虽是断章取义,却越想越觉得契合。

其一,是因为“断章”几乎是构成理查兹所有录像作品的创作手法——截取自于YouTube的视频片段、取自图书馆的档案资料、或是来自艺术家本人拍摄的私人影像,这些本无关联的材料聚合在理查兹的作品中,从不同程度上脱离了原有的语境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被与图像本身无关联的声音所覆盖,并以一种极为缜密但又看似轻盈的方式被联结在一起。


其二,是由于这句歌词文本自身的感性,同样也与看过理查兹的作品的观感产生呼应——然而观看的经验本身是往往是不可言说的,所以,或许我的这个比拟只有面对同样亲身在展览现场观看过理查兹作品的读者才能有效。理查兹也在采访中一再强调观看作品的“体验”与“感受”,并多次提到声音艺术与他作品之间的关联,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会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环境下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而这感受或许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截然不同。

詹姆斯·理查兹肖像 杨圆圆/摄


ArtWorld: 距离你在北京魔金石空间的个展开幕已经过去几个月的时间了,请问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呢?

詹姆斯:回到伦敦后的这段时间里我一直在忙着搬家,目前正在英格兰一个乡村进行驻地项目。

ArtWorld:我还以为你目前居住在柏林?

詹姆斯:前阵子的确是在柏林做了另一个驻地项目,但是那个项目在我去中国之前已经完成了。现在我已经回到英格兰,开始了这个新的驻留项目。也许今年 11 月的时候我还会再回到柏林进行一些展览的工作。

ArtWorld: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目前在做的驻地项目吗?

詹姆斯:我进行驻地项目的艺术中心名叫 Wysing Arts Centre,地点位于剑桥附近乡村,距离伦敦大约一小时的车程,现在的气候呆在英格兰南部真的挺不错的。这个艺术中心创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其中的部分建筑改建自17世纪的农场。我目前住在其中的一个农舍里,有一个舒适的卧室,同时也有自己的工作室。我近期刚刚购入了一套立体声录音系统,你知道,就是那种类似于电影院内环绕立体声系统的设备。这与我过去使用的录音设备有很大的区别,我目前正在学习使用这个系统。在近一段时间内,我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录音,同时结合大量的音乐进行了很多在声音编辑上的尝试。

ArtWorld:新作现在的整体进展如何了?

詹姆斯:新作依旧会是一个录像作品。项目的起始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我目前正在尝试编辑的一些声音;其二是来自于某位摄影师/档案记录者在柏林一个老画廊拍摄的照片,他使用一种特殊的射线照相机对油画进行翻拍,这样特殊的拍摄方式可以非常清晰地捕捉到早期油画上的裂痕以及纹理。这些图像非常吸引我,它们也会被作为新作品中的核心材料。

ArtWorld:在你的作品中,声音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包 括你的剪辑方式也带有一种韵律感和节奏感。相信音乐对你的作品 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可否请你谈谈在你的作品中,声音与图像之间 的关系。

詹姆斯:自青少年时期开始我就非常喜欢音乐,我想声音也 是最初导致我开始对艺术产生兴趣的媒介。记得在 16 岁的时候我购买了一台声音采样机,在这之后的几年里,我使用它录制了大量来自自然环境、电影院或是其他特殊空间环境的声音,并试图将这些片段组合成形形色色的声音旅程。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于“声音拼贴”的兴趣逐渐变得更加严谨和系统化。而在开始当代艺术实践、并以录像艺术作为主要的创作媒介以后,我更多是以装置的形式在进行这些“拼贴元素”的组合。在我读本科的期间——大概是 19 岁左右的时候,我首次尝试在作品中使用来自网络资料库的素材,那是一部拍摄于1970 年代的无声电影,整部电影记录的是纽约双子塔的搭建过程。我开始尝试创造不同的音效,并选择合适的声音配合不同的画面。与此同时,我也录制了大量的“拟音”(foley sounds,后期音效的一种,特指音效和荧幕同步的声音)。我非常享受整个创作过程,甚至从某种程度觉得可以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将这建筑留存。

我感兴趣于将图像和声音结合时,二者可以同时发挥不同的效果:图像更多是被用来吸引和维持观者注意力,而声音则被用来调动观看者内心的感受。通常在我的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本身是毫无关联的,二者以一种新的方式被连接。比如说,录像上的图像明明是一大群人聚集在夜晚的画面,然而,伴随画面的并不是欢呼的人声或者是城市的声音,而是某种非常微弱的液体流动的声音。通过制造声画之间的差异,我意图以此来调动观者内心的节奏。


詹姆斯·理查兹个展“以扰之名”展览现场,2014,魔金石空间


ArtWorld:在此次采访之前,我重复播放你的录像作品《不是停电,只是把灯关了》(Not Blacking Out, Just Turning The Lights Off )将近 10 遍。诚实地讲,我依旧无法清晰地用语言描 述这件作品究竟关于什么。然而,在循环播放的过程中,一种类似于“沉浸式”的观看体验逐渐产生,我的眼睛仿佛被吸附在荧幕上,而这感受伴随着播放的循环以及作品中本身就具备的“重复”(repetition)变得越发强烈。我想知道你自己会如何形容自己的作品?以及你希望他人如何来解读你的作品?

詹姆斯:于我而言,我希望这些录像并不是能够用语言被清晰描述的,而是在这一段观影时间中产生的某种体验,对于观看者来说,我希望这种体验是他们会愿意重复去感受的。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就像是音乐——我们难以用语言去描述它,然而它的确能够以一种超越理性的方式打动我们,并持续与我们的感受发生关联。在我的作品中,我希望为观看者制造一种微妙而复杂的体验——某种混合了乡愁、幸福、冷静、黑暗、情欲等多种情绪的混合体;某种接近于人性的东西……你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从不会在某一时刻只感受到某种单一情感的,我们的情绪总是集合了多样化的层次,不是么?而在我看来,一件艺术作品也应当具备制造这种体验和情绪的能力。

ArtWorld:在你看来,声音的特质是什么呢?声音是否可以 捕捉到某些影像无法捕捉的东西?

詹姆斯:也许用“捕捉”这个词形容是不恰当的,也许更应 该说“制造”,在聆听者身体中“制造”某些东西。对于观看者来说,图像与他们的关系是分离的;而对于聆听者来说,声音是可以占领他们的。当二者同时发生时,声音会首先在观者身体中产生效果,并直接影响其对于图像的观看方式。我很开心你在问题中提到了“重复”的概念。在我的录像作品中,我逐渐找到一种将重复与静止并置,通过一种直觉的工作方式有效地将二者结合,以此在作品中创造一种对于观者的吸附力。我喜欢录像本身可以具备的这种节奏与运动,使简单与繁复并存……

ArtWorld:你最喜欢的声音艺术家都有谁呢?他们的作品是否对你的实践本身产生影响?

詹姆斯:我一直喜欢的声音艺术家包20世纪70年代重要的音乐人卢克·法拉利(Luc Ferrari),布莱恩·伊诺(Brian Eno),The Future Sound of London乐队,格雷厄姆·兰姆金 (Graham Lambkin)。很多年前他们就对我产生了不同方面的影响,在之后的这些年里我也会时常回顾他们的作品,并从中获得新的启发。

ArtWorld:你是否与任何声音艺术家进行过合作?

詹姆斯:我十七、八岁的时候与声音艺术家有过更多交集,近期似乎并没有……不过说到合作,前阵子我与英国艺术家埃德·阿特金斯(Ed Atkins)一起合作了一个录像作品,同时我们还做了一个大约时长40分钟的圣诞声音特辑,也许在未来我们会与唱片公司进行洽谈并将之正式发表。

ArtWorld:你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基于现有录像素材进行创作的。通常来讲,你是如何展开一个项目的?你的想法是在浏览素材库的过程中逐步产生的吗?还是说你会先想好项目的框架,然后再去搜索素材库中的材料,并逐渐将想法完善?倘若你无法在现有的素材库中找到需要的材料,你会去自行拍摄新的素材吗?

詹姆斯:我近期的作品相对都是更为专注的,它们都起始某个特定的素材或者档案资料,当作品出发点被确定以后,我会开始搜寻其他我认为与之关联的图像。譬如我先前提到近期的新作,就是起始于这些特殊的射线照片。还有我的上一件作品《玫瑰花蕾》( Rosebud ),则是起始于我在东京图书馆找到的一组“禁书”,其中包括曼·雷、梅普尔索普等知名摄影师的画册,这些画册上一切与性相关的图像细节都被日本海关用砂纸抹除了,而这些带有抹除印记的图像成为了这件作品的核心材料。然而,像《不是停电,只是把灯关了》( Not Blacking Out, Just Turning The Lights Off )这样的作品,则是起始于对特定展览空间的观察,我会结合空间自身的特性去构思录像的整体结构……不过总的来讲,整个过程就是寻找材料之间的关联并逐步搭建一个更大的结构,这也是一个不易用语言描述的过程。


ArtWorld:你近期的诸多实践相对于早期作品有很多改变:早期的作品相对来讲更为感性和松散,而近期的作品则更专注于对某一特定材料的观察。同时你策划的放映《仁慈 仁慈 仁慈》 (Mercy Mercy Mercy)也表现了你对于策展的兴趣。可否谈一谈你的个人实践与策展实践之间的关系?

詹姆斯:在我看来,自己作品的改变与我对于策展的兴趣是平行递进的。长久以来,我的兴趣都在于观看现有的材料并将它们与其他材料结合;逐渐地,除了在自己作品中对现有素材进行编辑,我亦开始感兴趣于以不同形式集合其他艺术家的作品,并将它们进行规划——二者的共性是收集并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并构成一个新的观看体验。当然,其规模也伴随着时间递进逐渐扩大。近两年,我也在不同的画廊空间开始了大量的策展实践。


ArtWorld:你具体是从何时开始对策展/策划放映产生兴趣的?

詹姆斯:从大学时就开始进行一些尝试。就像我刚才所说过的,收集并寻找现存物之间的联系是我长久以来的兴趣,在这里,现存物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素材,也包括了其他艺术家既存的作品。另外,我一直认为录像艺术是一个可以囊括不同形式的图像的媒介,它本身就类似于一个档案库或者中介。并且一直以来,我都热衷于去各种放映活动,同时也对于组织放映活动感兴趣,开始策展似乎是对于这份兴趣的一个自然延伸。



詹姆斯·理查兹,无题(电影项目),录像,17分43秒,2006


ArtWorld:在你的作品中,你经常使用取自不同来源的素材,包括互联网、机构资料库、或是你的私人档案。而素材的原始作者——无论是你本人或是拍摄素材的原作者——在作品的最终呈现中似乎都被隐去了。请问你认为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作者”的定义是什么?

詹姆斯:如今我们接触信息的方式与过去大不相同了,处于这样一个如此“信息饱和”的时代,以这些方式去寻找素材,然后将之编辑成作品,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ArtWorld:每一次展示过往项目的时候,你似乎都会尝试以新的方式去呈现它们。譬如此次在魔金石空间的展览中,你呈现了两个过往的作品:《雾之组曲》(The Misty Suite,2009)以及《无题(电影项目)》(Untitled (Cinema Programme),2006),尽管画廊的空间面积有限,在展览空间的规划上你们却下了很大功夫。 作为一个主要以录像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家,可否请你讲述一下展览现场规划与作品的关联及其重要性?

詹姆斯:我喜欢在呈现作品的方式上进行各种实验。每次面对不同的展览空间,同一件作品都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被呈现,而这也会为作品本身赋予更多层次,并给予观看者一份全新的观看体验。而且这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当一个艺术作品面临展览时,艺术家必然会考虑到空间的物理环境,思考如何让作品与这个特定的空间契合。在当下,画廊依旧是呈现视觉艺术的主要载体,它是一个可以让观者步入其中的实体空间。而对于我而言,在特定空间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当然,我也可以选择在网络上发布我的作品,不过我更倾向于在一个真实空间中进行展示。



詹姆斯·理查兹,雾之组曲,录像,6分48秒,2009


ArtWorld:此次在魔金石空间的展览“以扰之名”(Of Disturbance)中,展览空间被改造为一个迷你影院的结构。然而你却刻意地让空间留有一个开放的出口,导致展场外的噪音与光线都可以介入空间。这一举动似乎亦与展览标题产生互语。可否请你解释一下此次的展览题目,以及你对于此次展览空间的设计与规划。

詹姆斯:首先,干扰与重叠的概念对于我此次展览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此次展览的两件作品,它们的视觉素材都取自于不同的来源和地点,同时在呈现时都被与画面无关的声音渗透。与此同时,通过两件作品被剪辑在一起并循环播放的方式,又使得两件本来彼此独立的作品相互产生关联。“以扰之名”的“扰”主要指代的是当不同的材料并置时,它们对彼此的干扰与磨合。与此同时,展览标题也与两件作品共同具备的诡异氛围相关,观看作品的体验类似于缓缓入睡或是从梦中醒来的过程,与此同时,作品中所采用的素材,有很多都来自夜晚,同时还有大量的眼部运动,仿佛是逐渐脱离意识或者进入催眠的状态。

ArtWorld:你对潜意识或者心理学感兴趣吗?

詹姆斯:也许是的。但这并不是一个有意而为的研究方向, 而是一个自然而然不断在作品中重现的主题和兴趣。我收集的很多图像素材,似乎都从某种程度上与心理学产生关联。在完成《无题(电影项目)》(2006)的七年以后,我依旧会在《玫瑰花蕾》(2013)中试图挖掘某些类似的东西……某种强烈却又模糊的图像,其中总有一些被移除或者不可见的部分,那些逐渐被推得离视线越来越远的部分……我想这是我长期以来的观察与兴趣所在。



詹姆斯·理查兹,1983 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卡迪夫,现工作生活于柏林。主要个展:“以扰之名”,北京魔金石空间(2014);“屏幕”,伊斯坦布尔 Rodeo 画廊 (2013);“詹姆斯·理查兹个展”,日本北九州当代艺术中心(2012);“不是停电,只是把灯 关了”,伦敦 Chisenhale 画廊(2011)。群展包括:第 55 届威尼斯双年展“百科殿堂” (2013);“与此同时……突然”,第 12 届法国里昂双年展(2013);“也许是无解的焰火”,瑞典马尔莫美术馆(2013),“冰湖”纽约艺术家空间(2013)。

[沙发:1楼] guest 2015-01-06 12:41:22
返回页首